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10
收起左侧

【第三场】在最后一刻钟,奔向你@陆晶清 新年快乐

[复制链接]

16

主题

523

回帖

1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发表于 2022-1-31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广东-东莞-骑楼

岭南的雨水那么长
滴成了岁月,浸染了白墙
微风也愿稍作停留
有雪柳枝的窗台上

贪恋浮生半日
陪一陪穿过廊下的阳光
所幸未曾打扰
又一个晨昏的来往

若每句温暖的话语
都有一朵小花绽放
想必早已缀满
骑楼蜿蜒的穿廊

雕花的门券之后
有本不正经的经书记载
等着有人诵读:如是我闻
几多欢闹,几多痴狂

src=http_//img1001.pocoimg.cn/image/poco/works/68/2009/0519/21/42863267200905192.jpg

思成科普:
骑楼是城镇沿街建筑,上楼下廊。骑楼下廊,即人行道,骑楼下的廊,遮阳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作为一种特别适应东莞身处的南方亚热带气候,由独特的中外历史文化背景熔铸而成,曾在20世纪三十年代盛极一时。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地方,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当地的方言叫eranda。接着,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也使用这种外廊结构的建筑,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或叫“五脚气”、“五脚基”。后来传入中国华南地区后开始称为“骑楼”。
骑楼的结构形式有砖混、砖木、局部桁架等多种。承重墙多为大尺寸厚砖墙,墙基为石砌,内隔墙为较薄的砖墙或板墙;地面多为水泥面层,间有地砖或木地板;屋顶采用传统瓦坡顶与近代平顶组合的方式。东莞骑楼主要分布在振华路、大西路、和平路、维新路、中山路、中兴路等。——因时间及懒散等原因,本期思成科普由网络信息拼凑,非原创,望海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662

回帖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发表于 2022-2-1 0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漂亮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662

回帖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发表于 2022-2-1 0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陆丫头一定喜欢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56

回帖

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22-2-1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呀,真的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56

回帖

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22-2-1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父,你出手太阔绰了,艾特那么多人,这可真是惊艳了目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56

回帖

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22-2-1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诗情画意,又长了知识,师父,你真是太有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594

回帖

1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发表于 2022-2-1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雕花的门券之后
有本不正经的经书记载
等着有人诵读:如是我闻
几多欢闹,几多痴狂

太生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23

回帖

1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22-2-1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陆晶清 发表于 2022-2-1 00:25
师父,你出手太阔绰了,艾特那么多人,这可真是惊艳了目光

有点心虚,肥水没流外人田,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56

回帖

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22-2-1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梁思成 发表于 2022-2-1 00:40
有点心虚,肥水没流外人田,哈哈哈

师傅, 你这一次是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92

回帖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发表于 2022-2-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先生的这一波地理科普,有点儿暖。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23

回帖

1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22-2-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白流苏 发表于 2022-2-1 14:23
梁先生的这一波地理科普,有点儿暖。

春天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6-15 00:24 , Processed in 0.14374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