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乌石山观景·七律 文/蓝光 曲径峰低披绿浪, 重岩林伏各呈状。 道山亭外思名流, 天险桥边试胆量。 先薯祠中忆振龙, 鲸鱼石下论良相。 黎公气节今安在? 李监篆书堪绝唱。
附:乌石山简介。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
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后程师孟延请福州前任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铃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而驰名远播。 乌山素有36奇观之称,从山东南麓拾级登山至天香台,又向西折至“冲天台”。相传唐刺史崔干游山,所携青田白鹤在此地冲天飞逸,后人建“放鹤亭”。亭子后崖石上镌有“古放鹤亭”4字,台侧亦有程师孟篆书“冲天台”,道劲有力。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巨崖,崖顶凌空飞越一天然条岩,称天台桥。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顺台阶又行数十步至道山亭,沿亭西下逶逛至天章台。过天章台攀上一小山峰,顶有霹雷岩。霹雷岩左面石岗上有一长方形亭子。离亭约200步,一块崖石上镌刻着“乌石在、黎公在”6个楷书大字。此崖俗呼“黎公岩”。黎公即黎鹏举因抗倭取胜而成为民族英雄。
由清冷台踏上数十层石阶至先薯亭。该亭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巡抚金学曾而建。陈振龙侨居菲律宾。菲律宾曾为西班牙殖民地,曾引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的番薯。陈振龙为躲避当局检查,将番薯带回大陆后辟地种植,当年即获丰收,后又经金学曾推广。
从先薯亭北出即至“观音岩”,传说晚唐时岩壁遭雷火袭击,壁上显出隐隐约约的观音形象。岩畔有朱子楷书"福"字,与鼓山“寿”字相匹。
乌石山最高点为凌霄台,蔡襄曾写有《凌霄台诗》,其中:“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传为绝唱。乌石山还有摩崖石刻200多处,最著名的首推华严岩侧的唐朝李阳冰《般若台铭》。李阳冰的篆字与秦代李斯齐名,被书法界称为“大小李”。《般若台铭》与浙江处州《新驿记》、绍云的《城隍记》、丽水的《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此外程师孟、陈襄、赵汝愚、梁克家、叶向高等在乌山也皆有题刻。做为道教名山,乌石山历代建造的道观祠堂亦有不少。有纪念理学大师朱熹的“朱子祠”,纪念我省9位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蔡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侯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桐”以及“先薯祠”。著名的乌塔位于乌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塔为八角七层,通高35米,每层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46尊。经过修缮后,塔可登临。
题记:福建福州的于山又叫“九日山”、“九仙山”,是著名的福州三山之一,历史悠久,享有盛名。蓝光近日傍晚游于山,暮色中于山如出浴之圣女,朦胧中透出一股诱人的美,那种美是有质地的、可触摸的、能感觉的。山道迂回,千岩万转,移步换景,别有一番情趣。于山景致美不胜收,为许多福州普通百姓所忽略。平日,民众重游鼓山,而轻游于山。其实,位于城中的于山,就好像鼓楼的后花园,闲来逛逛,当十分的惬意!蓝光游后思绪万千,反思覆虑,回味无穷。也应于山管理处之邀,作七律以记之。
游九仙山有感·七律 文/蓝光
鳌山寻访碑孤静, 晓雾流烟月俏影。 榕地花园幽会处, 半山楼阁映多景。 状元峰下迭云梯, 廓然台前吸翠屏。 讨伐寇倭纪战功, 策勋饮至任驰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