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3|回复: 1
收起左侧

诗歌评论精华帖汇总(五){从旧版转贴}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4145

回帖

5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北京诗人首席版主

发表于 2013-6-14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十一)
赏析雨后春笋诗歌——《哦,王子,我正坐在西厢房里读你》
1
白马王子,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少女倾慕的理想的青年男子。历史上白马王子,西班牙人说是蓝色王子。在我们国家,白马王子,指男子的高品位和优品质与权势财富挂钩。这个词语的使用频率也相当高。
2
白马王子,作为一个比喻性的词语,有其历史渊源.白马王子,有人考证,白马王子的原型有三种可能:欧洲传奇故事圆桌骑士团的骑士高文、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国王约翰和公元1228年瑞典王子基尔。
中国古代有一位货真价实的白马王子,曹操的儿子曹彪。曹彪于公元223年被封为白马王。而白马是一个地方名,在今河南滑县境内。曹彪的同父异母哥哥、著名诗人曹植写过一首有名的诗歌《赠白马王彪》,兄弟要奔赴白马封地,各奔东西,临别之际,抒发胸中郁闷之情。
3
这里是诗歌的白马王子,纯粹精神因素起作用,撇开物质因素.可以是莎士比亚、安徒生、格林笔下魅力四射的爱情男主角.诗歌里有不少白马公子。
雨后春笋的《哦,王子,我正坐在西厢房里读你》,便是那种披上风的衣,放下了从前事,专心致志地,滴过了百行泪,今沾着千般喜,忆起当初,重温旧情,然己化去旧时惆怅,回归现在的快乐与美丽,憧憬以后更浪漫的那样一种诗意情怀。诗中写出了一位对诗歌非常执着,热爱和沉醉的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的诗歌王子,他用最美的诗最美的歌牵着爱情的信子,飞到心爱的人身旁,今日“纵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 那些白云 羊群是你放牧的心语吗 那只翱翔的鹰,是你涉猎的抒情吗”借着白云映照出姑娘的脸庞,放牧的羊群中站着飘幻的倩影“吹一声口哨”问询可爱的姑娘,"摔一个响鞭"似发海誓山盟也似吟唱"文字,遍野生花"的情歌,放逸在"辽阔的草原上"
第二三段描写与草原上白马王子相对应的一只白鸽[崔茑茑同版本]正安静地端坐在弥漫着古典浪漫气息的西厢房里翻阅,也在思念,读着正沿着球面距离孤线对流踏歌而来的愈来愈清晰的白马王子,极富精致幽雅的动感画面,兼具空旷辽深的时空感:"哦,王子,无论你躺在床榻,还是坐在殿堂,都是一副诗歌的摸样站在高高的城门楼上
你挥墨泼洒,你说:你要为维吉尔修建茅屋 要为海子建造一所春暖花开的房子"。
如此意境下这等痴女情怀进一步渲染着,其核心原因不是在于王子是不是贵族.而在于王子的诗歌模样和他的诗歌:"你惜字如宝,爱诗如命你的聪明才智,像长江一样源远流长你的激情澎湃,就如黄河一般,波涛汹涌你爱江山,爱美人,更爱美酒爱那条清清的湖畔"诗歌的白马蹄响撞击着姑娘的心房,王子的心中之歌是唱给她听的,她淹没在王子的激情澎湃之海中,任其波涛汹涌,多么淘醉,多么向往那条清清的湖畔相逢之爱."而我,正坐在彼岸的西厢房里读你读一部爱情小说,一朵隔世的山茶花从书页上滑落下来一瓣是你,一瓣是我还有一瓣是,小仲马和玛格丽特"。这一"读"正是传送肺腑之言,胜过多少直白描写,含蓄深沉,也极是贴切,拉紧了空间,抵近了距离.王子与崔姑的形象脱颖而出,跃入诗世界,清晰地呈现在阅者面前.草原的春色,骑白马的王子,锁不住的思念,点燃了西厢房里的春情。原野上太阳,染红了生命的火焰。两只爱情鸟,栖息在马上与厢房,写着爱意,舒放了青春的春潮。读者似看到他俩四眸相抵,如两束光,两股电,沿时光流经少年到青春。
这首诗歌整体出了几个创新点
一.这首诗十分抒情,充分地利用了人们美觉的通感,对不朽主题爱情的通识。不落俗套,推陈出新,嵌入了王子这个元素,以诗歌王子的策马驰骋缀开了草原的辽远开阔.使我们读到一个迷醉的爱情画卷。觉着这美人读诗歌王子比西厢房茑子读张生幸福得多。
二.音乐元素的配合,诗成诗歌了,更抒情了,合着诗词华艳优美,更富有诗的意境.可以说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现实主义力作,是对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的一次有益追寻探索。
三.图片元素的注入,立体感更强了,使诗美图美音乐美较为完美地动态地统一.味更浓情更深。叫做:诗情画意音乐声,白马王子爱情曲。
以上三点创意,充实提高和扩展延宕了现代诗的内涵和外延.这首爱情诗以人之气质而为爱定音,以放飞情意而见长,舒坦又内敛,温和而柔软,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弥漫式的张放的情调,又有温文幽雅端坐西厢屋来读爱经,使人沉溺于此,如此合成的元素色彩,调配出丰富、强烈的感受,呈现出爱情的本质底色。唯有西厢房才贴切,静静的怀想爱人,追忆过去和柔情中等待,多么的美好温情脉脉。西厢房是静的与草原白马相接,又是静与动远与近天与人书与景之对照,虚与实之相接.唯美之诗,创意之思,抒情之篇。
文/雨后春笋
你是诗歌的白马王子
纵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
那些白云 羊群是你放牧的心语吗
那只翱翔的鹰,是你涉猎的抒情吗
吹一声口哨,摔一个响鞭
文字,遍野生花
哦,王子,无论你躺在床榻,还是
坐在殿堂,都是一副诗歌的摸样
站在高高的城门楼上
你挥墨泼洒,你说:
你要为维吉尔修建茅屋
要为海子建造一所春暖花开的房子
你还说:你要为古米廖夫平反昭雪
你惜字如宝,爱诗如命
你的聪明才智,像长江一样源远流长
你的激情澎湃,就如黄河一般,波涛汹涌
你爱江山,爱美人,更爱美酒
爱那条清清的湖畔
而我,正坐在彼岸的西厢房里读你
读一部爱情小说,一朵隔世的山茶花
从书页上滑落下来
一瓣是你,一瓣是我
还有一瓣是,小仲马和玛格丽特

(四十二)

赏读刘中伟老师的《雪(组诗)》
  文稿/旁听生
  
  刘中伟老师的组诗《雪》呈现出的是冷色调,其情感丰沛,血肉丰满,骨格清奇,诗韵宕丽,表达酣畅淋漓,精彩纷呈。作者诗艺娴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雪之魅、雪之情、雪之魂,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诗文着重采用了拟人,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给读者带来了一场“雪”的艺术盛宴。首与首之间似有内在的联系,有前后照应的诗意相通相惜。诗歌无愧于精华之作,值得学习。为便于赏读,下面我将分首进行赏析,请作者理解。
  
  1.《雪的白》
  
  在你铺开的白面前我是虚伪的
  我贫瘠的村庄也是虚伪的
  我以前的日子
  以及不小心说出去的话是虚伪的
  只有虚伪是真实的
  
  落在我面前你一定是寒冷的
  我愿意对着你纯净的告白忏悔
  我愿意向你交出我的错误
  交出村庄隐藏的黑暗甚至荒废的时间
  交出我内心你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愿意像你一样做个诚实的孩子
  勇敢地说出我潜藏多年的痛苦
  说出我内心从未说出的黑白
  以及我对村庄里那口老井的真实感觉
  那样我就会像你一样的干净
  
  简析:立意的角度新颖,着眼于雪的白,却不说雪是如何之洁白,而是通过对一些虚实的描绘来反衬,手法很妙。“在你铺开的白面前我是虚伪的/我贫瘠的村庄也是虚伪的/我以前的日子/以及不小心说出去的话是虚伪的/”。虚伪一般是用来评价行为和品格的形容词,这里延伸了词性的暗哑之色,达到了凸现雪之白的艺术效果。
  面对雪的白,诗人惊叹不已、感叹不已,“落在我面前你一定是寒冷的/我愿意对着你纯净的告白忏悔/我愿意向你交出我的错误/交出村庄隐藏的黑暗甚至荒废的时间/交出我内心你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一节是诗人自省、顿悟的倾吐之声。读者从中可以感知这雪场面的宏大、惊心动魄(或许是这雪存在于诗人的象想空间里),那一望无际的白啊,令诗人动情又心悸,愿意交出了自己内心的阴郁与虚伪。同时又暗示了现实与生活的残酷与艰辛,暗示了自已对村庄的无为之苍白。“不易察觉的颤抖”尤妙,空间延展、余味绵长。
   白雪的魅力在诗人笔下不仅仅是单纯的美,它成了灵魂的参照物,一场雪,一场痛思;一场雪,一次洗礼。诗里的村庄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者,自然贴切的叙述之中,你能读到诗人对村庄的厚望与忧虑。诗人通过反复地沉吟,心灵得以净化的同时,诗亦得到了升华。
  此诗语言精练,气韵低沉、凄清;情感真挚动人,复沓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语感及节奏;诗意清丽,结构紧凑。
  
  
  2.《迎雪》
  
  要来,就在黄昏后吧
  知道你喜欢安静,我躲在屋里不出门迎你
  倚着窗台,聆听你细碎的脚步声
  听你轻寒的喘息,我也是喜欢安静的
  你不告诉我你的孤独,我就不告诉你我的寂寞
  那么我们就这样静坐着,审视彼此的内心
  如果非要开口,那就说说此时的冷吧
  其实冷也没什么好说的,最冷的冷都在彼此的内心
  不如彼此相互拥抱,然后慢慢地一起融化
  
  赏析:这首《迎雪》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其情绮丽,以雪吟情,细腻饱满。堪称运用拟人手法表达情感的上佳之作,情融景中,意在言外,丝丝如扣,不露声色,不着痕迹。诗景静雅优美,诗心孤傲而又炽热。七分柔情,三分凄清。其中“最冷的冷都在彼此的内心”,可视为精典之句,过目难忘。“如彼此相互拥抱,然后慢慢地一起融化”,妙不可言!
  
  3.《雪迹》
  
  雪花纷纷由远及近地飘下来
  像宋朝的千万只马蹄落在一张纸上
  天下大乱,到处都是抱着病痛逃荒的人
  张开我十二月的耳朵却听不到慌乱的叫喊
  此时的安静是来自宋朝的白色恐怖
  一匹匹战马突然倒下,一片片雪花飞升起来
  由近及远地奔跑出我的想象,奔跑出我体内残存的暖
  我缓慢地躺下来,安睡在一张洁白的纸上
  聆听大地颤动的心跳,于是我梦到了雪花的前世今生
  
  赏析:这首《雪迹》意境空灵幽远,气势宏阔雄浑,内在节奏极为强劲,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其情浩荡,若利剑出鞘,寒气逼人。诗人把一个无声飘落的雪花比喻成“千万只马蹄落在一张纸上”,使雪花倾刻间灵性十足,无声变有声,穿越千古,声恸九州,这大胆的想象不禁令人拍手叫好。又通过“天下大乱,到处都是抱着病痛逃荒的人”这种极其震憾的场面,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兵荒马乱或社稷衰亡的历史画卷。然而,在这种大背景下,诗人笔锋一转,“张开我十二月的耳朵却听不到慌乱的叫喊”,沉寂下来的这段历史,留给诗人的烙印已是深深地“白色恐怖”了。“一匹匹战马突然倒下,一片片雪花飞升起来”,这一句应是对前一句内涵的扩充,看似波澜壮阔,十分惨烈,实则是笔调的收缩,意在突出一场战乱带来的寒意。“升起来”这一词组让人不寒而栗,呈现出的是一种悖谬之美。而“由近及远地奔跑出我的想象,奔跑出我体内残存的暖/我缓慢地躺下来,安睡在一张洁白的纸上/聆听大地颤动的心跳,于是我梦到了雪花的前世今生”,所呈现的是柔软的美,极富张力,它是前面诗意的延伸。我想,诗人实则是不能安睡的,“那雪花的前世今”将一直缠绕于他的内心。
  
  
  4《雪事》
  
  即使凋落你还是那样的安静
  怀抱北风,每一朵叹息都那么轻
  落下来,也触不到你内心的疼痛
  你不说孤独,不说路途的寂寞
  甚至不说你体内的寒冷与隐藏的细节
  
  还可以再冷一些
  你内心固守的信念会更加坚实
  你洁净的身体覆盖住大地的颓废与荒芜
  遮藏起清晨的鸟鸣,露出贫穷的脚印
  总有一些小心情走不出你安静的胸
  
  终究,你还是脆弱的
  还是放下了那一场刺骨的小北风
  束手投降,成为晨光的俘虏
  你在温暖的追问之下,呈出供词
  你也只不过是一滴陈年的泪水
  
  赏析:这首诗清幽圆润,诗意奔放,言浅意深,格调凄美,承接转换自然。诗人对雪的“生命”特征刻画得细致入微,赋予了“雪”坚强的品性。透过诗歌描述的表层,我读到了一种生存的悲痛与隐忍,这或许象征着生活的本质。一句“终究,你还是脆弱的”,让人顿生怜意与感叹,它揭示了“雪”脆弱的一面,这种脆弱或许来自一种不可抗力的外因,或许本身就是宿命。“你在温暖的追问之下,呈出供词/你也只不过是一滴陈年的泪水”,余音绕梁,耐人寻味。诗人以“雪事”为题,似是想着重表达某一侧面或一次生命历程。
  
  5.《需一场雪》
  这时候,我贫穷的村庄的确需要一场雪
  来覆盖那条受伤的村道以及由此延伸的疼痛
  两侧的杨树光秃秃的,走过去便会落下许多鸟鸣
  那时我内心的空幻就会止不住地高涨,像飞远的冬鸟
  冷是那么的真实,我不得不低下头来抵御清冷的北风
  做回那个怀揣白雪的人,再次喂养许多想象
  转过身,我便看到村庄深处炊烟缭绕的黄昏
  黄昏之后,可能会有很多抑制不住的小情绪跑出来
  我多么想这时候有一场雪,将它们都堵回去
  
  赏析:这首诗歌重现了第一首里的“村庄”,诗人本想找一个情感的避难所,但反而更加激荡起来了。通过“受伤的村”,光秃秃的杨树,“飞远的冬鸟”等意象的呈现,反映出了季节的萧索,村庄的冷清、萧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楚与无奈,“冷是那么的真实,我不得不低下头来抵御清冷的北风/做回那个怀揣白雪的人,再次喂养许多想象”,这或许是现实与梦的激烈冲撞。村庄在诗人心里有很重的位置,“转过身,我便看到村庄深处炊烟缭绕的黄昏”,这显然是惦念是牵挂是乡愁。注意这里的“转过身”,这说明诗人之前是背向村庄的,他究竟意欲何往?是不是那只即将“飞远的冬鸟”,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而“炊烟缭绕的黄昏”,更增添了诗歌的凝重之感。那“抑制不住的小情绪跑出来”,此种小情绪是苦涩的味道,是忧虑的味道,这味道它来自“我贫穷的村庄”,至使“我多么想这时候有一场雪,将它们都堵回”,将它覆盖……
  此诗在思想上有了提升的价值,读来有一种揪心的感觉,使我仿佛回到了贫困的过去,回到了魂牵梦萦家乡,看到了那些仍然贫穷而苍凉的村庄……
  
  (本人初学诗评,不妥之处请作者指正。也请老师们多多指点)
  
  2012.12.15
(四十三)
赏读秦啟芳的诗歌《在高原上》
  文稿/旁听生
  
  秦啟芳的这首《在高原上》笔墨不多,但句句扣人心弦,令人神往。诗中的高原已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并与其灵魂相拥,相通相融。诗歌洋溢着对高原的崇敬之情,从敬畏到膜拜再至安谧恬静,每一步,都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心灵旅程。诗歌仿若打开了一扇神秘之门,引领你与诗人一同体验高原的雄阔、圣洁与壮美。
  
  开篇入景,“你的高度,仅仅是一只雄鹰翅膀的高度/”。诗人以雄鹰的翅膀为喻体来映衬高原的高度,“仅仅”二字看似幽默轻松,实为稳重有力,欲扬而抑,一下就勾勒出了高原的雄健之美。雄鹰的高度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它更是高原的一种精神象征。“我却不能手攀权贵扶摇而上/”。这里“权贵”,我的理解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权贵,而是一种诗人一直想摆脱的世俗或者内心所抵制的人间“丑陋”(引深)、世间虚华。面对向往已久的心中的高地,即使能攀也不能攀,因怕亵渎。我“只有把自己轻成一粒尘埃,穿过风/走过苍茫的世俗,才能接近你/”。这是心曲的流淌,虔诚而高洁。同时,通过自己尘埃般的轻微渺小,再一次反衬了高原的厚重豪迈。
  
  诗歌第二节,进一步喧染了高原的开阔与美丽,细腻、柔情。诗人置身于“太阳最近的地方”,尽情地享受高原带给她的轻松与愉悦,“不用揣度光阴的走向,流水的命运/躺在柔软的云层上,月光拍打在耳畔/我忘记了,姓名以及其他”。轻灵柔美的语言,给读者呈现出了一幅幽静而温馨的画卷,此时,天是蓝的,云是柔的,月光是多情的,微风吹拂,“我”放松的身心惬意而舒适,忘记了喧嚣忘记了烦恼忘记了浮华忘记了一切……
  
  “高原,安静着,满目紫烟岚/鹰鹫的苍鸣没入云天,野山羊从流云里走出/一滴寒露,喊醒我的前世”。这一节重新回到高远空灵的意境里,烟岚浑融,博大而神秘之中又生机盎然,透着一种和谐之美;如入梦里,如入仙境。诗人仿佛找到了灵魂栖息的圣地,“一滴寒露,喊醒我的前世”,神韵之笔,四两拨千斤!
  
  整首诗歌气韵流畅,语言纯净,意境阔朗,灵性十足……
  
  读罢这首诗,我想什么时候得给自己放一个假了,去高原。去这高原的湖畔,掬一钵清澈,洗涤眼里的沙尘;去这高原的雪旁,捧一抔洁净,埋藏心灵的污渍;去这高原的圣殿,倾一腑虔诚,膜拜至纯的灵魂。去这高原的山巅,看那羊群与云朵共舞,看那雄鹰与太阳并肩……
  
    ——全凭个人喜好而作,不到之处,请作者海涵。同时望老师多指点,求同求异,以利进步……
  
  2012.12.14
附:原作
《在高原上》
文——秦啟芳

你的高度,仅仅是一只雄鹰翅膀的高度
我却不能手攀权贵扶摇而上
只有把自己轻成一粒尘埃,穿过风
走过苍茫的世俗,才能接近你的呼吸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心抽空,才不会被炙烤得焦疼
不用揣度光阴的走向,流水的命运
躺在柔软的云层上,月光拍打在耳畔
我忘记了,姓名以及其他

高原,安静着,满目紫烟岚
鹰鹫的苍鸣没入云天,野山羊从流云里走出
一滴寒露,喊醒我的前世

——————————————————————————————————————
赏析雨后春笋的诗歌《两分寂寞,三分斜阳(外二)》
         文稿/旁听生
  
  读罢雨后春笋的这几首诗,我的心久久未能平静。小诗仿若轻轻地拨动着一根生命之弦,奏出的是爱的乐章,是生活之音像。看似平缓的节奏里却流淌着生活本真的音符,这音符潜藏于文字的背后,平凡而婉转,低沉又浑厚,悯凉却感动。或许你听不见低低的泣声,却无法不哽噎。它给了我一阵心灵上的疼痛,这种疼痛是生命中那无处不在的爱所结出的坚硬的果实,亦或是那爱的极致处盛开的一朵彼岸花。我剥开坚硬的果壳,触摸到了丝丝柔软,柔软里五味杂陈,苦涩中夹带着酸楚,尚有一丝清甜。我看见那彼岸花就那么静静地开着,望着,盼着,等着,它孤绝而凄美……
  “两分寂寞,三分斜阳”,透着无限的生命之美和不尽的惦念之情,这情怀经过岁月的风雕雨蚀,已达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之境地,也许是花落叶残,浪漫不再,但却如陈年老酒,浓烈醇厚。诗中的爱情、亲情没有张扬,却能感受到它的炽热;诗里的人生不见华美,却能感知它的厚实与坚韧;诗里的灵肉没有哀怨,却能抚摸到它的伤疼,这就是诗歌表现出来的张力!它已经让那份宁静的思念在斑驳的岁月里或疼痛或燃烧或永恒……
  “在每一个寂静的傍晚,他都要/靠在墙角摆弄摩挲,用如血/的残阳擦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遍又一遍”,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呀,辽阔的孤独簇拥着博大的爱在一汪深深的思念里缱绻,又如一鸣晚钟在荒凉的旷野中不停地敲打、回响,那悠长的尾音已化成一缕至纯至真至美的余辉洗彻了我的心宇……
  “此时,窗外划过一声鸣啼/一只青鸟翩飞而过/嘴里,衔一件土布衣衫",这段空灵的意境非常精妙,乃点睛之笔,也是这首诗歌主旨的升华,是那每日思念的缩影,如鸟,它飞越万水千山,它啼鸣月缺月圆,它衔来熟悉而亲切的土布衣衫……飘渺传神,与前面两节的铺垫构成了有机的整体。
  “穿过斑驳的岁月/日子必须要经过打磨/起泡生茧,绽开小洞/就像叶子上的几个窟窿/就地吞咽着疼痛”。形象而生动的比喻把我再次拉进生活,令我回味、揣摩和思索,仿佛生活就在眼前,能看到、能听到、能触到,它像雨水一点一滴地滴进你的心窝,这或许就是共呜吧。
  三首诗歌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生活色彩,艺术地再现了生活,但都没离开那鲜红的爱以及哑色的无奈。《两分寂寞,三分斜阳》带给我的是思念的凄苦之“美”,《抽屉里的灰尘》带给我的是思念的惆怅之“美”,《叶子上的几个窟窿》带给我的是生活的厚重之美。当然,还有语言的魅力,真实而含蓄,朴素而清扬。若有残破,那“残破,只是一种表象/内心深处孕育的美/只待冬雪过后/在下一个春天绽放"。
  
  (注:本人无诗歌理论支撑,只为喜欢而表达。如有不妥,请作者及老师们谅解)
      2012.12.10
附原作:

两分寂寞,三分斜阳(外二)
  文/雨后春笋

两分寂寞,三分斜阳
王老汉有两分寂寞,一分是
在外打工的儿子所赐
另一分,是刚去世的老伴留下的
一个陈旧残破,一个完好如初
在每一个寂静的傍晚,他都要
靠在墙角摆弄摩挲,用如血
的残阳擦洗,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一遍又一遍
直到把他们擦洗得油光铮亮
直到,把他们擦洗成两盏灯
抽屉里的灰尘
多年来,养成一个习惯
下班后,褪下相思
然后放进抽屉里,让它平躺
劳累了一天,它和他一样的疲惫
奇迹,就发生在次日的清晨
当那只手再次打开,存放的东西
已经不翼而飞,映入眼帘的
只有一层灰尘
此时,窗外划过一声鸣啼
一只青鸟翩飞而过
嘴里,衔一件土布衣衫
叶子上的几个窟窿
说起叶子,我就想到人生
想到葱郁的青春。在这之前
它一定是圆润和饱满的
穿过斑驳的岁月
日子必须要经过打磨
起泡 生茧,绽开小洞
就像叶子上的几个窟窿
就地吞咽着疼痛
残破,只是一种表象
内心深处孕育的美
只待冬雪过后
在下一个春天绽放
附言:
    【诗唤我,我赏诗】
           文/旁听生
     学诗年余,得师众多:海鸥、、春笋、林汐、追云、梦溪流、东方鹰、小魔女、杜鹃晓色、木兰、语轩……不一而足。正是因为有诸多老师和朋友的不断鼓励,我才敢于坚持。皆认为我有作诗之潜质,可一展风采。:lol 然我肚里墨水我自知,实可怜矣。:L 一直拿诗当娱乐,想始学诗时,初生牛犊,不畏不惧,天马行空,高产而质劣,甚感惭愧。后入“北京诗人”,如蛙再跃井口,眼界大开。老师比比皆是,才子佳人云集,好不热闹!诗一看多,我却好象没了任何灵感,更不会作了。在我眼里,90%以上的诗皆为好诗(此为实诚之言,可能是觉得比自己写得好的都是),故冲动又开始学习写评,以期提升自己。生活中,我爱操刀(年轻时),然诗不行,我只能赏之,不能砍之(因眼力、法力不够,假以时日,我之基础夯实之后,兴许会用刀的,目的无它,只为热闹,只为诗歌)。
  
  今承蒙领导抬爱,遂将两篇读后感集结在此,愿与众师众友、众兄弟姐妹众晚辈学习交流。同时,我将继续努力。因本人确无诗之理论基础支撑,还望得到老师及朋友们的指点和支持!在此诚谢!:handshake
  
  诗在召唤我们!备好你的诗吧,备好你的好诗吧,让我们一同共赏!
      欢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2012.12.15
赏读刘中伟老师的《雪(组诗)》
  文稿/旁听生
  
  刘中伟老师的组诗《雪》呈现出的是冷色调,其情感丰沛,血肉丰满,骨格清奇,诗韵宕丽,表达酣畅淋漓,精彩纷呈。作者诗艺娴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雪之魅、雪之情、雪之魂,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诗文着重采用了拟人,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给读者带来了一场“雪”的艺术盛宴。首与首之间似有内在的联系,有前后照应的诗意相通相惜。诗歌无愧于精华之作,值得学习。为便于赏读,下面我将分首进行赏析,请作者理解。
  
  1.《雪的白》
  
  在你铺开的白面前我是虚伪的
  我贫瘠的村庄也是虚伪的
  我以前的日子
  以及不小心说出去的话是虚伪的
  只有虚伪是真实的
  
  落在我面前你一定是寒冷的
  我愿意对着你纯净的告白忏悔
  我愿意向你交出我的错误
  交出村庄隐藏的黑暗甚至荒废的时间
  交出我内心你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愿意像你一样做个诚实的孩子
  勇敢地说出我潜藏多年的痛苦
  说出我内心从未说出的黑白
  以及我对村庄里那口老井的真实感觉
  那样我就会像你一样的干净
  
  简析:立意的角度新颖,着眼于雪的白,却不说雪是如何之洁白,而是通过对一些虚实的描绘来反衬,手法很妙。“在你铺开的白面前我是虚伪的/我贫瘠的村庄也是虚伪的/我以前的日子/以及不小心说出去的话是虚伪的/”。虚伪一般是用来评价行为和品格的形容词,这里延伸了词性的暗哑之色,达到了凸现雪之白的艺术效果。
  面对雪的白,诗人惊叹不已、感叹不已,“落在我面前你一定是寒冷的/我愿意对着你纯净的告白忏悔/我愿意向你交出我的错误/交出村庄隐藏的黑暗甚至荒废的时间/交出我内心你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一节是诗人自省、顿悟的倾吐之声。读者从中可以感知这雪场面的宏大、惊心动魄(或许是这雪存在于诗人的象想空间里),那一望无际的白啊,令诗人动情又心悸,愿意交出了自己内心的阴郁与虚伪。同时又暗示了现实与生活的残酷与艰辛,暗示了自已对村庄的无为之苍白。“不易察觉的颤抖”尤妙,空间延展、余味绵长。
   白雪的魅力在诗人笔下不仅仅是单纯的美,它成了灵魂的参照物,一场雪,一场痛思;一场雪,一次洗礼。诗里的村庄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者,自然贴切的叙述之中,你能读到诗人对村庄的厚望与忧虑。诗人通过反复地沉吟,心灵得以净化的同时,诗亦得到了升华。
  此诗语言精练,气韵低沉、凄清;情感真挚动人,复沓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语感及节奏;诗意清丽,结构紧凑。
  
  
  2.《迎雪》
  
  要来,就在黄昏后吧
  知道你喜欢安静,我躲在屋里不出门迎你
  倚着窗台,聆听你细碎的脚步声
  听你轻寒的喘息,我也是喜欢安静的
  你不告诉我你的孤独,我就不告诉你我的寂寞
  那么我们就这样静坐着,审视彼此的内心
  如果非要开口,那就说说此时的冷吧
  其实冷也没什么好说的,最冷的冷都在彼此的内心
  不如彼此相互拥抱,然后慢慢地一起融化
  
  赏析:这首《迎雪》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其情绮丽,以雪吟情,细腻饱满。堪称运用拟人手法表达情感的上佳之作,情融景中,意在言外,丝丝如扣,不露声色,不着痕迹。诗景静雅优美,诗心孤傲而又炽热。七分柔情,三分凄清。其中“最冷的冷都在彼此的内心”,可视为精典之句,过目难忘。“如彼此相互拥抱,然后慢慢地一起融化”,妙不可言!
  
  3.《雪迹》
  
  雪花纷纷由远及近地飘下来
  像宋朝的千万只马蹄落在一张纸上
  天下大乱,到处都是抱着病痛逃荒的人
  张开我十二月的耳朵却听不到慌乱的叫喊
  此时的安静是来自宋朝的白色恐怖
  一匹匹战马突然倒下,一片片雪花飞升起来
  由近及远地奔跑出我的想象,奔跑出我体内残存的暖
  我缓慢地躺下来,安睡在一张洁白的纸上
  聆听大地颤动的心跳,于是我梦到了雪花的前世今生
  
  赏析:这首《雪迹》意境空灵幽远,气势宏阔雄浑,内在节奏极为强劲,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其情浩荡,若利剑出鞘,寒气逼人。诗人把一个无声飘落的雪花比喻成“千万只马蹄落在一张纸上”,使雪花倾刻间灵性十足,无声变有声,穿越千古,声恸九州,这大胆的想象不禁令人拍手叫好。又通过“天下大乱,到处都是抱着病痛逃荒的人”这种极其震憾的场面,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兵荒马乱或社稷衰亡的历史画卷。然而,在这种大背景下,诗人笔锋一转,“张开我十二月的耳朵却听不到慌乱的叫喊”,沉寂下来的这段历史,留给诗人的烙印已是深深地“白色恐怖”了。“一匹匹战马突然倒下,一片片雪花飞升起来”,这一句应是对前一句内涵的扩充,看似波澜壮阔,十分惨烈,实则是笔调的收缩,意在突出一场战乱带来的寒意。“升起来”这一词组让人不寒而栗,呈现出的是一种悖谬之美。而“由近及远地奔跑出我的想象,奔跑出我体内残存的暖/我缓慢地躺下来,安睡在一张洁白的纸上/聆听大地颤动的心跳,于是我梦到了雪花的前世今生”,所呈现的是柔软的美,极富张力,它是前面诗意的延伸。我想,诗人实则是不能安睡的,“那雪花的前世今”将一直缠绕于他的内心。
  
  
  4《雪事》
  
  即使凋落你还是那样的安静
  怀抱北风,每一朵叹息都那么轻
  落下来,也触不到你内心的疼痛
  你不说孤独,不说路途的寂寞
  甚至不说你体内的寒冷与隐藏的细节
  
  还可以再冷一些
  你内心固守的信念会更加坚实
  你洁净的身体覆盖住大地的颓废与荒芜
  遮藏起清晨的鸟鸣,露出贫穷的脚印
  总有一些小心情走不出你安静的胸
  
  终究,你还是脆弱的
  还是放下了那一场刺骨的小北风
  束手投降,成为晨光的俘虏
  你在温暖的追问之下,呈出供词
  你也只不过是一滴陈年的泪水
  
  赏析:这首诗清幽圆润,诗意奔放,言浅意深,格调凄美,承接转换自然。诗人对雪的“生命”特征刻画得细致入微,赋予了“雪”坚强的品性。透过诗歌描述的表层,我读到了一种生存的悲痛与隐忍,这或许象征着生活的本质。一句“终究,你还是脆弱的”,让人顿生怜意与感叹,它揭示了“雪”脆弱的一面,这种脆弱或许来自一种不可抗力的外因,或许本身就是宿命。“你在温暖的追问之下,呈出供词/你也只不过是一滴陈年的泪水”,余音绕梁,耐人寻味。诗人以“雪事”为题,似是想着重表达某一侧面或一次生命历程。
  
  5.《需一场雪》
  这时候,我贫穷的村庄的确需要一场雪
  来覆盖那条受伤的村道以及由此延伸的疼痛
  两侧的杨树光秃秃的,走过去便会落下许多鸟鸣
  那时我内心的空幻就会止不住地高涨,像飞远的冬鸟
  冷是那么的真实,我不得不低下头来抵御清冷的北风
  做回那个怀揣白雪的人,再次喂养许多想象
  转过身,我便看到村庄深处炊烟缭绕的黄昏
  黄昏之后,可能会有很多抑制不住的小情绪跑出来
  我多么想这时候有一场雪,将它们都堵回去
  
  赏析:这首诗歌重现了第一首里的“村庄”,诗人本想找一个情感的避难所,但反而更加激荡起来了。通过“受伤的村”,光秃秃的杨树,“飞远的冬鸟”等意象的呈现,反映出了季节的萧索,村庄的冷清、萧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楚与无奈,“冷是那么的真实,我不得不低下头来抵御清冷的北风/做回那个怀揣白雪的人,再次喂养许多想象”,这或许是现实与梦的激烈冲撞。村庄在诗人心里有很重的位置,“转过身,我便看到村庄深处炊烟缭绕的黄昏”,这显然是惦念是牵挂j是乡愁。注意这里的“转过身”,这说明诗人之前是背向村庄的,他究竟意欲何往?是不是那只即将“飞远的冬鸟”,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而“炊烟缭绕的黄昏”,更增添了诗歌的凝重之感。那“抑制不住的小情绪跑出来”,此种小情绪是苦涩的味道,是忧虑的味道,这味道它来自“我贫穷的村庄”,至使“我多么想这时候有一场雪,将它们都堵回”,将它覆盖……
  此诗在思想上有了提升的价值,读来有一种揪心的感觉,使我仿佛回到了贫困的过去,回到了魂牵梦萦家乡,看到了那些仍然贫穷而苍凉的村庄……
  
  (本人初学诗评,不妥之处请作者指正。也请老师们多多指点)
  
  2012.12.15
  ————————————————————————————————————
赏析山城子老师的《黄瓜架下(外二首)
      文稿/旁听生
  
  山城子老师的《黄瓜架下(外二首)》短小精粹,清新自然,晶莹剔透,充满纯真,语言明快,轻松活泼而又甜美。诗人心思细腻缜密,观察细致入微,把普通的事物写得生动传神,情景融合恰如其分,怡然雅致。尤其细节的把握以及神态的描写惟妙惟肖,令人叹服。三首诗歌皆是借物传情,透着朦胧之美,氛围之美,有异曲同工之妙。音韵低婉缠绵,令人心情愉悦,回味无穷。
  
  “清晨,水灵灵的第一件事/就是来看你/顶着花的生长/”。这是黄瓜架下清晨的一幕,别提有多美。清晨要做的第一件事用“水灵灵“来形容,妙不可言和,第一眼望过去,那鲜嫩的黄瓜是多么地青翠欲滴。这“水灵灵”不仅与自然环境极其融洽,而且映衬了诗人纯真的感情,为下面作了很好的铺垫。“顶着花的生长”,与场景中实物形态相融的同时,又隐喻年华,似豆蔻。“笑出眼泪/你说才不是呢/那是露珠/”,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分清纯,这分羞涩,不言而喻,同时,与前面“水灵灵”相互辉映,令画面十分优美动人,可爱又温馨!
  
  “穿着紫白相间的衣衫/从春天/一直走到秋天/有时就在篱笆外相遇/你的微笑总是朦胧着腼腆”。拟人的手法将打碗碗花描绘得有声有色,凝炼的语言既点出了打碗碗花的特色,又暗示了她的青春活力与美丽。宛若一个多情的女子,娇美而含羞,而“篱笆外相遇”,给诗歌增添了无穷的情趣,那一抹微笑,仿佛就在眼前。这些温馨的诗语无不透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间真情、爱情的憧憬和赞美。
  
  “你紫黑紫黑的眼珠”“晶亮晶亮地/穿过篱笆缝儿。望过来”与上一首《打碗碗花》在手法上有相似之处,但这一首情趣更浓,意更浓,把那种欲语还羞,欲为不耻的情韵喧染到了极致,“其实我知道/你的心事/但,我不能越过篱笆”,轻描淡写地流露了心境,哄托了诗人品性的高洁。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我认为“弄斧要到班门”,不是卖弄,更不是挑战,而是争取得到老师指点的机会。如有不妥,请老师及时指正。)
  
        2012.12.16
 
附原作:黄瓜架下(外二首)
  山城子
  
  清晨
  水灵灵的第一件事
  就是来看你
  顶着花的生长
  
  你就笑,吃吃的
  怕你爸爸听见
  笑出眼泪
  你说才不是呢
  那是露珠
  
  (2004/11/1)
  
  打碗碗花
  
  穿着紫白相间的衣衫
  从春天
  一直走到秋天
  有时就在篱笆外相遇
  你的微笑
  总是朦胧着腼腆
  
  (2004/10/28)
  
  笆篱外的蚕豆花
  
  你紫黑紫黑的眼珠
  衬着淡青的眼白
  晶亮晶亮地
  穿过篱笆缝儿。望过来
  
  其实我知道
  你的心事
  但,我不能越过篱笆
  ……
  
  (2007/3/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读童心公主的诗歌〈英雄城〉
     文稿/旁听生
  
  因经济浪潮的冲击,如今歌唱祖国颂扬先烈的诗歌少了许多。诗歌的美呈现出了多样化,这或许是诗之幸事,但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我认为历史不能忘,英烈不能忘,家国更不能忘,这是根本,是真善美的源泉。我不赞成一味地歌功颂德,但我欣赏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仰,这是一个真正诗人应具备的情怀。
  
  《英雄城》这首诗歌的笔墨没有在英雄悲壮的事迹上进行过多的宣扬,而是侧重于纪念碑给诗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上的震荡。这种冲击与震荡缘自诗人内心固有的对英雄城历史的了解和情感的积聚,当她身处英雄城、瞻仰英雄碑时,这积聚的情感一下子就喷薄而出,以至她情不自禁地要写下诗歌以抒发。
  
  诗的开篇给了读者一个无比豪迈的冲击波:“我的血液/内心的这条河流,就经由/体内的‘三山五岳’/高歌回旋惊涛拍岸,壮怀热烈”。诗人围绕诗题起笔,直抒胸臆,诗语流畅,情感自然,“温暖”、“自豪”之气一下子在“英雄城”弥漫开来……
  
  第二节的承接是上一节冲击波的一个大漩涡,有着因果的必然联系。这漩涡它搅动心灵,激荡起了美的情操的花朵;又如一粒火种,点燃激情,闪着星光。“总让我/自命的沧海凡尘一粟/唤醒匹夫的责任”,既衬托了英雄的高大,又阐明了自已的志向和前进的动力。是啊,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自己肩上应当承当的责任。
  
  第三节,“让我在他乡里零落之时/忆念我的英雄我的城/夕阳山外渐行渐远/不再听晚风拂柳,笛声吹残”,这是一种在英雄力量的感召下无处不在的自我提醒、自我警醒,自我鞭策,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实属难得。
  
  第四节是第三节的情感延伸。有种忆苦思甜的味道,与第一节的“温暖”相照应。江山来之不易,美好来之不易,“傲然挺立”的“脊梁”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
     整首诗歌节奏鲜明,豪无绮靡之风,更多的是引领读者积极向上,格调高雅,值得推崇……
  
  2012.12.18
  
  附原作:
  用这温暖的称谓
  扫描一下自豪,我的血液
  内心的这条河流,就经由
  体内的"三山五岳"高歌回旋惊涛拍岸,壮怀热烈
  
  读一句熟悉的字眼
  这大写的声母,抑扬顿挫
  雄浑大气闪耀的金色,总让我
  自命的沧海凡尘一粟唤醒匹夫的责任,慷慨激昂
  
  把您的气息装进行襄
  赣水源头的潮声,温暖行程
  让我在他乡里零落之时忆念我的英雄我的城
  夕阳山外渐行渐远
  不再听晚风拂柳,笛声吹残
  
  午夜梦萦时分
  抚摸凸凹的浮雕,我的先辈
  就那么温暧的张开双臂
  拥住我柔弱的躯体,让我
  被尘埃负累压弯的脊梁
  傲然挺立

浅析文古老师的诗歌《昨夜西风凋碧树》

浅析文古老师的诗歌《昨夜西风凋碧树》
   文稿/旁听生
昨夜西风凋碧树
        文/文古
  
  奇怪,灵魂在白雪中独舞,夹杂着冰冷的雹子还有一双盲诗人的草鞋,在江边垂钓
  这出故事,我惊讶于,二十年来的无知
  我却从来不想知道,十三名使徒背后的故事
  整日熏陶于爱情盛行的日光内
  幻想着未来和波西米亚的男人一般放荡
  
  有些人似乎从荒废的平芜中觉醒
  高喊“有产贵族和布尔乔亚”而有些人则关门乞讨,复制些福音书里的老话
  在浪漫主义的光芒中等待死神
  
  基督和《圣经》所给予的百无聊赖的慰藉
  有时贫瘠的如一碗杂交的稻谷
  妇女和缪斯齐声哭泣,成了笼子里万灵瞻仰的百合
  修道士也穿起了艳红的水晶鞋
  在彼得的遗嘱中寻找活着的证据
  
  那么,作为虔诚的耶稣的使徒,
  如今竟满目疮痍的去朝拜穆斯林
  想从《古兰经》里获得智慧的花朵
  
  好吧,正如叶芝乞灵于异教神秘主义
  艾略特笃信神话之灵
  奥登爱上弗洛伊德与预言的魅力
  今朝我将改变信仰,做第十三名使者
  
  苦难的乌鸦总要长鸣到曙光升起
  我也将看到茨维塔耶娃的哭泣:
  饭碗里颗粒无收,我的孩子,你要生存下去
  那意念里的安妮时代太过于眼花缭乱
  我死在俄罗斯,死在边陲
  但愿那朵皇冠不至于一落千丈
  
  这是我不得不勇于接受那些挣扎死去的诗人
  无论是济慈,无论是查特顿,无论是我可爱的信仰者-林昭夫人
  伦敦索荷区酒店的聚会与布鲁斯伯里的群体已萧然消失
  但死亡还在奔走相告,生定是个平凡人
  
  奇怪,如今一张苍老的白纸,躺在手中
  文艺复兴的热情,却使她岿然不动
  我看到浪漫主义的诗人饿着肚子乞讨,纸张上
  才开起了,暗蓝的火种
  
  那当下要走多元的距离才能品味死亡呢我
  岂不知,分子到分子之间的降落
  需要多少痛彻心扉的路程
  
  天空开始酝酿了,一点飞鸿划过
  七弦琴沉默了多久
  荷马沉睡了多久
  莎士比亚思想了多久
  今夜,一切将无从记忆
  
  只求安放在经言里的灵魂能够安稳
  不至于在清醒后失声痛哭:我在这,你在哪
     这首诗歌意在传播诗人所推崇的诗歌价值理念,通过一些诗歌现象来表达灵魂深处的精神追求,并进行了相关总结、提炼、诘问,不乏深思、悲叹、焦虑甚至痛切和呐喊。诗中呈现出了许多西方文学(诗歌,戏剧)、思想等领域的巨匠和大师以及他们追求诗歌价值追求生命价值的苦难历程,名字如雷贯耳,贡献卓越,影响巨大。诗歌以沉痛的笔调进行综合阐述,串联组合、高度概括,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作者应是一个崇尚西方古典文学、崇尚自由、崇尚诗歌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涉猎内容之广令人钦慕,尤其对一些诗歌流派颇有研究。他是一个高尚灵魂的追随者,力求探索诗歌的未来走向及现实意义,矢志不渝,"今朝我将改变信仰,做第十三名使者/"但他在跋涉过程中又是坚辛的,“那当下要走多元的距离才能品味死亡呢/我岂不知,分子到分子之间的降落/需要多少痛彻心扉的路程/”。诗歌反映出诗人其价值取向分明,目标明确。思想深刻而博大,充满忧愤的同时又充满激情。
  
  有意思的是,诗人以“昨夜西风凋碧树”这一中国古词名句为题,内容却是融合了一些西方诗歌文化和精神典范。若从字面上理解,它所呈现的意境竟与诗歌内容是多么地相融合,含有隐喻的意味儿。看那“西风”(西方),看那凋零的“碧树”(曾经璀灿的诗歌流派、盛景、文化变革),真可谓机缘巧合,怎一个“妙”字了得。当然,诗人本意是另有深意的。我们知道,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柳永、辛弃疾的词句合在一起,用来形容人生的三大境界,诗人应是取了其“孤寂”求索的心境,亦即大师说的第一境界:立志。他似乎意欲抛弃传统诗歌的表达方式而探求更新更高的诗歌语言及精神内涵。这种思想和观念,值得诗人们思考和学习。诗歌传递出的声音宛若一次革新的号角,仿佛诗人正奔向一个新的高度,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呼号而奋斗,他是不甘平庸的,他是不想留下遗憾的。“只求安放在经言里的灵魂能够安稳/不至于在清醒后失声痛哭:/我在这,你在哪”,发人深省……
  
  
  这首诗歌带给我的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文化的冲击,一次语言的突破。很多痛彻心扉的诗句深入骨髓,倾注了诗人浓烈的情感。它宣扬西方诗歌的精粹以及较高层次的精神追求,通过一些剖析,力求达到心与灵的高度统一。营养较丰富,就像西餐中半熟的牛排,只有喜欢且能消化它的人才能咀嚼其味(当然,我这水平实是免为其难,请作者勿怪)……
  
  
  2012.12.21
  
  (本人才力有限,对于这样的诗歌很是敬畏!但为了提高理解学习能力,必须迎难而上,这首诗歌的内在气韵的确感染了我,散发的热能辐射了我……。若偏颇过大,请作者包涵或一笑了之。诚谢!)
——————————————————————————————————————
赏析蔡平的诗歌《告别一场风花雪月的梦》
  文稿/旁听生
  
  接触蔡平的诗歌不多也不久,但我几乎都会认真细读。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用灵魂写诗的人,诗歌充满激情、忧患和力量,爱的鼓声不息,生命意识张扬,情感浓烈,灵肉丰满。读他的诗歌,我仿佛看见一个蓄着长发、浑身散发着艺术气质的热血诗人立在无边的时空中,或独自沉吟或仰天长啸。其声如泣如诉,划破长空,穿透肺腑,直捣你的心灵,妙杀你的腐朽。我不能断言他的作品在思想上在艺术上能上多大的高度,但我敢肯定,他是一个诗人。
  
  这首《告别一场风花雪月的梦》以诗言诗,沉痛的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诗歌)的热爱与忧愤、追求与怅惘、失望与希望。作者在这首诗里表现出了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其情哀婉,缠绵悱恻,欲罢不能;诗句铿锵,气韵流畅,豪迈大气。这是一次内心独白,凄美里回味浪漫,落寞中拥抱慰藉,寂凉处呼唤温情;诗境开阔,语言清丽,比拟贴切,极富内在节奏。
  
  第一节起笔不俗,“花儿凋谢,我无心看远方的风景/无心把灯打开照亮那些憔悴的花瓣/这个世界,已经死去/幻想,冻死在那里”,直抒胸臆,直奔主题,切入时令,以景带情,观点鲜明,用词准确,干净利落。一句“幻想,冻死在那里”,掷地有声,生动传神,凄美如霜……
  
    第二节紧承第一节而来,拟人、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创作的艰辛,“你们不要再相互折磨”其音痛切心扉,既是“冻死在那里”的回声,又是一种惊醒。且关联下文,使痛楚的诗意得以向深度与广度延伸。“从彼此的疼痛中挤出一滴泪来”、“从彼此的摩擦中相互取暖”“把自己绽放在冰天雪地里”,这些诗句凸现了想象力,增强了诗歌的张力,极易与读者产生共鸣。
  
     第三节诗情舒缓,在回味中荡漾,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这是一次情感的过渡,是凝练的总结,“我们来过,……”
  
     第四节高潮又起,意境开阔,凸现落寞苍凉。“搁浅在岸上的荒草一直铺展到天边/铺展到内心荒凉的每个角落”,这是沉寂下来的心语,藏泪带血,如雪似刀;又如藤萝,触及周身,触及细胞,触及灵魂,它剜割它缠绕。而“我们开始一一告别”,进一步加深了离散的悲怆之感。
  
     第五节回答主题,凄美已达极致。“在这个落英缤纷的夜晚,我捡起/最后一些受伤的词汇,唤醒它们/扬起一场纷纷扬扬的花瓣雨/送你们远行,愿你们一路跋涉/再把那样的春天找回来”。至此,我已是眼含泪花,不能再品……
 
     整首诗紧扣主题,层层展开,收放自如……
  
     (诗无尽解,或许作者另有他意,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以利交流。诚握!)
  
  2012.12.23
  附原作:
  
  告别一场风花雪月的梦文/蔡平
花儿凋谢,我无心看远方的风景
无心把灯打开照亮那些憔悴的花瓣
这个世界,已经死去
幻想,冻死在那里
名词和动词,你们不要再相互折磨
硬要从彼此的疼痛中挤出一滴泪来
硬要从彼此的摩擦中相互取暖
硬要把自己绽放在冰天雪地里
我们来过,带着风带着雨带着花朵
带着一路的欢声笑语以及
我们偷偷洒下的泪水
曾经四季绽放,送走了一个个黑夜
一切的一切,终像潮水一样地退去
搁浅在岸上的荒草一直铺展到天边
铺展到内心荒凉的每个角落
荒草凄凄,我们开始一一告别
在这个落英缤纷的夜晚,我捡起
最后一些受伤的词汇,唤醒它们
扬起一场纷纷扬扬的花瓣雨
送你们远行,愿你们一路跋涉
再把那样的春天找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紫藤晴儿的《冬语(组诗)》
  文稿/旁听生
  
  在我的印象中,紫藤晴儿的诗笔墨丰盈,思若泉涌,用情极深。诗意辽阔缥缈,多潋艳瑰丽。而这组〈冬语〉却以小诗呈现,且风格沉静,似与我读过的她的其它诗有所不同,它凝练、晶莹、雅致、优美。想象丰富,比拟新奇,充满了诗情画意。下面我对此组诗歌作一浅陋赏析:
  
  
1.暗语
  
  以一身素衣撇开世俗
  俘虏我原始的瞳孔
  亲近它的骨头
  被刺痛心跳
  用嘴唇贴近冬天的耳廓
  
  ——以暗语为题,意在传递隐密心声。这是悄悄话,只有“冬”听得真切,只有“冬”能懂。诗人倾情于冬(雪),倾慕于冬(雪),亲近于冬(雪)。在诗人眼里,冬(雪)是唯美的,它俊逸高洁、仙风道骨,“
以一身素衣撇开世俗”,清寂孤傲,特立独行,而“它的骨头,被刺痛心跳”,令人肃然。诗里没有写明具体意象,却形象地呈现了雪影冬骨。视角新颖,手法妙巧;意境空灵,遐思渺远;心灵相通,天人合一。
———————————————————————————————————————————————————————

 2.买单
  
  冬天向雪花买单
  从春天时就开始预约
  不数日落
  只盼秋后
  小雪那一天,大地
  赤裸裸地交出山川

  ——诗里的冬天、雪、大地被拟人化了,三者相互支撑,相互映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如合作合伴,既真实又缥缈。表面上,冬天是主角,实则雪花是关健。试想,若雪花不来,这冬天该是多么地失望,它将了无生趣。这里的冬是有意志的,它的一腔情一世爱在“雪”处,“从春天时就开始预约”,望穿秋水,只为那晶莹的一刻。而大地是被动的,“小雪”一至,它就得兑现合同,交出赤裸裸的山川。
  “买单”意即结帐,诗歌含蓄地表达了季节交替更迭的自然法则以及潜在的哲理,春华秋实,夏长冬藏,有付出有收获,有看得见的喜悦也有看不见的悲伤。又若爱情,追寻、坚守,“梦里寻她千百度”……抓牢一点,极尽喧染,酿就醇厚的诗意。
———————————————————————————————————————————————————————

  
3.状态
  
  从云层挤出的眼泪
  结晶
  落入诗人的笔尖
  起笔是雨
  回峰是雾
  在意象中临摹
  距离只是一种状态

——体物入微,形象地描摹了意象,并借此顺道延伸,刻画出诗人的写作意态,生动传神,妙!这种状态仿佛就在眼前,思接千载,语及云端,意潜雾海,层峦叠嶂,峰回路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4.爱情
  
  如果雪花代言爱情
  保温一定要在零度以下
  按捺不住的火热
  只有贴近一次次冰冷
  心尖被结霜
  冰冻成不落的玫瑰
  
  ——这首尤佳,言浅意深,新奇可嘉。对比强烈,诗意若道,读罢心灵为之一颤。诗语若剑气凝霜,一股清幽之气直逼肺腑。色彩眩目,其幽深的意境令人叹服。情至深处美似雪,妒来红梅一枝开!
———————————————————————————————————————————————————— 
  
5.苍白
  
  一片片落下
  簌簌
  萧条我的寒窗
  透过门扉
  即要熄灭屋内的星火
  是谁用诗歌的扇子
  扑灭了冬的苍白
  逃往春天的路口
  
  ——此诗甚妙!语言凝练,意境辽阔而优美、清拨俊迈。透过飘飘洒洒的语境,我仿若看见一个愁怅的女子斜依窗口,美目盼兮。而在纷纷扬扬的雪中,又一个风流倜傥的摇扇骚人在浅唱低吟,直引得那倩丽的巧笑,“逃往”春天……其中“
是谁用诗歌的扇子/扑灭了冬的苍白
”灵动的神来之笔也,令人过目难忘。
—————————————————————————————————————————————————————
  
      (进一步学习中,如有不妥,请作者凉解,并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2012.12.26 



138079 ㈢ ㈢ ㈢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171

主题

6653

回帖

8

精华

贵宾

Rank: 4

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版主优秀版主驻站诗人凤求凰

发表于 2013-6-20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138651 ╭ ╭ ╭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4-24 18:24 , Processed in 0.08471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