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9|回复: 0
收起左侧

162、关于历史题材的诗该如何写?——从高粱的《

[复制链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发表于 2021-1-1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62、关于历史题材的诗该如何写?——从高粱的《半碗粥》说起

  ——《山城子赏诗笔记》[3]
  文/ 山城子

  历史题材的诗大体有两种功能,一是史料,二是评说。前者注重记叙,后者议论抒情。议论抒情在于反思,记叙在于重现史实。诚然,两者相互渗透亦常见。或者概括引述人人皆知的史实,然后重点进行独到的评析;或者进行史实扫描,然后略加评点。
  高粱写的《半碗粥》是共和国经历三年困难时期史实的形象写照。中学任教历史的老师,讲到这一节时,如果引述事实,那么,《半碗粥》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料。作为现代新诗,有了这样的社会功能,当然是好诗,至少比那些身体健康却也故意喊疼喊痛死呀活呀的呓语,不知强多少倍。

  高粱的《半碗粥》自始至终都是写实的手法,为了增强感染力,铺陈的还比较细腻,同时也注意到一些诗性的技巧。不然,可能就被一部分诗界人说成是散文了。他的整体技巧在于一种道具似的象征性。就是说“半碗粥”这个标题,已经成为那个也许不该发生的时期的象征语了。行文的技巧在于一系列修辞格的恰当运用。
  例如:
  第一节中出现的“哀哀”是叠词,接着是“妈妈,我饿”的连续反复,以及“大碗有千斤重”的夸张;第三四节的“吃一口”则是多重的反复,一如特写镜头的叠印;还有第二节与末节的“半碗粥”的反复与照应;再就是出现在第五节中的“要过偷过抢过”的成分排比与递进,以及“干饭”与“半碗粥”的对比。不管怎么说,先后8次不着痕迹的使用积极的修辞方法,就使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诗性。这是很可取的。
  诚然,一首长度为31行的诗,仅使用了8次积极修辞格,比例显然是少了些。不过诗人的消极修辞用的却很强。例如:第一节“锔过的” 、“瘦弱的”、“浮肿的”的修饰,不仅准确,而且暗示了家庭生活的窘困,和家庭成员极度的营养不良的情景。而从通篇看,诗人成功地使用了细节描写的艺术方法,依次是第一节母亲的端碗,第二节的半碗粥,第三节的让吃,第四节母亲的虚吃,第六节(末节)的祭奠,应当说这是现代新诗中极少见的。

  共和国的困难时期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45年前的记忆犹新。集体种田的农民家庭吃大食堂,我们生产大队平均每人每天定量是7两毛粮(不去皮)。饭时从食堂领回几块增量(掺了别的可食物质)发糕,一家人就着稀菜汤糊弄肚子。由于当时农业以粮为钢,副食品奇缺,常年见不到油水肉类高蛋白,实际上7两毛粮也只能够吃一顿的。用酱油葱花汤灌大胃口,加剧了普遍的浮肿。初三下半年一天放学回家,我已饿得没办法,途经一个生产大队的菜园,长条茄子刚好长成了,我衣袋里只有两毛钱,恳求守园两个老人卖我一点充饥。两老商量说火柴没有了,队长早答应给买来,却迟迟没有送到,说就收他这两毛钱买火柴,让他在这随便吃吧!结果我一口气吃了12根——全是又长又粗的,至少有4斤重。接着到沈阳读书,名义上每月定量32斤成品量,但一日三餐还是吃不饱。早餐是玉米糊湖,分一小二碗,吃到最后有刮盆的,有舔碗的,却不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育。幸好我三姐夫在东北局给第三书记开车,有关系弄来几袋麸子,掺着面粉吃,节余下来每周
  要给我带上10个纯白面的馒头,三姐还要给我炒上两斤多面粉……那时大姐夫在阜新当铁路工人,单位没有住宅却要租住农民的茅草房。2-7岁的三个孩子因饿,在炉子上想烫几个黄豆吃,不小心引燃了擦机车废弃的油线而失火,待在村头碾玉米面的姐姐闻讯赶回家中,三个孩子已经被烧的不醒人事,送到医院抢救,24小时相继夭折……那时的饿,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机关学校,是空前的大普及。后来知道,读大学的毛泽东的女儿假日回家,把给她单独预备的饭菜一扫而光之后,还拿起菜盘子舔。据说毛泽东背过脸去,面向窗外默然而潸然泪下……也许他想到了打天下容易而治天下难啊!
  正史记下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字样。但据我局部的亲历,当时的家乡却是风调雨顺,致于草苗又高又密地覆盖了高粱、玉米、大豆的苗,更致于初三了也要停课,由公社调遣去“大战草荒”——战而不胜时,就灵活机动为只铲地头,因为县长的吉普车只从地头看过,是没力气往地中间走的——呵呵是草灾,而不是旧社会的“水、旱、蝗、汤(军阀)”。
  记得单干那阵儿,我虽然年纪小小,隆冬天气也要早起拾粪(猪粪、狗粪、驴粪、马粪),各家都非常注重积肥,而到了公社化时,就只有大队的养猪场可以积点肥了(化肥的事鉴于化工的弱小还很珍贵),这就缺了肥;更缺的是成年劳动力——都“跑盲流”去,加入了“大跃进”的行列。刚成年的二哥是到牙克石修铁路。这样一来,粮食能高产么?能不出现草灾么?能不饿肚子么?国家的可怜的财政,还要还抗美援朝欠下的“老大哥”苏联的债务,已经撕破脸了不还不行呀!毛泽东能不掉泪么?但毕竟是一代伟人,他撑着——“已是悬崖百仗冰,犹有花枝俏。”
  设若(允许我假设一次吧)不搞人民公社化,不搞大跃进,不搞全面(包括了农业)的计划经济,也许(我说的是也许)共和国的历史就会绕过“三年自然灾害”的痛楚,而脚步走的会更快些。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早些时候出炉,不知为什么他腾不出手来实施,竟至后来跌进了“文革”的深渊未能自拔。
  这样的历史大背景,没有亲身的阅历,是很难只言片语地评说。所以高粱追记的《半碗粥》,就只能真实于一种饿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普通事例了。尽管着眼点难能可贵,但由于纯客观事件的记叙,而未及历史背景,更无一词一句的历史的审视,多少使这首诗歌失却了厚重深刻的感觉——个见,仅与高粱及诗友们商榷。
  2007-11-28于文化村

  附高粱原诗:

  :《半碗粥》
  文/ 高梁

  锔过的大碗藏在板柜里
  瘦弱的孩子摇动着母亲的胳膊
  哀哀地说:妈妈,我饿;妈妈,我饿
  双脚浮肿的母亲,甚至没有走动的力气
  她推起板柜的盖子,咬牙端出大碗
  仿佛大碗有千斤重

  孩子和母亲一道端着大碗
  放到低矮的炕沿上
  大碗里盛着半碗粥
  照得见人影的粥啊
  其实就是半碗米汤

  孩子要母亲喂 他要母亲吃一口
  他才吃上一口 母亲摇头
  他紧闭着嘴唇,汤匙碰到了牙
  他依然学着母亲摇头

  无奈的母亲只好虚吃一口
  喉咙发出吞咽的响声
  孩子张开嘴,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吃一口,母亲吃一口
  粗心的孩子,没有发现
  吃与吃的不同

  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
  母亲死于饥饿
  他捧着锔过的大碗活下来
  他要过 偷过 抢过
  他记住母亲的话
  无论如何,也要活着

  他用大碗祭奠母亲
  别人用的都是小碗,干饭,堆得象粮库的房顶
  而他只用半碗粥
  半碗稀粥照见他,泪流满面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4-24 15:15 , Processed in 0.06613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