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7|回复: 3
收起左侧

含混的艺术

[复制链接]

57

主题

8094

回帖

16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版主优秀版主勤劳园丁

发表于 2022-1-6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含混的艺术
----林海诗歌欣赏


      网上认识林海兄数年,阅读了他的不少诗歌和文章。他的诗歌意象呈现异样的色彩和突出的画面感,特点明显,给读者留下深深印象。
      为什么林海诗歌会有这样的特点呢?大概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诗人生活的地理环境,在重庆附近,地处长江上游,这里山势绵延、林树茂密,因此他的诗歌多给人以深沉、冷静的观感。其次,他的诗歌大量运用语言技法,往往在一个句子中连续运用特殊的词语,形成高频度的修辞,给人以奇崛的阅读意象。读林海兄的诗歌有雾里看山的含蓄美感。
      欣赏这类风格独特的诗歌,须要十分重视含混的理论,突破作为读者的我们,内心固有的审美条框,才能完全解读文本。含混理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个艺术审美原则。(注1)
      含混理论起源于理查兹列,他列举了阅读诗歌时出现的十种障碍,可归纳为三个原因,都会造成读者对诗歌产生不到位的理解:读者的阅读理解水平不够;个人的情绪或文化背景影响了对诗歌的理解;阅读前已经有了十分明确的主观审美意识(语言模式、章法模式等等)。后来,他的理论被学生燕卜逊等西方文论家进一步发展,成为诗歌写作的艺术技法之一,他们认为:优秀的诗歌往往包含有含混的肌质。这一原理与中国古代讲求“曲”、“隐”的文学表达方式相吻合。
      因此,林海诗歌是属于细品精读类的作品,而不是快餐式的流行文学。他写诗歌一丝不苟,在文学不断商业市场化的创作环境里,更清晰地显示出执着的纯文学写作定位。通过下面分析林海诗歌的艺术特点,我们会真切体会到诗人的艺术追求。
一、突出的画面感以及飘逸的文风
      先看看《誓言》,这首诗歌的语言风格与大多数诗歌接近,能让大家看到诗人构思浑然、语言简洁、注重意象、文风飘逸的特质,足见其成熟的写作水平。

《誓言》

你在城堡中讲,
他在城堡外倾听,
我就是你与他之间那座语义的墙。

当时间吹着口哨,
脱落的空间,
墙是一首缥缈重复的歌。

      《誓言》有两个结构性的构思十分成功:1、第一节设喻成功,形成了具体的意象;2、题目“誓言”起到点题的结构性作用,将两节诗文联系在一起,给予第二节诗文放飞的空间。诗人在这里恰当运用了陌生化构思,无意去描述两个人物之间的具体关系和情绪瓜葛,把重点放在勾画意境氛围,避免了俗套化写作。这种飘忽、始终避实写虚、意象感极强的风格,是林海诗歌第一个突出的特点。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8094

回帖

16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版主优秀版主勤劳园丁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独具特色的修辞语言技法  
      林海诗歌的第二个特点:鲜明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使单位语言承载了更多的语义,导致了阅读的趣味性,或者对于另一些读者来说构成理解上的难度。
      倘若我们不用每个人已经固化的诗歌审美观点去阅读,不要求逐字逐句解释清楚,仅仅限于重点体会其中的意象感,这类诗歌主题并不难把握。但这种阅读方式虽然可行,却不能让人信服。为此,我们有必要找到解读诗人此类作品的钥匙。
      下面详细解读诗人的另一首诗歌《日子扒在书上》,我们可以证明:这些复杂的修辞手法与燕卜逊的含混理论相通,它们包含优秀诗人的匠心构思,绝不是随意草就。

《日子扒在书上》

日子扒在书上,
寻找草茎存在的词章。
那些所有背篓的
瞳孔背面,灵魂的十字架构。
荷风吹动剩余的颜面,
时间展开胖瘦的水波。
紧张的污泥之下,惘然的
空气迭成碎片。湖中昏灯下,
瘦夜。寒雨。诗人。
荷枝飘荡。

    《日子扒在书上》开篇两行就显示出复杂的修辞语言特点:“日子扒在书上,/寻找草茎存在的词章。”短短一句话,展开来释义如下:诗人整天沉浸在读书中,日子匆匆流逝,象荒草一样四处蔓延出去。这种加大语义的修辞方法,放在平时的书写中,是不合理的。但放在诗歌里,却会营造出饱满的意象。笔者姑且把这种频密到字词的复杂修辞手法称为“镶嵌”,比如这句话里的“草茎”一词的运用。
      “那些所有背篓的/瞳孔背面,灵魂的十字架构。”是一个省略了主语的倒装句子,意在突出背篓就像一个十字架、瞳孔的意象。为什么突出瞳孔,乃至用瞳孔来替代山民这个主语呢?应该有两个原因:突出诗文的物象感觉,以及瞳孔所暗示的思想意识的指代。这句话可以释义如下:那些山民终生背负着背篓,多么像背负着灵魂的十字架啊。
      “荷风吹动剩余的颜面,/时间展开肥瘦的水波。”一连串修辞镶嵌于一句话里,释义如下:风吹过荷叶,荷叶掩映着人们或隐或现的面容;风吹过肥瘦起伏的水波涟漪,时光悄然在此盘桓。短短十八个字,按照普通的修辞语言展开需要数十字,由此可见这种修辞语言风格,极大地浓缩了诗行的文字数量。
      “紧张的污泥之下。惘然的/空气迭成碎片。”这句话是省略主语的比喻句,我们把主语加进去还原之后,就不难理解了:此时人们的神色好像寒雨里溅起的污泥,略显疲倦,仿佛空气也快要被揉碎。
      至此,这首诗歌的含义就不难理解。《日子扒在书上》充分体现出诗人深谙、喜爱含混作为一门艺术,在诗歌表达里的魅力,大量采用不同于大多数诗人和读者所熟悉的语言技法。读者需要抛开已经形成的诗歌语言审美观点和习惯,细心咀嚼诗人的构思,就会正确地解读诗文本身,眼前豁然开朗,进而由衷地佩服诗人的文字创造能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类诗歌技法艺术性很高,不是每个人都能运用自如。由于修辞频度极大,渗透到以字词为单位的语言中,很多读者不能顺利完成阅读和理解,初、中级诗歌写作者不宜随便模仿。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8094

回帖

16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版主优秀版主勤劳园丁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整体风格形成的基础
      随着文学的普及,尤其是现代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诸如电视、网络的发展,使文学越来越具有大众性质。曾经作为精英文化的文学平台,准入门槛极大地降低,融入了更多娱乐化的元素。
      文学已经转变为一种阐释社会的话语角色,这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变革趋势。文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制定社会规则,而是阐释社会现象,起到一种规范社会秩序、道德的劝导作用。因此,文学单纯的意识形态因素成分有所减弱,表现个人情绪和思考的空间极大地拓展。许多诗人随着文艺政策变革,开始了积极思考,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这种文学、乃至文艺的变革趋势,是不是或多或少吻合了庄子的理念?庄周和梦蝶的典故在林海诗歌里多次出现,说明庄子哲学、庄子文学对诗人的影响之深。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语言产生很大影响。庄子文学风格可能是林海喜爱庄子的根本原因。
      下面看看《有梦舒卷》,这也是一首意境飘忽而舒展的诗歌,记录了诗人研习中西文化的一个生活片断。

《有梦舒卷》

即使有梦舒卷,庄周的蝶
御风而来。何处有月光,
万川的年轮,明暗无常。
划入秋水的百川,我进入
陌生人的房子,他把
但丁的短句煮得沙沙响,
从中流过几盏灯的影子。
然后说:“我是梦的藤。”

      《有梦舒卷》将庄子和但丁结合在一起,全诗简洁精练,却展现出诗人对两种文学风格的理解,意象之生动、意象跨度之大而和谐,让人突出感受到林海诗歌意象的独特色彩。
      恩格斯这样评价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的代表作《神曲》,把以梦幻、寓意、象征为特点的中世纪文学艺术推向了高峰。也正是《有梦舒卷》、乃至林海诗歌呈现给读者的艺术特点。借鉴了西方文学乃至新批评的理论,正是林海诗歌意象呈现异样色彩的重要原因。这种中西合璧,追求意境飘忽、创新的浪漫主义手法,辅以恰当的无为而治理念,形成了林海的诗意轮廓。
      除了诗歌研习,林海兄还饱读群书,文论随笔也写得十分出色,文艺方面涉及广,是一个偏于追求艺术纯美的诗人。阅读他的作品常给人很大启发,借鉴价值十分丰富,颇具研究价值。上面的一些分析,仅勾画了他在诗歌艺术方面的特点,希望能给读者启示。

      注释:理查兹列举阅读诗歌时出现的十种障碍:1、难以识别诗的明白含义;2、缺乏感受诗意和诗形的能力,只注意语词系列而忽略诗的形式之展开乃理智和情感之结合;3、阅读时缺乏想象或无节制地随意乱想。4、毫不相干的记忆将阅读活动引入歧途,结果与作品文本无关。5、个人储存的记忆中产生反应。6、阅读时过于伤感;7、读诗时抑制感情,硬着心肠毫不动情;8、拘泥和固守诗歌规范和创作法则的教条,或受制于宗教、政治和哲学的偏见;9、预先从诗歌技巧方面提出假设性的要求,从外因来判断内质,根据诗的表面技巧细节判断诗,把手段放到目的之上,颠倒了诗的因果关系;10、一般批评的先入为主,根据预想的要求有意或无意地把诗的本质和价值的理论所导致的结果,或无休止地牵扯在读者与诗的关系上。

    参考书籍:
      《文心雕龙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汪洪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528

回帖

4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22-8-1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好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4-25 18:34 , Processed in 0.07474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