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5|回复: 3
收起左侧

浅论“俄国形式主义” (转载)

[复制链接]

19

主题

321

回帖

4

精华

贵宾

Rank: 4

QQ
发表于 2013-11-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浅论“俄国形式主义”
                                                                                                       作者:栗勇清
本文通过对“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来源、研究范围的概述、理论原则的分析以及“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强调对文本的形式的非内容的研究等方面来分析“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观。
     俄国形式注意文学性陌生化形式与内容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的。20世纪的西方,由于科学的发展,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各种批评流派纷繁登场,主要有两个大的方向:一是研究的重心在作家的“心灵”即注重作品内容;另一方向则是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本体”上,即文本的形式。俄国形式主义就是注重对文本形式进行研究的批评流派。
一、俄国形式主义的概述
俄国形式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与俄苏文艺界的一个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它的主要理论是反对从作家生平、社会环境、政治、历史、心理学等文学的外部因素去研究文学作品。主张文学研究返回文学本身,即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等形式上的特点和功能,并且提出文学研究应该注重文学性,即“形式”。它是承接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自身理论的狭隘性和社会政治的原因,很快衰落,但它开启了法国结构主义,对英美的新批评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俄国形式主义主要的观点及其分析评论
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主张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文学史观和理论的,它是从文本的研究对象范围、理论宗旨原则、批评任务和方法几个方面分别提出问题的,下面将对其进行分别评论。
1.研究范围
俄国形式主义的研究范围是很狭窄的,只注重对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摒弃文本以外的因素,认为文学作品是“意识之外的现实”。这种对客观的艺术作品,而不管作者和接受者的主观意识和心理的研究,看似公正科学,却暗含着它的不合理性。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活动。的确,文学是审美的,形式有很重要的审美价值,注重形式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文学作品中也不可避免的渗入了创作者的喜好偏恶,他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感想等;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同样会投入自己的感情思想。这样一来,客观的文学作品由于加入了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思想感情,必然导致文学作品的多解性。可同一篇文学作品的形式却是固定的、唯一的。文学批评完全排除对作者和接受者的主观意识和心理的研究分析,只对作品的形式进行审美,就意味着所有的读者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审美感受,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再说,单从文本的语言、风格、结构等形式上来解读文本,体验文本的美感,而忽视其中饱含的思想感情,无疑会使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变成僵死的线条,而失去它所应有的审美价值。形式是重要的,但内容也同样的重要。文学审美批评不仅要重视形式,也应该重视内容。
2、  理论宗旨原则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创作的根本艺术宗旨不在于审美目的,而在于审美过程。重视内容的批评方式是人们对作品懒惰的自动感知,而不是审美感知的。作家应该通过文学作品尽可能的延长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过程,将他们对熟悉事物的自动感知提升到审美感知。并提出了采用“陌生化”的手段和原则。“陌生化”就是要是现实中的事物变形。它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也就是形式的陌生化,与内容无关。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在祝福的日子里死去,不能说死,而要说“老了”。这里的“老了”就是“死”的意思,它们的内容完全一样,但形式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这说的是词的形式的改变,我们再来看句子:如古诗“风萧萧兮木叶下”,它的白话文意思是“风呼呼的吹着,树木的叶子飘落下来”。它们的内容也是一致的,可传达给人的审美感受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就是因为它们的形式不同。创作者创造的“老了”、“风萧萧兮木叶下”与人们熟知的语言形式不同,也就是采用了“陌生化”的艺术手法,从而给人们传达了它独特的美感,将人们自动感知事物提升到了审美感知的深度。
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仅对形式做改变而产生特殊效果的例子很多,最著名的是这样一则便条:“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经美国诗人威廉斯的重新分行排列而成为一首独特的诗:
便条                   This is just to say
我吃了                 I have eaten
放在                   the pluns               
冰箱里的               that were in
梅子                   the icebox  
它们                   and which
大概是你               you were probably
留着                   saving
早餐吃的               for breakfast
请原谅                 forgive me
它们太可口了           they were delicious
那么甜                 so sweet
又那么凉               so coid
这则“便条”和威廉斯的“诗”的内容完全一样,后者却因为排列的形式不同,产生了奇妙的艺术效果,传达出比实用文体的便条多得多的信息。这种语言形式的改变的确延长加深了对事物的审美感知过程。形式有它特殊的审美价值,但是人们审美感知的却不仅仅是这种“陌生化”了的形式,更多的却是“陌生化”的语言之外所透露出的丰富多彩的内容。
上面的例子,一方面可以说明形式可以决定内容,创造内容。同时,也反映出,文学的研究不能仅仅限于形式,写好的文本的形式是固定的,而这种形式之中却隐含着大量的能引起人们审美的内容。如果排斥这些内容,形式就会变成一个空洞的形式,也就达不到延长审美感知的效果。从文学审美的“陌生化”宗旨原则来看,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的文学的审美目的实质就是指文学内容,审美过程就是形式。也就是说文学创作的宗旨在形式而不在内容。文学的形式确实可以创造奇异的美,但是它的这种美还是要通过文本内容及文本之外的意蕴来表达。失去内容的形式,不管它用多么“陌生化的语言形式”也只是空洞的形式,从而失去了它所创造的应有的审美感知。只有在保持原有的内容下改变形式,增添更多文本之外的信息内容,文学作品才会产生那奇异的美。也就是说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形式限制内容,但并不决定内容;内容不仅仅是存在于文本之中,更多的存在于文本之外。
“陌生化”的形式可以创造奇异的美感,它除了所举的语言例子外,还有更多的创新形式,讽刺性模仿“陌生化”形式等。具体的表现在诗歌中是对语言的声音、语义、语词、语法的陌生化;叙事性作品中则表现为压缩、拉长、错位、颠倒等。“陌生化”形式是为了审美需要的。形式的改变可以延长审美感知,形式的确有它自身的审美价值,但文学的审美价值不仅仅在于形式,它也有形式之外价值即内容的。
3、文学批评的任务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批评的任务是要研究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内部规律,即文学性,也就是要着重研究文学的艺术形式,要深入文学系统内部去研究文学的形式和结构。认为文学作品的特殊性不在内容而在形式,文学性仅存在于文学的形式之中。这种对“文学性”的研究,人为的将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无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内容和形式往往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形式可以禁锢、限制内容。同样,内容的丰富多彩往往也推动形式的发展变化。如中国的唐诗和宋词两种文学形式:唐诗大多是写贵族生活的,蕴藉、飘逸、浓缩性强;
宋词则大多是写下层市民的日常生活的,情感细腻。而要刻画出如此细腻的日常生活、缠绵的情感,显然不是诗这种短小的形式所能包容得了的。诗的形式限制了它的内容,规定了它的内容只能是含蓄精练的。从这里看,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只是形式的内容,似乎确实有它的道理。但是,如果将词的内容入诗,诗是无论如何也包含不得了,可市民的生活情感需要得到反映,即内容的丰富性要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形式,建立新的形式来表现这些内容。于是宋词这种文学形式应运而生并且壮大了。这不能说不是内容推动了形式的发展。内容可以创造形式,形式也受内容的支配。形式和内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摒弃那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4、研究方法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是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认为这一方法能够科学的揭示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把握文学创作的规律。形式主义注重文本的研究,用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的确能够科学的揭示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却不能把握文学的创作规律。文学的形式结构可以通过文本显现出来,而创作的规律却是隐性,不是通过简单的文本就能表现出来的。形式主义可以揭示文本的形式结构,却把握不了文学创作的规律。所谓的规律就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科学性,它是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把握的,不是仅仅用语言学的方法就把握得了的。也就是说仅仅用语言学的方法来把握文学的创作规律是相当困难的,不会是绝对准确的,是会有疏漏的。科学的语言方法应用在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的研究上变得不科学、不准确了。
三、总论
俄国形式主义者从形式的角度来规定文艺的本质,把文艺创作视为一种表现形式。还针对这一理论,提出了“陌生化”的概念并以此为原则。“陌生化”原则对文学批评影响和很大,增加了文学的审美价值,对作家的创作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20世纪的西方文论史上有它的积极意义,“俄国形式主义”开创了俄国形式主义的先河,将传统的注重内容的研究转向了对形式的研究。当然,俄国形式主义的局限性也不少,如研究范围的狭隘,过分强调文本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批评将批评局限在一个小圈圈内,没有从整个文学、文学史上全面看待文学批评研究,使俄国形式主义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终于在其自身的局限和社会政治等原因的影响下,很快的衰落下去。“俄国形式主义”虽然被迫退出了文学批评史的舞台,但它提出的“陌生化”原则,注重文本研究等理论却开启了法国的结构主义,影响了英国的新批评等形式主义流派理论的发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有很大的影响和贡献。
参考资料:
①《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胡经之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第20页
②《外国文论简史》刘象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第263—264页
③《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曹顺庆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40-42页
④《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白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56—59页
⑤《形式主义文论》方珊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4月第一版
⑥《简明西方文论史》李思孝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第437—453页
⑦《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二版第38—56页

138292 回 回 回
我们不必给悲伤更大一块田野,再辽阔也比不上我们生活的地方

19

主题

321

回帖

4

精华

贵宾

Rank: 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一篇关于俄国形式主义的介绍性文字,供大家参考{:soso_e113:}

138650 р р р
我们不必给悲伤更大一块田野,再辽阔也比不上我们生活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2332

回帖

24

精华

贵宾

Rank: 4

美丽天使杰出贡献北京诗人管理员副站长荣誉管理版主特殊贡献勤劳园丁最佳风采奖

发表于 2013-11-1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近代史上,在很长一点时间内,俄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138063 ┄ ┄ ┄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321

回帖

4

精华

贵宾

Rank: 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近代史上,在很长一点时间内,俄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quote]
问好巴芒老师:handshake的确,中国现代文学其实受俄国的理论和文学影响很深呢,这里面有一些时代和意识形态的原因,但是现在已经变成我们文学史的一部分了:lol

138861 ォ ォ ォ
我们不必给悲伤更大一块田野,再辽阔也比不上我们生活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6-7 09:57 , Processed in 0.08383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