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5
收起左侧

[其他] 阳光时代的阳光心情-读李庆贺《枝头上的风》

[复制链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发表于 2015-9-1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阳光时代的阳光心情-读李庆贺《枝头上的风》
文/  山城子


【中诗简牍八月榜眼】
《枝头上的风》
文/李庆贺

每一缕都有自己的思想,快乐和幸福
憨厚的苜蓿在山坡上散发出紫色的芬芳
大红的蜜枣悬挂在深蓝的天空
当翅膀触到草,以及泥土
从流水深处传来叮咚的钢琴声
我在向着明亮的方向翱翔
掠过沙丘和山谷。村庄里的爽朗笑声
田地里的胡麻高粱,正被我逐一
掠过:犹被风波左右的列队
它们不约而同,向着我久违的村庄敬礼

【阅读学习】

枝头,我们辽西习惯叫树梢。树梢上的空气流动,会使树梢轻轻地摇。
“每一缕”是将“风”给拟物了,接下来的“思想,快乐和幸福”,当然就是拟人了(两者合起来叫比拟)。这一拟人呢,我就觉得那些“风”倒是有了喻意或象征的味道了。不过说的都是社会人罢了(这里具体说的是农民们吧)。
我倒是想啊,如果标题写成《如今的人们》,而第一句写成“如今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快乐和幸福”,行文就普通了,也就减低了语言的艺术性。而语言不艺术起来,你再怎么分行,也没有诗味儿,可能就不是诗了。
为什么不写成“每一缕风”呢?这应当是诗性的要求,特别是必备的精炼的要求,也是新颖的要求。因为承前(标题)省略这一个字,那么精炼与新颖的阅读效果就出来了,就艺术化了,就具备了诗性。

这样的一标题,一开头,后面的“憨厚的苜蓿”、“ 大红的蜜枣”、“ 胡麻”、“高粱”,自然就成了性格各异的农民了。有很多诗人写农民,都是从田里或场上来写,或是用父亲母亲乃至爷爷奶奶来写,很有场面感的那种。李庆贺却另辟蹊径,从虚里隐实地抒情。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我写的一些习作,老是脱离不开具体的场景氛围,所以有飘逸的情结,也飘逸不起来。李庆贺的就不然了,它可以“翅膀”起来、“翱翔”起来;可以“掠过”,且要“逐一掠过”,何其飘逸呢?
就在这飘逸的阳光心情中,他很阳光地听到了“叮咚的钢琴声”和 “爽朗笑声”,美丽乡村工程,只选取极少素材,就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情怀给带出来了。
最后落笔的“敬礼”,就将一直掩藏着的诗旨,给推到水面上来了。阳光的时代,阳光的心情,很难得的一首旨艺双馨的小诗。
我也立正敬礼——代表(我是农民的后代)广大新农村的新农民们,给诗人李庆贺还礼了。

2015/9/17于黔中夏云镇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97

主题

2万

回帖

26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北京诗人版主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5-9-1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好诗佳评。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山涧水朋友!亲亲远握!!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2万

回帖

72

精华

站长助理

Rank: 8Rank: 8

北京诗人管理员常务版主版主优秀版主特殊贡献最佳风采奖优秀主持人

发表于 2015-9-17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点评,老师的延伸阅读,很有感觉.先亮.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梦里落花 发表于 2015-9-17 23:19
精彩点评,老师的延伸阅读,很有感觉.先亮.

谢谢落花兄弟!!遥致秋祺!!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0

回帖

1

精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5-10-4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致谢老师。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6-14 08:46 , Processed in 0.12310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