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8|回复: 1
收起左侧

《襄阳春早》创作思路兼解读

[复制链接]

956

主题

176

回帖

36

精华

钻石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5-2-22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胡云琦 于 2025-2-22 08:08 编辑

襄阳春早.jpg


《襄阳春早》创作思路兼解读
             胡云琦

襄阳春早
                 
  二月襄阳春意浓,红梅万点映霜空。
   穿林紫燕捉飞蠹,碧树垂丝饰雨穹。
   景物宜人多半醉,楼山水色一城融。
   播香蜜蕊招蜂蝶,自在黄鹂转柳丛。


创作思路兼解读:
       这首描写汉水中游南岸古城襄阳早春美景的七律,是以开门见山,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的;以下逐联对全诗创作思路进行分析。

一、首联
       “二月襄阳春意浓,红梅万点映霜空。”

       首先交代时间与地点:明确指出时间是二月,地点在襄阳。
       景象描述:春意盎然,成千上万的梅花点缀在清爽湿润的霜空中,用充满生机的“红梅”与余寒尚未完全退出的“霜空”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早春特色。

二、颔联
       “穿林紫燕捉飞蠹,碧树垂丝饰雨穹。”
动态画面:
       尚未北上的燕子在树林间穿梭飞舞,捕捉各种林木害虫(飞蠹),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动物的活跃。逢春的老柳树新枝绽绿,挂满丝绦,仿佛在装饰雨后的天空,动静互补,美景和诗意交融。

三、颈联
       “景物宜人多半醉,楼山水色一城融。”
感受描写:眼前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暖风袭来,似乎大多半都醉了。全景概括:湖泊的光泽和周围的山峦景色与城市建筑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景物宜人多半醉”,第一句写景为虚,写人为实,突出似醉非醉,半醉半醒的精神状态。第二句:“楼山水色一城融”,是“湖光山色”的化句与引申。楼,指古城新貌,格式建筑。山,是对这座多山城市各座名山的总体概括。水,表示大意与前面所说的山意相同。如襄水,汉江,南湖,鸭湖等等。

四、尾联
       “播香蜜蕊招蜂蝶,自在黄鹂转柳丛。”

细节刻画:
       花朵散发出的馨馥香气吸引了蜜蜂和蝴蝶前来采蜜,进一步强化了早春襄阳的繁华盛况。黄鹂鸟在柳树丛中欢快地鸣叫和飞翔,展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鸣春颂春状态。其中“转柳丛”的转字,借鉴于仓央嘉措“转山转水转佛塔”。

概括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生态描绘,表达了我对襄阳二月美好时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动用了大量丰富的色彩材料和形象的比喻,希望能使整首作品充满浓厚的艺术感染力。从格律上看,这首诗在基本遵循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同时,还是以突出意境为主。力争打破为对仗而对仗,为写景而写景的刻意呆板;尽量将人文精神渗透其中。


美丽襄阳.jpg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回帖

18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版主优秀版主勤劳园丁

发表于 2025-2-24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这首古诗,春意浓浓、生机勃勃。尤其又配有诗人自己的解读,点赞、欣赏!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5-4-4 23:56 , Processed in 0.173491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