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0
收起左侧

探微《魂归青山》里的撒花开道

[复制链接]

807

主题

138

回帖

3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21-1-9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胡云琦 于 2021-1-9 12:05 编辑

psc (3).jpg

探微《魂归青山》里的撒花开道
       ——试析内蒙古林区作家侯广安短篇小说《魂归青山》的匠心所在
文/胡云琦

       你离开了,但你栽下的花却留下了;发芽吐蕊。
                                   ——马克西姆·阿历克赛·高尔基

       魂归青山这四个字,没有直写生命的终结;但却又浓郁地散发出死亡的消息。以这样的词组为小说命题,尚未开篇,就营造出一种内容沉实的震撼氛围。
       魂归青山者,何许人也?其详龄音容,其生平嗜好、连同事业、爱情,面世特征等等悬念;一睹书名、就会激发读者的求解心理,从而引领读者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本则故事的文山字海中去。
       小说的情节展开至剧终搁笔完全以记者采访方式一线贯通。伴随主人公独臂植树老人张林的出现,通过由点到面的多方描写;从而使文章所要反映的忧患意识、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异、还有务林人怒其不公的抗争意义都被表现得大地开花,淋漓尽致。
       以虚写《魂归青山》为伏笔,以揭露残酷现实为宗旨;是作者侯广安本篇小说创作思想的力度凝聚。
       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有一个警句:“艺术的顶峰是看不见艺术。”
       俄·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曾说:“艺术应当促进人的意识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改善。”
       读侯广安的短篇小说《魂归青山》,总能在这两位文艺大师的名言中得到验证。
       纵观其小说创作脉络分明、虚实结合,形散而神不散的行文互补;以及别开生面的叙事方式和创新手法。不难看出他热爱北方林区、关心北方人民生活;不落窠臼、并不满足于片面歌颂局限、积极深入挖掘的自觉探索与悯世情怀。

       现就以下两方面谈谈《魂归青山》短篇小说内涵的社会主义教育意义。
        一、反映现实生活,寓教于书;完美一种能比童话更警人的文体;使相对独特的北方林区生产方式通过小说创作、传播下去
        记录并再现历史、自古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语相传,另一种是文字。
        关于后一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作家们一直都在孜孜以求地不懈努力。
        他们共同深爱着的这片山地,自1952年开发建设以来,累计为国家供给木材1.78亿立方米,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一辈生产开发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青壮年到老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了特殊奉献。他们之中,有一些因为当年年龄比较小,未到退休年龄就赶上了林区生产经济大转型的老工人,从对森林的采伐转变为补造与修复。林海雪原的沧桑巨变与他们荣辱与共;彼此间结下的深厚友谊肝胆相照。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写不完的故事。怎样以抢救式的创作方式写好这些无名英雄无私奉献的创业史;是短篇小说《魂归青山》的作者侯广安一直辗转思考的头等大事,他在小说创作中不拘一格,大胆尝试,写讴歌从平凡小事开始;积水成渊,下笔成溪。写抨击针砭丑恶,以小《日记》记大事的重点方式,使一位并不称职的林业局局长的桩桩劣迹暴露无遗。因为有丰富的林区生活经验。所以,作者在写他熟悉的生活往事时;更显得心应手,如数家珍。小说中没有豪言壮语,可是,它所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却让人触目惊心。小说主人公张林的独臂,是英雄落难而无悲依然笑对人生的标志;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林区老一辈创业者吃苦耐劳、不可磨灭的优良品质,将会永远激励着后来人端正生存理念与生活态度,意义深远、万古流芳。
       探微《魂归青山》里的撒花开道,我仿佛看见一位积劳成疾的植树老人在我前方倒了下去,然后又微笑着站起来;他的怀里,永远抱着种不完的葱葱树苗。纵然驾鹤西去,但精神永存;天地可鉴......

       二、以批判与揭露为目的,体现小说体裁的贡献价值
       首先说说来于普通人群,满目严厉、带着坚定自信心的独臂植树老人;此人因当年参加林木采伐作业为救助队友身负重伤,最终导致失去一只手臂。辛辛苦苦在深山老林里爬冰卧雪,奋斗打拼了一辈子;退休后享受国家给定的养老金待遇。本来可以安度晚年,不再从事务林工作。可是,眼看着东北林区开发生产多年以来形成的伐大于植的遗留隐患;常年与青山打交道,出于对大兴安岭一草一木的无限热爱,潜移默化中形成的爱山意识,又使他为伐秃的大山心存焦虑。后续资源严重不足,凭什么来谈荫及子孙?
       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早在1954年就曾指出:“我国的森林资源是不足的,除了必须加强国家的造林事业和森林工业、有计划有节制地采伐木材和使用木材以外,还必须在全国有效地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的护林造林运动。”
       为了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的“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独臂育林老人张林在退休之后开始了承包造林;小说中这一关键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与他的生存观念,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千千万万个老一辈创业者的集体缩影,以这种早年参加过一线生产,不畏艰苦,乐于助人、嫉恶如仇、身残志坚的普通务林人为代表,通过日记揭露林区建设现阶段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是该篇小说既具慧眼又占前瞻的辩证性批判思维方式。作者把记录、揭发林业局局长愚昧舞弊、荒唐行事的畸变丑态《日记》内容写得非常详细,甚至不惜下笔墨、占篇幅;让人在看到流于形式,滥用职权,急功近利的个别林区领导干部在城镇绿化过程中不惜破坏原始生态体系。违背科学规律,随意乱挖天然林移花接木,移植珍贵树种樟子松;并且由于挖好树坑后种植不够及时造成桃花水下来后北公路多处被冲垮的严重问题时,不禁掩卷深思。
       直击要害,挫其软肋;呼唤迷失者重返清醒,治病救人。行文中历历在目的检举《日记》,无疑是为林区渎职干部敲响的思想警钟。
       独臂植树老人张林倾其晚年之力,呕心沥血经营林地的同时,还念念不忘为社会弘扬正气;小说作者缓缓道来的这位普普通通的育林老人,其正义化身早已与山林融为一体,在无数林区后来者的精神世界里;就像盘古转世,倒下后——
       左眼变成太阳,照耀着山民后裔成长
       右眼变成浩月,给夜晚以光明
  千万缕头发变成璀璨星斗,点缀夜空
  而他的四肢和身躯则会变成三山五岳

DSCF5914.jpg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11-22 01:04 , Processed in 0.073692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