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1
收起左侧

[其他] 柳藏鹦鹉——《金瓶梅》的暖意与亮色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6-3-2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柳藏鹦鹉——《金瓶梅》的暖意与亮色
新读《金瓶梅》(代序)   沂河水声
首先声明,是新读,不是重读。

《金瓶梅词话》这部书,来到身边已有数十年之久了,期间下决心读它,非止一回。然而,说不清什么原因,总是读读停停,拿起又放下,真正成了浅尝辄止。现在想来,大概年青气盛,对里面类似《红楼梦》一样的吃喝拉撒琐事,不耐烦吧。

说起来,为得到这部书,还是不惜血本的。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一个海岛上的新华书店,蓦然发现了《明代四大奇书》,里面就有《金瓶梅》,一套精装书,装成一个半尺左右的箱子,价格了得,只记得一百多元,抵我当时一个月的薪水。爱不释手地抚摩半天,暗地里咬牙,买定了。终于到了月底,一发工资,我就把这套书抱了回来,犹如抱得美人归。那时刚结婚,家徒四壁,这样倾囊购书,事后自己也有些心愧。但妻深知我这唯一爱好,虽有小怨,终不忍呵责。再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又得了一套香港出版的《金瓶梅词话》,并对这两个版本,词话本和崇祯本的内容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前者虽然删节本,但简体横排,只有上下两册,又有张竹坡批评,好看易读,所以就想以这个版本为主来读,并把词话本中仍保留的语涉污秽性描写的内容,一一补抄在崇祯本里,页眉空隙处不够,就抄在小纸条上,然后粘贴到该页。

以前下的这个功夫,还真不算小,算是一直固有的毛病,力求原版原貌,不愿意看到不完整的东西。但由于年纪的原因吧,好像也确实是作为淫书去理解,去猎奇的,补完之后便束之高阁了。直到今天,认真从头读《金瓶梅词话》,着重看其描划人性世故,人物语言,无不神肖天工,称奇道妙,真是古代中国小说的高峰大山。

我是个没主张的人,说实在的,今天能够重新捧读这部大书,是受了我敬佩的格非老师的引导。他在新著“《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一书中,评点论述了这部书之大、之美、之奇,说其艺术水平,即伟大如《红楼梦》者,也有所不及,并表示,每年他都读几遍《金瓶梅》,从此发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特独而永恒的魅力,不断从中得到创作的宝贵养料。这不仅让我心头一亮,从书柜中寻出,急切一读,果然好文,如锦似花,如饮甘醪,奇怪以前为什么视而不见,忽视若此呢?其中被批为瑕疵的露骨性描写,现在读来也不再觉得那么刺眼了,更难掩书中艺术气质之赫赫辉光。还是格非老师说得好,这是一部等待你成熟的书,只有当你对生活有了酸甜苦辣的体悟,获得心智的成熟之后,才可以开卷读它。

此言极是,可以看作是《金瓶梅》的知己话。

词话本序跋中说,读了这部书生恻隐心的,是菩萨,生畏惧心者是君子,生欢喜心者是小人,而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我不知怎么回事,读了一部分之后,竟对主角之一的潘金莲产生了怜悯之心。对照如上所言,我不由窃喜,自己竟是第一类读者,菩萨也。

我的心肠近菩萨,是年老之故,还是假慈悲,还真说不准了。反观现代小说,描写世情,刻划人物,则浅薄多了。更大的问题是,没有写到深处,极致处,往往停留在抑恶扬善、讲故事、为情节上,还是不近人间烟火。我想《金瓶梅》之所以神秘,有诱惑力,决不仅仅有性描写之故,实在是活脱脱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艺术的,以语言为砖瓦构筑起来的立体多维现实世界,如人物的刻划,立体丰满,是三维人物,不是二维扁平人物了;人物语言各人有各人的话,无不毕肖如画;看其人情往来,繁文缛节,笔法纯熟,如解苞者,游刃其中;其传说掌故,市井俚语,似乎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然而,这又是一个与现实世界有所区别,是人们曾似相识,看着面熟,但又叫不上名字的一个“故人”,大有“尊前谈笔人依旧”之概,其艺术的博大底蕴盖源于此。

只是,这部书读到开端部分,便让人心惊不已。难道这就是人类社会,似乎从来就没有过什么所谓正义,总是邪恶有余,得势者胜,人心不古,没有是非曲直,没有善良慈悲。比如,对于武大的结局,可能有的人会为他抱屈喊冤,但声音希微,对于王婆的见义忘利,为淫者不惜倾心谋划、参与、辅助,社会并无一声谴责,是现实就如此,还是作者故意为之?这是我初读时想不通,看不懂的地方,甚至影响到了我对人生的看法,模糊了我自认为正确的、一直坚守的生命底线。

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作为作者重墨浓彩刻划的三位女性,讲起可爱来,如天生尤物,叙其可恨处,足可让人牙根痒痒。对于描写人物而言,这不能不说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对于一部书而言,到底要想让读者得到些什么呢?纯粹是为了听者、读者的一时快意吗?还是要把读者的欲望点一直压着,直到书尾才揭出他们的下场来,那一口气才舒出来?这样用心到是良苦,只怕读不到结尾的,白得了些歪理,学些阴暗勾当。

然而,心里揣着这些互相碰撞的想法读完,掩卷之余,我的眼前止不住地晃动着几个主角的影子,只是不知怎么都变成了这样有些正面的形象:身材高大、风流潇洒的西门庆,心灵手巧、伶牙利齿的潘金莲,温柔敦厚、内向自敛的李瓶儿,能上能下、思想前卫的庞春梅,察言观色、趋利避害的应伯爵……

他们让我叹息,叹息长久以来堆积在他们身上的骂名,从封建思想的恶源里释放出的流毒,以及正统观念泼在他们身上的脏水。

  他们让我彷徨,因为我总是从他们身上发现许多让人心软的细节,温暖着我的心灵,让人想恨恨不起来。

他们让我忧伤,为什么他(她)们善良的念头,宽容的眼神,如遇春寒的嫩芽,总是那么弱不禁风,夭折在季节轮齿的转动之中,等不到一个生机葳蕤的春天?

老实说,我从这部书的立休与多维的艺术世界里,在看似复杂繁乱的结构和多角度人物描叙当中,找到了慰藉艰难人生的暖意与亮色。现在,我就试图把这些暖意与亮色,通过挖掘、擦试、打磨,条分缕析出来,然后进行整合,组装,揉搓,宛如集荧之光,和星之辉,染月之色,期待生发出新的愿景和希望,也许无法类比太阳的炎炎辉光,然而,聊胜于无,如果偶尔用来抵挡和化解一下人世间的一些冷酷与黑暗,也是说不定的事。

以上算为序。

转自万松浦网站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149

主题

1万

回帖

45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贵宾驻站诗人

发表于 2016-3-29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上沙发, 慢慢品读,问好。猴年快乐幸福,吉祥如意!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6-14 03:01 , Processed in 0.07209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