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秋水岸 于 2023-11-23 00:53 编辑
古典眉批 ——新古典主义诗人张况
通过祁人老师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报道,笔者就熟知诗人张况,周占林老师特别介绍过这位有名气的青年诗人。不久后,又在05年《佛山诗人诗选》的发行大会上见到张况,他爽朗的性格、对文学执著热爱,总是感染周围的朋友们,带给大家欢快笑声之余,更让人生出几分敬意。 笔者对张况的了解和尊敬,来源于他的作品,也来源于他对生活和诗歌的理解。如《张况诗选》自序里写到:“我虽德言未立,然从未妄自菲薄。这大概是由于我对生命的急迫感尤深的缘故罢。对于仅有的一次生命,我断不敢简慢。” 基于这种本质的态度,张况埋头文学耕耘,三十三岁之年,已经发表了诗集、诗评、长篇小说十五部。尤其在诗歌领域,他用数百首作品树立起新古典主义诗人的形象,03年就被省委宣传部评定为“第二界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引起广东文学乃至更广范围的关注。 《张况诗选》,这本500余页的诗集分为古典眉批、万类霜天、爱情童话三部分,版于2001年,是诗人有标志意义的集子。过半篇幅的“古典眉批”诗歌作品,与近来圈内人士称其“新古典主义”诗人,自然有前后的因果关系。 在古典眉批部分,诗人把握切入,基于传统文化、传承古典思想,融入清新、开阔的诗风,从孔孟屈原写到李白、陆游,写到谭嗣同、邹容。百余首诗歌的视角之广、内涵之丰,是罕见的,让我们这些发烧友级别的诗歌爱好者都感到汗颜、自愧不如。这些成功之处应该归功于他对汉语诗歌本能的理解。比如下面这两首诗歌《老子的声音很近又很遥远》、《孔夫子的面谱与中国文化》。 《老子的声音很近又很遥远》写下:从竹简中走来的老者披星戴月/悉数着天边无限的沧桑/漫天大雪,淹没千年的白昼和黑夜之后/老者用食指捅破东方。《孔夫子的面谱与中国文化》写道:孔夫子从沧桑夜色中探出硕大无朋的头/一种文化渗透一张静止的面孔/呼吸东方文明。等等。运用夸张,在大景物被景下凸显老子、孔子对后人的文化影响,设喻恰当,手法形象、生动,把传统的经典写活,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准确、精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