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2|回复: 1
收起左侧

【北京诗人。诗歌鉴赏】诗歌+评论

[复制链接]

80

主题

2332

回帖

24

精华

贵宾

Rank: 4

美丽天使杰出贡献北京诗人管理员副站长荣誉管理版主特殊贡献勤劳园丁最佳风采奖

发表于 2015-12-25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八月:立法者
                    文/巴芒

这个八月即将远去
我想说些什么,就说些什么

诗人们很忙的,忙着用语言消灭诗歌
政客们也很忙的,忙着用战争表彰和平
我的诗歌迎面而上,遇上天罗地网
也遇上自身阻力

这个八月云雀在飞
火中那枚心脏还是完好无损的
“一切并没有消失
只是经历过海的变异
已变得丰富
而神奇”

很神奇吧
我一直谨慎地活着
还告诉自己必须谨慎地活着

想起你已死去
不由得咬牙切齿

悲伤、引领、怜悯
羡慕、妒忌


都在墓地里分别安葬

注:
1、立法者----在雪莱有名的《诗辩》在里,他分析了诗歌的创作方法,为诗人进行了辩护,认为他们是“没有得到社会承认的立法者”。
2、“一切并没有消失/只是经历过海的变异/已变得丰富/而神奇”---雪莱墓碑上镌刻的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其中三行诗句。
3、火中心脏---雪莱溺水于海,他的遗体由他生前的好友拜伦及特列劳尼以希腊式的仪式来安排火化,他们将乳香抹在尸体上,在火中洒盐,令人惊奇的是雪莱的心脏在烈火中完好无损。

西翔点评:

       巴芒这首诗还是很讲究章法的,不象有些抒情诗,一根筋向前不拐夸,直通到底。不讲究起伏。不要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指的不是诗歌。 实际这句话对任何文体都适用。
       在这首诗里,特欣赏诗中的第一人称,突然转至第二人称,所带来的对心灵的冲击,是那样的让人瞪大眼睛,一下子想到很多。作者如是搞,给读者一种揭开谜底的感觉,或者就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其间的震荡,像平静的水面承受了一块石头,,是无与伦比的。
       一二人称在诗中的互换,本身就能打破诗中的平淡。一三人称也能。
       这首诗四五两节的衔接与转换,实际四节起到过渡的作用,都是我欣赏的。
       另外,这首诗从头至尾的韵感波浪,是有起伏线的。
       属于简评,不然好好讲讲这个问题。

江边鸿雁点评:

       巴芒,一位视诗歌如生命的诗者,一位个性的诗人。巴芒的诗歌,不仅具有思想性,而且具有挑战性。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审视世界,以心灵深处真实的声音,以对待诗歌虔诚的态度,以朴实的、灵性的、诗意的文字,诠释着人生和生命。对于诗歌评论,我只是一个探索者,也尝试着写过几篇,但从未敢解读巴芒的文字,毕竟于我而言,太深奥,太博大,几乎每一首诗歌都有其背景和经典。布鲁姆说过:阅读的过程,也是广义的误读。应该说,映入读者内心的是另一个诗歌文本了。诗无达诂,不同的解读很难与作者原意保持一致和重合。常言道:无知者无畏!那么,我权当是写读后感了,以自己的欣赏方式和审美角度,搭建一条作品、读者、作者之间的交流途径吧!
     《八月。立法者》这首诗歌,以八月即将离去之际,抒发作者对于世事、生活的真情实感。“立法者”,作者已作注解,这首诗歌我把它理解为为诗人而作,为诗人雪莱而作。
       全诗共7小节。起句的交代,足以证明作者的个性,“我想说些什么,就说些什么”,一位真实的诗者,没有掩饰,没有虚伪,以真实的声音感染读者,情节自然地打开。
       第2节,以诗人和政客为具象,直奔主题。“诗人们很忙的”,“政客们也很忙的”,其中不乏反讽的意味。而生活就是这么纠结,哪里有两全之策呢?“我的诗歌迎面而上”,这是超越于语言之上的行走,一种与命运抗争的呐喊。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回应,反而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天罗地网),内心的痛苦和苦闷无法释然(自身阻力)。
       第3节,让我们看到一线生机。“云雀”在八月的上空飞翔,奔向自由自在的生命的崭新境地。还有“火中那枚心脏”,历经万劫而完好无损。生命的奇迹,让人生经历变得丰富而神奇。也可以说是生命与灵魂的历练与重生。
       第4节承接着上节,把镜头拉近,聚焦,对准自己。以诗人雪莱的人生际遇为警示,同时告诫自己,“必须谨慎地活着”,生活处处充满陷阱,稍有疏忽就会被生活抛弃和捉弄。“很神奇吧”,有一种经历过后的释怀和觉醒,是走过风雨沧桑之后获得的感悟和思想上的升华。其中,也有反思的味道!
       第5节,“想起你已死去/不由得咬牙切齿”,这一节充满力度,含义深远。雪莱死的那么早,那么冤,那么凄惨,令人嗟叹,令人落泪。想起“火中那枚心脏”,怎不叫人扼腕,心碎,咬牙切齿?这一切是谁之过?读到这里,我的心在流泪,我在以泪水完成下面的文字。
       第6节,承上。这一切的一切,给人带来的心绪,是复杂的,凌乱的,“悲伤、引领、怜悯/羡慕、妒忌/恨”。一字一顿,字字融入作者对雪莱的敬慕、惋惜和深深的挚爱之情。五味杂陈之中,那最后的一个“狠”字,是作者自心底怦发出来的、无声的却最有力度的情感的爆发。
       第7节,“都在墓地里分别安葬”,紧接上节,却成为独立的一节收尾,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也是作者情绪的停顿,一时的愤慨和激动还无法平息。“悲伤、引领、怜悯/羡慕、妒忌/恨”,这些复杂的情绪,不仅仅来自对于雪莱所遭遇、所经历人生苦痛的愤愤不平,还有对于人生历程中曲折、悲凉等现状烦扰的发泄。将它们安葬吧,而且是分别安葬!以此给读者留下思索、回味的空间。
      全诗构思精巧,寥寥几笔使主题内蕴获得丰满的呈现和开掘。收尾自然,在理性的沉默中,感悟生命的力量,从而让心性得到升华。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103

主题

698

回帖

1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6-1-3 2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点评把诗人创作的核心给漏掉了“定格”,如果我们代着他去,你也是作者。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11-17 22:38 , Processed in 0.071890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