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秋水岸 于 2023-1-2 09:58 编辑
百样米粉
连续几天阴雨,清明节前后,广东进入梅雨时节。 我们在阳台上摆了个简单的祭台,父亲点上香,口中说道:“香能通鬼神,点燃香,就和他们的世界连通了。”我们依次接过香火,鞠躬三个,把香火插进香炉里。早就点燃的蜡烛,把小小祭台染得通红,还有事先准备的烧鸡和海鱼、一个大面包。 然后在阳台上烧完纸钱,观看着父亲种植的几十盆花草。花开的很少,但一律清脆的叶子,在阴雨天气里显得生机盎然。午饭时,父亲端上一碗粉蒸肉。米粉是他自己舂的,所以颗粒很大,但十分雪白,吃起来自有一股清香味道。 这让我想起年少时,在武汉的日子,生活远比如今的水平差得多。能吃上一碗粉蒸肉,算是很好的口福。七十年代,逢年过节父亲都会做粉蒸肉。据说粉蒸肉的米粉里掺杂了黄豆粉,口感绵软。用半肥半瘦的猪肉混合,能吸油,黄豆、米粉与肥猪肉蒸出来的香,浓郁而深醇。乃至养成了家人长久以来的口味倾向,吃粤菜也喜欢选择那些不太清淡的。 除了吃粉蒸肉、糯米丸子,年糕也是长江流域年节上不可缺少的食物。年糕切成片,煮或者炒,都十分爽口、弹性十足,细嚼着有淡淡的甜味。还有糍巴,是用糯米舂碎的。冬天一家人,围着火炉烤糍巴,下面架把火钳。我们睁大眼睛,被炉火染红脸庞、额头,看见糍巴慢慢的鼓起来、裂开,溢出米香。赶紧放点白沙糖下去,这样烤出来的糍巴会甜到心里。 迁到广东后,很多年都没有再吃年糕、糍巴,经济生活逐渐好转。南方很少年糕,但也有吃汤圆的习惯,汤圆品种多样,包各种馅的,米粉里和进不同调味料的。比如:我们童年就十分羡慕别人家能吃上的桂花汤圆,等等。 珠三角的居民对米的变通吃法,都体现在米粉的制作上,比如河粉、濑粉、陈村粉。广东以外的广西,桂林米粉里面的艾叶,能把一碗汤粉里所有的香味都兑出来。云南的过桥米线,则突出了一个鲜字,炒饵片与湖北的炒年糕差不多,让人怀疑两者不过是换了个名字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