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7|回复: 0
收起左侧

鲁迅、郭沫若与梁实秋、沈从文

[复制链接]

15

主题

2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发表于 2013-12-10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鲁迅、郭沫若与梁实秋、沈从文
秦 力
1976年过罢春节,我开始进城关小学读书。《语文》第一课便是“毛主席万岁”,接下来就是:“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无产阶级专政万岁”。我问老师:万岁是啥意思?万岁就是能活一万岁。那我也要当毛主席,要活一万岁。哈哈哈,老师笑了。
然后再学“a.o.e,i.u······”因此,我识了字。此后十四年,仅在各种语文课本上读了鲁迅先生,这位“文化革命的旗手”几十篇文章。因此对鲁迅佩服的五体投地,那匕首似的,标枪似的语言,哎呀呀,借来骂人,那叫一个厉害。心中想那“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梁实秋必是一个挖着鼻屎、抖抖索索的猥琐形象。
1981年小学就要毕业了,校长苏耀儒老师问我长大后要干什么?当然要当科学家。下来呢?当然要当郭沫若那样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因为那个时期正是科学的春天,我的佩服对象自然转移到郭沫若头上了。
1984年我在彬县师范读了厚厚的几大本《鲁迅日记》,原来鲁迅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平凡人啊。
1987年我在咸阳师专读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清华八年》、《雅舍人生》、《雅舍梦呓》、《雅舍谈吃》、《槐园梦呓》、《英国文学史》等书,原来老先生不但未丧家,而且也不乏,依我看来,还是一位伟岸正派、学识渊博的正人君子呢。
1998年我领人在店头镇“催粮要款,刮宫流产”。忽一日,来到2000多人的一个大村,见到一位30多岁大嫂,堵在村书记门前,和书记的两个儿媳妇对骂。仔细听听,原来是对该村税款分配不公,结扎对象遗漏等问题不满,上门说理,被书记的两个儿媳妇推出门来,又看见镇上的工作队来了,因而便指桑骂槐起来。我出神地听了半个多小时,不由得连声赞叹:
“哎呀呀,鲁迅啊,真是活鲁迅啊!失敬,失敬”。
1999年我指导仪井镇文书整理档案,翻出一叠文革时期的《人民日报》。不得了了,《人民日报》头版一个社论,四版便有郭沫若的一首诗词,图解领袖的意思。从此,郭沫若的形象在我心里一落千丈。
2002年我到纪委工作。闲来无事,于是收拾起学生时期的专业——历史,打算系统读读沈从文的历史考证文章。先找到了沈先生的小说《边城》,认认真真读了以后,感觉沈从文的《边城》是多好的书啊,作者多么富有才华,多么······可是,解放后,作者为什么突然收笔,转而从事中国服装史和那些坛坛罐罐的考证了呢?
原来始作俑者是郭沫若,他曾经逼得沈从文自杀、发疯,后来沈先生迫不得已,只得像清朝的学者一样,去考证文史了。世事难料,歪打正着,中国服装史的研究成果在我心里树起了沈先生的丰碑。
2013年,我在文联吟着诗歌,编着小说,对鲁迅、郭沫若渐渐地不再佩服;相反,对梁实秋、沈从文倒是越来越敬畏了。
                    2013年12月10日早于咸阳文联


138562 厶 厶 厶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6-7 21:35 , Processed in 0.09209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