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17|回复: 48
收起左侧

微说微诗【1-53】

[复制链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发表于 2018-4-7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18-5-24 08:12 编辑

命名——微说微诗【1】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石头之城
坐落江南  六朝之京都
由是称为  “南京”

【微说】

从其所处中国地理位置上说特点,处于南方;
从历史所处的政治地位上说共性,曾为六朝京都。
世间万事万物各具特点,特点可以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南京北京都是京,但一南一北,就很明显地区别开了。

微型诗的特点,在于微,所以完全可以简称为微诗。
其微的程度,近年来约定俗成为三行排列,字数三十左右——实际上左可少到一、二个字,右则比三十也就多二、三个字罢了。
诗,则表明共性——古往今来所有的诗。
微诗,只不过是通常说的文本的长度罢了,与长诗、短诗、小诗相区分。是为微诗命名的根本缘由。

2018/4/7于黔




起源——微说微诗【2】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极像草履虫
辛勤于淡水
以获生存之美味


【微说】

草履虫是身体最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肌体只一个细胞,放大平看很像个鞋底儿。雌雄同体,生活在有淡水的地方。
生存,是生命的规律使然。生有生的乐趣,简单的乐趣在于繁衍后代。

最短的诗——相当于微诗的诗,是诗的起源。就像动物起源于原生动物门的草履虫一样。古代典籍上,可以查到先民最早的一首诗(有人认定为民歌),叫《弹歌》。文本仅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该诗语言精练。精炼地概括了“弹(弓)” 的制造过程和用途,反映了先民为生存而发明创造的智慧和猎取肉食的喜悦心情。
最早,就是起源。起源时就很微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年来兴起的微诗,何尝不是对起源的回归呢!
诚然,先民彼时的生活也简单,构成语言的词汇数量也不多,所以哼出的歌儿也简短。而当下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的生产建设领域无限地拓宽了,生活也空前地丰富多彩了,语言的发展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多样。因之,创作微诗绝不是简单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可以替代了,必须像压缩饼干一样,外形微小,内质却不少,营养更丰富。这就需要语言的功底和修辞的功夫了。

2018/4/7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样板——微说微诗【3】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两千多年前,天子酒酣
兴而歌,伤而泣
连兮三句


【微说】

以当下微诗的标准判断,我觉得刘邦的《大风歌》,就是标准的样板。文本形式最适合的了。三句,可排列三行,字数二十五。不是警句(当下微中不乏警句式的)、不是语录(尽管是伟人)、不是俗语、谚语式的。而是经历两千二百多年,还是脍炙人口的古诗。
这微诗写得太精彩:第一句形象地暗喻了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的历史风云;第二句踌躇满志锦衣还乡的情形跃然纸上;第三句隐藏了如何稳定和保卫大汉政权的筹划与担心。全诗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的情怀,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境。原诗为:

大风歌
作者: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创作背景:
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把英布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汉书•高帝纪》)。

2018/4/8于黔



诗质——微说微诗【4】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情感或思想都悄悄藏着
又眼神着
喜怒哀乐


【微说】

诗的本质属性,山城子的总结是:旨艺的和谐统一,亦既诗人的情(感)思(想)与语言艺术呈现的和谐统一。这是所有不同时期、不同体裁、不同长度的诗的共性。当下的微诗,也不例外。“情感或思想都悄悄藏着”——这是说诗人的情思必须含蓄着,不可直接说出来。“又眼神着”——同时,又被语言艺术地呈现着。“喜怒哀乐”被语言呈现出来的外在形态。

举个例子说吧:著名诗人祗时有一首文本只有一个字的诗。如下:

人生
作者:祗时



一个字的诗文本,最能说明旨艺的和谐统一。该诗之旨,在于积极的入世态度:燃烧自己,奉献光明。其艺在于简洁用喻。诗人积极入世做奉献的精神,就含蓄在“烛”里,烛是文本,也是诗眼——就这么地“眼神着”,不是喜怒哀乐,而是一种高尚的追求,被呈现出来。艺呈现着旨,旨含蓄于艺——就这样和谐统一为一体的。别再问诗是什么?就是这么回事了。

2018-4-8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入格——微说微诗【5】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起步——走
左,左,左右左
注意:踏准每一个脚窝


【微说】

想说格律诗词中,其长度也有与当下微诗的长度相当的。这就是五绝和七绝,和一些字数不足三十的小令。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仅27个字,构成一个简复句,一个联,和一个问句。原词如下: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其【定格】为: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仄平平。

词,必须按着【定格】所规定的平仄构成文本。此篇有七个字位,标着“中”,就是用平或用仄都可以的。其它二十个字位,则标平就平,标仄就仄的。这就是“左,左,左右左”,脚步不能乱。每行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这就是“踏准每一个脚窝”了。每个词牌子,都有乐谱。所以必须按【定格】填词,才利于咏唱,和歌舞。

至于五绝、七绝,其【定格】各有四种规定。叫“首行平起入韵式” “首行平起不入韵式” “首行仄起入韵式” “首行仄起不入韵式”。因此,起笔之后,就得按着你起的那个【定格】的平仄来平仄、韵脚来押韵了。

这么多的讲究,很麻烦。而且押韵,还有古韵、新韵之分。无论古新,与现在的普通话的声调,都有些差异。所以,还是写当下的自由体微型诗要容易得多。虽然,也要讲究流畅,不能拗口的。做到不拗口,就必须把握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若是平声,或仄声在句内一连排上四个以上,肯定拗口了,我们贴出来的,偶有拗口的。其实,只要您普通话说得好,自己读着口感抑扬顿挫就可以了。

2018/4/9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民——微说微诗【6】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谁,担一担山柴下山岗
且走且哼唱
唱得野花竞扬香


【微说】

谁?当然是普通的山民,劳动人民。下山轻快,心情一高兴,就哼唱起民歌来。末行含蓄着民歌——真实反映人民诉求的风向标作用和意义。

要说这十几年来兴起的微诗,其实最接近民歌了。数千年来流传至今的民歌,一
般都很短。民歌也是诗的一种存在方式,其精品千百年口口相传,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和生命力。比如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歌,从地写到天,再从天,回到地,反映了北方游牧部族热爱家乡的朴实情怀。这是旨。艺在于用喻、用叠、用韵(一、二行相押,野-古音为ya;第三行,行内押)。旨、艺和谐统一。

再如〔南宋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该篇运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这两首民歌的语言共性,都很口语很明白的;艺的共性,都押韵,都有简单的积极修辞。

古代民歌没有格律要求,且通俗易懂,又是民情的晴雨表。我以为至少在易懂和反映民情这两方面,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2018-4-9


方向——微说微诗【7】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自古至今
螺旋成一个圆盘
握紧。飞入一座透明而典雅的家园


【微说】

微诗,从“起源”,到“样板”,经历“入格”与“近民”,再到今天的蓬勃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俯视其投影,就是一个圆圆的方向盘了。我们共同握紧这个方向盘,朝着哪里走呢?当然要走向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什么样的呢?“飞入”——含蓄着创新(方向盘属于汽车,汽车能飞起来,就是创新);“透明”——含蓄着语言的通俗易懂;“典雅”——含蓄着继承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我们从事微诗创作,应遵循的方向,就是以创新为牵引,写出既明白,又具有古韵传统之美的作品来,从而努力开创微诗的全新时代。

眼前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请看杨泽钦老师的《礁石》:

礁石
   文/杨泽钦

飓风撕咬  狂雨暴打
百孔千伤的躯体
仍挺立在  万里海疆

该诗的创新在于借物抒情,歌颂我们祖国的钢铁长城——人民军队。初读这首诗,我猛地想到了南海,想到了那里守卫海疆的边防军战士们。全诗以拟人方式呈现含蓄的诗旨,语言清爽明白,铿锵有力,藏有古典诗词的底蕴。

再看王曰生老师创作的《油菜花开》

油菜花开
山西/曰生

阳光开仓了
多少双贪婪的眼睛
直打饱嗝儿

这首诗的创新在于语言:就是二、三行的由视觉通感成了味觉。而全诗语言几乎都是口语,通俗易懂,仅“开仓”还留有古韵的痕迹。与此同时,这个素材被许多诗人拿来写,而曰生老师却蹊径另辟,不着金也不抹黄,写法上也是创新的。

山城子想说:不管老师们诗友们认不认同,但我自己认定了这样的创作方向:就是沿着以上两例中所呈现的“以创新为引领,写通俗易懂又典雅美丽的作品”。

2018/4/10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材——微说微诗【8】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一只苹果
引动思绪
语言直奔童年而去


【微说】

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比如此诗中的“苹果”就是。它是从分散的原始材料中被选出来,有机地组织到诗文本中来了。我们通常说的 “睹物思人”中的具体物件,“触目惊心”中所看到的场景,就是具体的素材了。诗欲言之有物,就必须选取精当的素材,作为诗的底料。我们知道,吃火锅没有底料,肯定不香。我的这个诗文本,所以选取诸多素材中的苹果,是我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的情景:大病中的我,眼睛都睁不开了,拿在手里圆圆的、凉凉的,咬一口,甜甜的…那时家贫如洗,也不知妈妈怎样托人弄来几个。那时我读小学二年级。若没这个苹果,这首微诗,也就空洞无物了。恰到好处的素材,可以用做意象。例如:残文老师的《爱情不老》的第四首:

爱 情 不 老
  文/残文
4  
夏天 开一朵
精美的欢笑
燃烧心内的火苗

残文老师这首诗选取了四个素材:夏天、花朵、欢笑、火苗。这四个素材,可以说都是意象。
具体说:夏天(火热)——含蓄着爱情的火热;花朵(美丽)——暗示爱情的美满;欢笑(开心)——隐藏着爱情的幸福;火苗(燃烧)——喻爱的激情正烈。
被选用的素材,诗人要灵活处理。比如花朵,灵活为“开一朵”了。而欢笑,则与花朵互喻了。欢笑出来的激情,则用燃烧的“火苗”来比喻。这个处理过程,就是把选取的素材,组织成了艺术化的语言呈现。

2018/4/11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题材——微说微诗【9】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走进车间
机器旋转
轰鸣,唤醒我的灵感


【微说】

“车间”“机器”“轰鸣”,作为工业生产的存在,都可以是写诗选取的素材。选取之后,用这些素材来表现主题,就叫做题材了。新华词典里解释:题材,就是文学或艺术作品中,表现主题所用的材料。当然,根据所用的材料,可以分成类别。比如我写的这个,来了灵感之后,歌颂中国制造,写出来的作品,就成为工业题材。而现有的文本,所表现的主题,是要说明微诗也是分题材的。所以,我写的这个系列,应当叫做微诗题材。军旅诗人写军营生活的作品,则成为军事题材。写儿童诗,又可以称为儿童题材。等等,很多。微诗虽微,自然也涉及许多不同的题材。比如战争题材,请看诗韵老师写的《叙利亚》:

叙利亚
文/  诗韵

女孩望着 万家灯火  温馨如梦
一家人  守望着星空
烟花 炸弹  开在瞳孔

诗韵老师的笔触,伸到了处于战争状态的叙利亚。他写的是难民里的“一家人”,从女孩儿(生命的花朵呀)起笔。他们看着那些世界的强盗们,发射导弹,把他们的家园炸成废墟……

201-4-11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2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灵感——微说微诗【10】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突然兴奋起来
电闪雷鸣
铺天盖地,淋漓一场欢喜,或疼痛


【微说】

我说的“突然兴奋起来”与灵感定义中的“突然爆发”,是一个意思。此句是直叙。接下来再直叙就缺乏诗性了。我赶紧用“电闪雷鸣”比喻定义中的“创造能力”。至于创造成什么样了呢?“铺天盖地,淋漓一场欢喜,或疼痛”——比喻一首真情实感的作品,一呵而就了。

《新华字典》这样解释灵感:文艺、科学创造过程中突然爆发出来的创造能力。其产生虽带有偶然性,但它的获得却离不开创造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

我这里的文本,应当说还是比较形象地注释了什么是灵感。但字典上的“其”字之后,我没有表达出来。因此,必须举个可以说明问题的例子,才能做到彻底地诠释。例如曰生老师的《瀑布》:

瀑布
山西/曰山

临绝境   仰天长笑
抖开   三千尺银髥
与断崖比高

我没问曰生老师,从哪儿得的灵感。或许看到别人写这个题目,自己突然就兴奋起来,也要写一个?还是想起了诗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引动了思绪呢?反正是偶然。但这偶然的获得,在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这诗豪迈、大气,力透纸背了。如无“丰富的实践经验”,如何写得出?“面对绝境,长笑而仰天”,何等的人生气魄。还要抖开“三千尺银髥”何其飘逸。无疑都是仰仗李白的诗在心中扎根了。还要“与断崖比高”,毛润之的诗词,也熟稔于心了。这就是“知识积累”的成效。

我们的论坛,常有“也”或“与某某同题”或“和某某”的帖子出现,这都是因为读了别人的作品,“突然兴奋起来”,于是就“电闪雷鸣”。之后,支撑其临屏完成的实力,实在就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了。

2018/4/12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塑料花——微说微诗【11】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或能乱真
可春风不待见难以缤纷  
蜂蝶远遁

【微说】

有一些微诗作品,文字跳来跳去,不知道他想说什么。那行走,仿佛总想整出个鬼脸来,逗人一乐,却读不出丝毫的真情实感。这就同塑料花差不多了——没有香味,没有生命,难以让人喜欢,看一眼就忘了。诗的生命在于真情实感,特别是强烈的真情实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一下子就触摸到了诗圣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你写诗不乐出声来,怎能让读者喜悦;你写诗不落泪,读者如何潸然;你写诗不激动起来,如何打动读者呢?诗是心情与思想的不可遏制的流淌,绝非制作。我们是诗人,不是电脑软件。电脑软件作的诗,只是更逼真的塑料花罢了。只有人,才能感动人,电脑软件是感动不了人的。

举个例子吧,这倒是一件很难心的事。若不难心,我现编一个吧:
标题——清晨
文本——打开窗子/ 漂亮的春风扑进/ 暖洋洋的给我一个吻

若是这样编诗,一天几十首,也轻轻松松——真的人人都可以成为诗人了吗??

2018/4/12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他——微说微诗【12】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谁,扭头东张西望
似乎虚晃一枪
实为掩藏


【微说】

说“王顾左右而言他”,是“形容支吾其词,无法应对”。我倒觉得或可别解——何尝不是齐宣王智慧的表现呢?不正面回答,说明他已接受了孟子的意见,但又怕尴尬了自己,索性若无其事好了。
写一首诗,把真情真思直接摆出来,就是一件很尴尬的事。那样直露,无异于写合同了,哪里是诗呢!就是说,无真情实感,不是诗;而不把真情实感隐藏起来,也不是诗。所以,我们抒情达意,述思立观,就用得着“言他”了。

今天邂逅了一个好例子,以致使我的“微说”,立刻有了新题目“言他”——就是如何把诗人的情思,含蓄到语言的艺术化过程中去。这个例子就是天歌的顾问老师曰生今天发表在天歌的新作品《夜晚,走向一棵树》:

夜晚,走向一棵树
文/曰生

嘘  脚步放轻  再放轻
未婚的
鸟儿  正做梦


曰生老师说,写这首诗的初衷是“是想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我说:“爱鸟儿到这个程度,不必说对晚辈们了!——又何尝不是对晚辈们深深挚爱之情的含蓄地表达呢!我是读者,读者有读者的权利。

一棵树,自然是鸟儿的家了。可是“脚步放轻  再放轻”,分明是诗人回到自己的家了。但,若是将标题改成“晚归”,文本修为“嘘  脚步放轻  再放轻/ 未婚的/ 孙女儿  正做梦”,就太直露了,孙女儿读了也尴尬。所以——
绕开“晚归”,绕开 “孙女儿”,言“夜晚,走向一棵树”,言“鸟儿”(也就是 “言他”),这就是诗人的智慧了。诗人写诗,必须把真情真思,艺术地含蓄在文本中。
所谓“言他”,实在是写诗最基本的方法了。

我这样说对不对呢?特别渴望老师们诗友们的批评指正和交流。毕竟,我们热爱微诗的业余爱好,是一样的呀!

2018/4/12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筋骨——微说微诗【13】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用到诗身上
则布局为起、承、转、合
于是就人儿似的或爱或乐


【微说】

“起、承、转、合”,早被公认为写诗的章法结构,也叫布局。
元代范德玑的《 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 渊水。”
起,就是开头。范主张开门见山,其实也可以做起兴处理。
承,就是承接。范主张从容舒缓,也就是自然合理,不显突兀。
转,就是转折。范主张变化。当然,没有变化就不叫转了。
合,就是结尾。范主张结尾要有深度,就像桃花潭水那样。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已经约定俗成了。
例如五、七绝,首句为起,次句为承,三句为转,末句为合。
五、七律则是: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

我想,我们通常写的三行微诗,其实早就把标题用上了。既然用上就相当于四行了。于是——标题既起,首行为承,中行为转,末行为合。

就说我写的这首吧,筋骨,比喻而起,承以说诗,转向写诗的章法结构,合于诗的因有了整体的布局而活起来。
古人还论及起承转合,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例如首尾照应,承转自然,说的就是。我这首的标题,为起,但结尾的呼应,恰恰印证了起承转合在诗中所起到的筋骨一样的作用。

但我这首,毕竟旨在说明诗的章法,不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我们写社会生活的,更应娴熟于这样的章法。寻个例子说吧——

雨夜
阅读网事

温一壶酒
等李白敲门
共饮灯下

起于雨夜,承以温酒,转入等待,合于共饮。起得直接,交待这是个下雨的夜晚;承接自然,下雨的夜正好饮酒;转得令人意想不到,等个诗友来共饮,那是诗人们常有的事,然而等的竟是作古了的诗仙;合于“共饮”,那是要吟诗的了——
“李白一斗诗百篇”。这里含蓄着诗人对诗怎样地酷爱呀!这合,真的比潭水都清澈而幽深了!

2018/4/13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微说微诗【14】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青蛇挥剑
藏意追杀许仙
猪八戒背媳妇,猴哥乐翻天


【微说】

意象理论,中国起源最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说法。只是易里的象,是抽象的符号——卦象。每种卦象,都藏着吉凶祸福等等的意思。于是,从这里,我们就明白了意象的含义了。他不过就是藏着意的象,或者是象里藏着意罢了。我国古代美学范畴,则意,是指心意;象,是指物象。说“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写诗时须将外物形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思或意趣融合起来,以供读者进入审美过程。

“青蛇挥剑”——这是人物的形象,这个象,藏着青蛇内心对许仙的愤恨。于是我们说“青蛇挥剑”进入诗文本,就是个意象。同样“猪八戒背媳妇”也是,因为藏有猴哥的戏谑心理。

其实,我国诗学理论向来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也就是内心“情思”与外界“景物”的关系,其论述颇多。刘勰说:“神与物游”,就是把情思隐藏于景物;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藏情于景,存思于物,凝神于形,置意于象,都是我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当下写微诗,许多作者都追求意象手法的运用。这是继承我国诗学优秀传统的具体体现。但,用得好的并不多见。我记得活在诗里老师有个《舞》(组),其四《舞姿》用得不错。请看:

舞姿
文/  活在诗里

摇出个  婆娑
舞出个  婀娜
心  美成柳丝  荡一湖春色

这里的意象有三,依次为“婆娑”、“婀娜”、“一湖春色”。
在这些表明景物的词语中,隐藏了舞者(应为诗人本身)开心、适意和温馨的喜悦情怀。

2018-4-14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兴——微说微诗【15】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离开诗经
你俩从未停止过兴旺人丁
而今,高雅部落都鲜活着高雅的身影


【微说】

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传统的两种表现手法,也是积极修辞的原始阶段。比是譬喻;兴是寄托,即先说他物以引起诗歌所要吟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在诗经中有大量运用,对后世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有重大影响。

说“从未停止过兴旺人丁”,是说积极修辞不断地壮大自身。单说比喻,已经不仅仅是明喻、暗喻和借喻了,还有引喻、倒喻、修饰喻、同位喻、反喻、较喻、博喻、互喻、曲喻等。至于其他积极修辞格的陆续产生,已经有比拟(拟人、拟物)、排比、排偶、对偶(对仗、对联)、对比(对照)、推避、避复、反复、复沓、反语、反问(反诘)、设问、借代、借语、夸张、引用、化用、用典、移就、移觉(通感)、移情、移时、摩状、摩形、摩声、拈连、易色、双关、飞白、讳饰、顶真(顶针)、回文(回环)、互文、互体、互训、重叠(叠字)、嵌字(镶嵌)、析字、藏词、婉曲、错综、倒装、倒反、衬托、承递、分剖、舛互、呼告、示现,同异、异语、隐语(谐音)、折绕、吞吐、列锦、精细、仿拟、别解、旁逸、歧疑、警策、转品等六、七十种了。诚然,在新诗发展的百年当中,又出现了一些新形成的修辞格,笔者曾总结过十八种。

积极修辞,还包括词类活用。古典文学中的词类活用多达十七种。本诗中的形容词“兴旺”与“鲜活”,都在文本中活用为动词了。前者为“使动用法”,后者是“意动用法”,都属于传统用法。近年来创新的词类活用,笔者曾总结出三十多个来。

我们都知道,修辞可分为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消极修辞是保证语言的明白准确无误,而积极修辞则是让语言含蓄简约精炼起来,生动活泼形象起来,诙谐幽默风趣起来,深邃厚重张力起来,灵秀隽永耐品起来……总之,就是艺术起来。我们写微诗,为了增强诗性——增强含蓄着诗旨的艺术性,就很需要积极修辞在行文中发挥作用。还是举个例子说吧,例如棕榈抚琴的《三月的滋味》:

三月的滋味
文/棕榈抚琴

别忙将玉兰与桃花  勾兑
一盏清纯
一盏妩媚

这里的动词“勾兑”,属于创新的变态式活用(固态的花,变为液态)。
而多种积极修辞,都云集到了二、三行这仅仅八个字上。
这个排偶句,外在感觉就是个排偶与复沓的结合。但由于用“一盏”就有了某种饮品的比喻。而饮品是有口感的,但搭配的词语,被非味道的两个综合感觉的气质或形态的形容词代替,就有了通感辞格的意义。而这样的气质或形态,都可以拿来形容人,就又有了拟人的修辞效果。于是有了五种修辞格的奇巧的融合。敲打这段话之间,我还注意到了“清纯”与“妩媚”,同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了。再细些总结:就是一个排偶,一个复沓,两用比喻,两用通感,两用拟人,两个词类活用。八个字的两行诗,十用积极修辞。

这就是“高雅部落都鲜活着高雅的身影”。还有许多例子,我给老师们诗友们的跟帖中,常常提及的,特别是那些创新了的词类活用。

2018-4-15于黔


诗眼——微说微诗【16】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跳着慢三
忽有灼灼的忽闪
你懂,那是她心的波澜

【微说】

诗眼,是指诗文本中能体现诗旨的精采诗句,或字、词。也可以是一句诗里最传神的一字、一词。我这《诗眼》一诗,也有诗眼,就是那个“懂”字。因为,诗眼,是进入诗旨的门户,寻到诗旨,你就读懂了呀!所以,本诗强调了“你懂”。

俗语有言,眼睛是心灵的窗子。就是说,透过人的眼神,可以窥见人的心思。由是,可以理解为:诗眼,就是开的一洞可以走入被含蓄了诗旨的门。打个比方,比如出谜语,必须设迷格,好让猜谜者按格进入谜底。假若一首诗就是一个谜语,那么,诗眼就是迷格。打一物,你猜物件;打一字你猜字。不然,世上万事万物,哪里去猜呀?

网上有些微诗作品,追求古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作品(若还能称为作品),就是舍不得给出迷格,没有诗眼。或者,就是只用他个人设定的所谓意象结构文本,其实是照猫画虎,不懂何谓意象。

懂诗的真正诗人,既或灵感急切得来不及思考,语言就喷薄而出了;但他潜意识里,还是要精彩出诗眼来——因为他写诗,心里有读者。还是举例子说吧。

例1)
酒肉朋友
文/ 穆  仁

在酩酊中
和酒肉一起
把朋友也咽下肚去

一个无主句,成了一首精品微诗(主语“他们”,省了;谓语“咽”,前状,而后补)。
精在诗旨警世,别交“酒肉”朋友;精在诗艺用荒诞手法(朋友被吃)来含蓄诗旨。
诗眼,就是“咽下”——把你吃了,你还交这样的朋友吗?直抵诗旨。

例2)

文/邓芝兰

一支很瘦的往事
有幽香
来自淡淡的故人

比拟起笔:“一支”为拟物活用,“瘦”是拟人活用。 “幽香”则是比喻,将故人喻为兰桂——品质高洁之人。“淡淡”叠格含有淡泊名利之意。此为诗眼,可直抵“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诗旨。

2018/4/16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感——微说微诗【17】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听依婷唱《童年》
我就手舞足蹈回溯校园
叠印放学后小河里嬉戏的笑脸

欲详细一回美感,还须先知道什么是美。古今中外的学者和美学家,对美的认识从来没有统一过。大体分两派,一派是主观论者,一派是客观论者。笔者对美的研究,做出了新的定义:美是客观存在与人的主观情感之间建立起来的和谐统一关系,及其兴奋情性的过程。

美感,专指感受美,享受美的过程。就是综合主观感知、理解、想像、情感等因素,与客观对象的和谐统一中,兴奋情性的心理过程。也就是情感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和愉悦。它因时代、阶层、民族,以及个性、修养、知识结构、阅历、爱好、社会岗位等的不同而具差异性;又因共同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心态、生理机能,而具有共性。获得美感是人们审美活动的归宿。

我写的这首《美感》,第一行说的是客观事物,第二行写的是我的主观与客观建立起来了和谐统一(我喜欢听)的关系,第三行写的是这首歌兴奋我情性(引动了美好的回忆)的过程。这样就比较形象地解释了什么是美感。

美与丑是对立统一的,它们无处不在,自然也存在于文学之中,存在于诗中,存在于微诗中。例如刘有权老师写的《桃花》,就很美感:

桃花
文/ 刘有权

怀春的心事  被三月的风
偷走   绯红了一树
娇羞

本诗美在 “心事”、“偷走”、“娇羞”,三处拟人,贯穿全诗。遂使诗文本格外地生动、活泼、美丽、魅力、童话。这样的微诗,其审美体验在于能唤起读者对初恋的追忆。甚至觉得,写的哪里是桃花呀,分明是在比喻当年豆蔻年华的初恋女孩。

2018-4-17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微说微诗【18】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视觉美,嗅觉香,味觉鲜
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珠小珠落玉盘


【微说】

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差异,判断一首诗是否精品,不同的读者心里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由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其审美观念也有共同性。因此,理应有个多数人能够接受的标准吧?

我用微诗写出的精品诗歌的标准,是外在的形象。
内里当指:
1)语言明白雅致,一读就有美感;
2)语言铿锵流畅,很有音乐韵味;
3)诗文本很耐读,越咀嚼越有味;
4)真情真思含蓄在艺术呈现之中;
5)优美的震撼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符合这样标准的微诗,自然也很有一些,不妨举两个例子,看看能否得到大面积的认同?我的总结,毕竟出自我个人的偏爱与追求。

例1)

三月
文/文竹

就挂  春风的档
绕过嫩绿  拐出鹅黄
走不尽  一路鸟语花香

杨泽钦老师评论说:这首写的真美,开篇比喻就吸睛。一句春风的档,令人惊艳。三月如诗,乘春风而来,好不叫人快哉?嫩绿鹅黄,初春特点,尽收眼底。那绕过拐出,次第展开,美仑美奂……(后面略,取这段是符合“一读就有美感”。)

山城子说:全诗一点不拗口,铿锵有力,还踩上了三个韵脚,很有音乐性。这符合第二个标准。

曰生老师说:开头语出惊人,比喻新颖精当,诗意清新隽永,越品味道越浓。这
很符合第三个标准。

赤道雪域说:嫩绿,鹅黄,是诗人眼中的视觉盛宴(其实是诗人按照自然规律,想象出
来的);鸟语花香,是大自然漫溢过来的鸟语花香,更是来自于被激发的诗人的心灵深处
的鸟语花香;鸟语,悦耳动听;花香,沁人心脾……(前后略,这里符合第四个标准。)

唐朝兄弟老师说:巧妙以车为由为开篇,嫩绿(初春)鹅黄(盛春)进入自然,结尾一派欣欣向荣之景,道出美好未来之意境。好诗。(很共鸣,符合第一和第五条标准。)

未风老师说:确乃精品之作,简洁而凝练,几个动词与形容搭配堪称完美,整首灵动而逸趣盎然,大赞!(很共鸣,符合第一、第五条。)

十三月诗友说:巧妙把春天的美景和气息诗意其中,这档位挂得出彩(很共鸣,符合第五条。)


例2)

华清池
文/江小舟

芙蓉出水


淹了半个盛唐  
           
杨泽钦老师评说:
“芙蓉出水”,以花喻人,将杨贵妃的国色天香,刻画得淋漓尽致。诗间空格艺术地再现了缓缓的状态,显出了娇柔和丰腴。一个“香”字,承上启下,美妙绝伦,既表现了宫廷生活的奢靡,又暗示了大唐衰败的原因。“淹”字了得,画龙点睛,上合“水”字,又紧扣标题。“淹了半个大唐”,“半”字分寸适宜,使用精准;而整句诗道明了史实,以古醒今,意义高远。此诗言简意赅,想象飞驰,飘逸轻灵,华美与深刻并立。

山城子说:杨老师的全面评论,已经概括了精品的各项标准:美感、韵味、耐品、真情(深情地凭吊历史)、共鸣(原帖上那么多跟帖,都是共鸣)。

2018/4/18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2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描——微说微诗【19】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发芽儿于画
移植到文学土壤处处开花
以致马致远唱出了古道西风瘦马


【微说】

白描,中国画的技法之一。就是用墨线勾勒人物和花卉,而不着彩色,叫单线平涂法。后移用于文学,就是用最简笔墨,不加修饰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或清晰明丽的场景来。其特点是: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不求细致,只求传神;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说“处处开花”,是指在小说、散文、随笔,剧本,报告文学,乃至诗词歌赋,都有运用。例如马致远写的小曲:

天净沙秋思
文/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8个字,由13个词组成,其中12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既无修饰,又无烘托,却一如墨笔勾勒出的一幅清晰的羁旅荒郊图。

举个咱们自己的例子吧,来具体领略一回运用白描手法写出的微诗,多么朴实、干净、素美。


沙漠印象点滴
文/  赤道雪域

人 骑在驼峰上
胜天

没有形容词,已经朴素到了极点。或者说,就是简笔画,当然很白描了。
人类用耐渴的骆驼作为沙漠之舟,就是对这部分大自然的征服。诗,虽仅八个字,人定胜天的思想,很形象地鼓舞着人心。

支点--致植树节
文/唐朝兄弟

种一树绿。给----

撬起 蓝天

只有一个“绿”,还被活用为名词了。简洁、干净又朴素。全然的白描手法。
微诗的标题,都要融入文本的。这个“支点”,已经有了比喻义,所以一下子就与文本融合了。这样,落笔的“撬起 蓝天”,就显得很自然,能够令读者怡然接受。诚然,“种一树绿”之“绿”,不是简单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其含义的丰富,在于让我们想到那是“生命”——整体人类的生命啊!(岂只是“鸟”)有人说用词要有张力,这“绿”,就很张力,因张力而更美了。

2018-4-19于黔


隐喻——微说微诗【20】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鼓腮吹蒲公英,谁家小娃

看呀想呀,想呀看呀
古稀之我,飘飘然成了她


【微说】

隐喻的解释有三。
一为“暗中寄寓讽喻的意思”。本诗呈现了一个故事片断,告诉读者“古稀之我”,很想返老还童了。这就是“寄寓讽喻”了。
二为“指言外之意”,我这个小小的诗文本,其言外之意,何尝不是重来一回人生呢?也符合的。
三为“修辞手法比喻的一种。又称暗喻。”其构成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成为"等动词来联系。有时连动词也不用﹐如﹕花的海洋。我这首微诗,末行用了动词。直接用了暗喻的修辞格。
第二行反复、回环了“看”与“想”,是暗示给读者,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它更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式。当人们用这种思维进入文学创作时,它就成为一种手法了。诚然,正因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已经远远走出了文学,而成为影视,乃至产品设计的帮手了。

我们这些闲了就敲键盘的诗爱者,自然不想离开文学,我们还是在文学之内,来青睐隐喻,觉得它是很不错的创作手法了。试举两例来体验体验:

例1)
烟雨小镇(配图诗)
文/江小舟

四月,撑起花朵
青石路伞过淅淅沥沥的诗歌
平平仄仄地江南着……

以花朵隐喻少女,以诗歌喻烟雨,以江南喻诗歌,三行三暗喻,已经构成了隐喻的创作手法,也叫表达方式。这样喻来喻去,全在于“言外之意”——既爱江南小镇,又爱诗歌。而全诗“暗中寄寓”的何尝不是对戴望舒《雨巷》的青睐与回味呢!
秋霸诗友对该诗的详细点评,无疑证明了隐喻手法写出的作品的婉约妙曼。

附:【秋霸点评】
         江南四月斗芳菲……春雨蒙蒙,一位少女撑着油纸伞走在铺着青石板的小路上,伞如花,人面亦如花,此处用喻,虽未提人,人已在境中!仅用“撑起花朵”表情达意,语言何其凝炼而传神!
        二三行的“伞”与“江南”名词动用,少女撑伞走过青石路,上面便留下一串串优美迷人的诗行。那素衣女子体态婀娜,脚步轻盈,高跟鞋扣响青石板,和着淅沥的雨声,那美妙的身影和旋律,如吟咏一首江南春,平仄错落,婉约曼妙!
        诗人紧紧扣住江南小镇代表性的事物一一青石板,伞,美人几个意象铺陈渲染,勾勒出一幅优美淡雅的图画,如诗朦胧,似水柔情,绘声绘色!淅淅沥沥和平平仄仄一组叠词的巧妙运用,加强了情感,充分表达了小镇之爱,江南之爱!

例2)

文/如意萍儿

那条小河又弯进梦里
捣衣声响起
聚了一朵涟漪。散了一朵涟漪……

标题“家”,其实说的就是故乡了。小河,既是村河,又暗喻村庄;“捣衣声”,既是真实的捣衣声,也是暗喻村民的生活;“涟漪”暗喻着琐琐碎碎的人事。其中“聚”“散”多少事啊!“言外之意”,在于深切地思念故乡啊!
杨泽钦老师对该诗的详细点评,无疑证明了隐喻手法写出的作品的妙处。

附:杨泽钦老师的  【赏析】
与《家》有关的诗不少,通常都能引起联想与共鸣。诗圣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崔颢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它反应的是乡愁,表现的是人的共性。以时空来看,可以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意萍儿这是首《家》写得极有特点。在此重点看看选材,其与历史重大事件无关,既无“烽火”,也非沉重的“吊古”。情绪上它也不肝肠寸断,撕天裂地。其不大悲,亦不大喜。它取生活中最平凡的事,小河“捣衣”,最普通的细节,聚散的“涟漪”,来写家和平的美。这美,既不壮丽,也不千娇百媚,既非“大江东去”,也非“梨花带雨”。它熟悉,如故人。它亲切,如手足。它真真切切,平平淡淡,是禅又不是,它就是无色的“小河”,无彩的“梦”,响起的“捣衣声”,聚散不停的“涟漪”.....。总之,它不随时尚,走向奇特,也不跟潮流,追求婉约。它清新而质朴,素颜却绝美。它就是生活,就是真善美!这家,是诗人的,也是每一个老百姓的。

2018-4-20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21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征——微说微诗【21】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一幢白房,建在山上
白的门窗,白的床
主人进出,白的着装


【微说】

象征的基本意义有二:
一是具体的事物体现某种特殊意义。例如红色象征革命。
二是用以体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事物。例如鸽子象征和平。

我的这个诗文本,符合第一个基本意义,白色象征品性纯洁雅静


这样的基本意义,用于文学写作,就成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了。作家、诗人可以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或深刻的寓意。象征的艺术效果一般都寓意深刻,联想丰富,耐人寻味,意境深远,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

其实,具体说象征手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和咀嚼回味的余地。例如《白杨礼赞》——作者茅盾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抗日军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我写过一首《大地》,用的就是象征手法:

大地
文/  山城子

自由放逐感觉到足底
亲近蒲公英亲近坚实纯朴
真让人放心…静静地承载万物

“民以食为天”,对了一半;皇帝、总统、主席、企业家、大亨们也得一日三餐。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养活了所有的人。他们年复一年地跟大地打交道,具有了大地一样“坚实纯朴/ 真让人放心…静静地承载万物”的品格与精神。所以,“大地”就是用来象征农民的。本诗通过象征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农民的敬重、热爱,和对他们歌颂的真挚情怀。

2018/4/21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2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拟人——微说微诗【22】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请您动动地方
草芽儿跟石头说话
石头说好吧,您钻出身子好开花

【微说】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格。例如童话里的动物会像人一样思考、说话。
运用拟人表现手法,会使作品生动、形象、亲切、活泼有趣。如果整首诗以拟人为主,那么实际上,就是一种创作的手法了。用这样的手法进行创作,如果有故事性,那就是很好的童话诗了。我这的这首,几乎就是童话诗了。草芽儿有理想(开花),又有礼貌(请您);石头,善解人意,蛮善良。

事实上,通观现有微诗作品,几乎人人都用过这样的手法,只是作品贴出来,有优劣之分罢了。我们不妨举优出来,体会一下:

谷雨
文/赤道雪域

苗不知细愁
个个强顶一滴在头 学凝霜秋
风一轻轻摆手 全扭了嫩腰 泪空流

这是雪域老师昨天写的。谷雨是第六个节气。谷雨之后,天气变热,雨水增多,利于农事。老师以娴熟的拟人手法,贯通全篇。把小苗写得小小少女一般调皮,不料被风一吹(摆手),苗儿一伏(扭了嫩腰),雨滴就落地了(泪空流)。若是不用拟人手法,一个节气,如何会这般让人觉得活泼可爱呢?

2018/4/22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荒诞——微说微诗【23】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人工做性变
杨柳榆槐竞结鸡蛋
天地倒转,天是地,地是天

【微说】

所谓荒诞,也叫怪诞,就是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的意思。从文学上看就是对事物极度夸张的一种方法,即从某种主观感受出发来改变客观事物的形态和属性,直入现象的至深之处,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
荒诞艺术流派起于西方。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逡巡、思索于战争的废墟上,探讨人类社会与人的生存问题,遂产生了存在主义哲学;并从兹发现,人类生存的社会以及人的存在本身,都是充满荒诞的。而用艺术形式加以表现,便产生了荒诞派艺术。先是戏剧,以后蔓延到艺术各个门类。有人用离奇的故事,来写讽刺现实的小说,或诗歌。这样,荒诞也就成为一种创作手法了。

“人工做性变”,虽然有人开了先例,毕竟荒诞不经,觉得别扭。树上结鸡蛋,或可纳入科学想象,但目前看来是太夸张了。至于“天地倒转”,也是不可想象的荒诞事。我这文本,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在里面,仅是说说什么是荒诞。

微型诗作品中,运用荒诞手法的不多见,但也有。有的是全诗,有的是局部。还是举例子体会一下吧!

颐和园吊古
文/杨泽钦


石舫醉红霞
一枚寿桃
击沉了大清国铁甲

一个桃子,就算长成南瓜那样大,也绝不可能把邓世昌的舰艇击沉呀?这就是荒诞。但却很明白地揭露了慈禧太后腐败误国的无能本质。正因为这种手法具有揭露事物本质的功效,它才成了一种可用的创作手法,而风靡西方。

2018/4/23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2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识流——微说微诗【24】
文/  山城子

像是流动的波纹
更像镜头的叠印
静静热热…在心


【微说】

意识流原为心理学和哲学术语。指意识并不是一段一段衔接起来的东西,而是不断流动的。后成为西方文艺领域中广泛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和技巧,如“意识流小说”、“意识流电影”等。 意识流是一种文学的叙述方法,当然也可以借鉴到诗歌里来。我曾读过加拿大际华人诗人风动先生的《我总是忘记》——

小路/ 和那些幼小的名字/ 路边清香的水草丛/ 闪烁的一朵朵笑脸/ 红的蓝的白的紫的/ 那些一同被螃蟹咬过被蜜蜂蛰过的名字/ 不断的溜过破洞的袋口/ 那三月的田野/ 飘香的阳光/ 风醉醺醺的追赶蝴蝶/ 让麦田和油菜花笑的东倒西歪/ 那金色的海洋波涛汹涌/ 太阳羞怯地躲进薄薄的棉絮/ 阳光却被夹在阁楼的门缝里//
    我总是忘记/ 铁轨/ 和那些站台/ 晨雾 把公鸡叫醒/ 送走了小路和渡口/ 火车开动/ 沿着站台与阳光之间/ 不断的拉长 拉长/ 终于甩开了尾巴/ 那颤抖的自由/ 站台/ 冲进了村庄与田野/ 穿过万家灯火/ 火车的鼾声中惊醒的站台/ 清晨的冷风中颤栗的站台/ 午夜的站台/ 南方六月的站台(2004-11-2)

这就是意识流诗歌。我是2006年6-月2日从酷我•北美枫上读到的。
读后写了一篇一千多字的赏读文章,标题为《流成桃花水的乡思》。全诗两节,含蓄着强烈的思想情结。第一节写童年,第二节写离别。多么真切的童年,多么真切的家乡,然而不得不离别了。童年的记忆太深刻了,离别的记忆更是刻骨铭心!这样强烈的艺术效果,就来自这独特的意识流叙述手法。

七月半的怀念
文/ 山城子

高粱地/ 锄头/ 抹汗/ 父亲/ 母亲…
旱烟袋/ 火盆/ 皱纹/ 母亲/ 父亲…
荒草/ 土坟/ 石碑/ 褪色的碑文…  

诚然,因为微诗文字数量的限制,不大容易流得起来,但也不是绝对不行。我写的这首《七月半的怀念》第一行是父母在世时白天劳作的情形,第二行是冬闲夜晚的情形,第三行2015年冬我回故乡给父母上坟留下的记忆。

2018-4-24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格——微说微诗【25】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仙圣/ 把酒于山
太白仰首/ 工部下看
下看饥叟含泪/ 仰首云帆啸天


【微说】

诗歌属于语言艺术,这里说的风格,自然属于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文艺流派或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我这个诗文本,取李杜做对比。从流派分:李白属于浪漫主义的风格,杜甫则属于现实主义的风格。而从作品的个性风格分:李白风格豪放,而杜甫风格沉郁、隽永(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隽永,是指风格甘美,意味无穷)。李清照的则是婉约。

诚然,诗的风格,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概括:例如纤秾(纹理细密,色泽葱郁)、冲淡(冲而不薄,淡而有味)、通俗(明白晓畅,平易浅显)、典雅(古奥庄重,雍容雅致)、自然(从从容容,自然而然)、深厚(情深味厚)、幽默诙谐、淡远等等。
诗人个人风格的形成,与其思想、学识、阅历、性格、审美观念等等有关。有相近相像,而绝无相同的。因此,只要个人认真地按自己的创作实践坚持下去,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独特的风格,好比歌唱家的嗓音,只要听两句,就知道是谁在唱。比如刘欢、比如李娜。同样,只要阅过几行诗,就知道是谁的诗了。比如:“野草按着根系里的品行生长/ 每一个嫩芽都在伊始/ 告知这个群落,自有的小目标”,这种通俗、灵动、睿智的叙述风格,只能是北国诗人孔祥忠了。再如“摇红漫漫,愈加多情。春光里,樱桃花,/织情丝的网。/挑逗记忆深处的迷蒙,那花前月下。”这还是通俗、灵动、睿智的叙述风格,因为还是孔祥忠诗里的片段。

再如天歌举办的月赛,匿名的发帖,如果你一眼就看出是谁写的了,那就说明他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下面两位诗人都用白描手法行走,而形成的风格却不一样。

绝望!扑腾 小鸟
在交织的射线里,怎样的尖叫?
血色的天空,燃烧着火苗……

看看这是谁写的?白描手法,短句铺排得意识流一般。可以叫做简洁流畅沉郁的现实主义风格。

心扎根的地方

枝繁  叶茂

再看看这首诗谁写的?也是白描手法,简约而耐品。可以叫做简约隽永的叙事风格吧?(叫什么风格,全在读者的心中,一看就是某某写的。但一定起个名字,颇难。就像你听得出谁在唱歌,却不能为她的声音,命个名字一样。)

2018/4/25于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3-29 23:33 , Processed in 0.14205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