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8|回复: 3
收起左侧

[其他] 乙未羊年,子麦十月读诗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628

回帖

12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QQ
发表于 2015-11-1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子麦 于 2015-11-14 20:36 编辑

读白公智的诗《把汉水放在一张纸上》

文/子麦


    【子麦读诗】俗话说:“文如其人”,这话一点不假。白公智这首《把汉水放在一张纸上》恢弘大气,意象纷呈,张力十足。“用双手勾画江山”,就这一句令我想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个诗人没有宽大的胸怀怎能写出如此气势磅薄的诗句呢?下面还有更精彩的:“秦岭巴山用来镶边”。心眼小的人看山是石头,是漫山遍野的树木与花花草草,只有放眼远方的人才能望得见八百里秦川大地。秦岭巴山物产富饶,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留白处“正好安放一个朝代”,仿佛历史就在我们的眼前无声诉说,这一句起承转合非常之灵巧,实在佩服公智兄的神来之笔。我读后感觉有位仙人从古代优雅而来,静谈秦岭的美,汉水的壮观。“一口气往开了吹/往开了吹/汉水就歪歪扭扭九曲十八弯”。这一口气就像汩汩流水吹出汹涌彭拜、凄美苦难。江边古镇吊脚楼上,月黑风高,所有的“风流韵事,从窗口一闪而过/却叫人摸不着头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具象与抽象交相辉映 ,字里行间一缓一激犹如江水奔腾、马蹄声声,令人浮想联翩。诗歌一开头的波澜起伏为后面的流浪他乡埋下了伏笔:“儿子,以笔为篙,只需轻轻一点/明晨我们就可以升起风帆,直下汉口。

    总之,这首诗歌文笔丰满大气,诗意葱茏,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耐读耐品,整首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与词,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是很难写出的。子麦水平有限,没有理解透的地方肯定存在,望公智兄海涵。

2015.10.2

附:《把汉水放在一张纸上》
文/白公智

把汉水放在一张纸上,用双手
勾画江山。秦岭巴山用来镶边
再细笔素描河流的形状,留白处成了
大块肥美田地,正好安放一个朝代
一滴墨滴成秦风的样子,一口气往开了吹
往开了吹,汉水就歪歪扭扭九曲十八弯
每一个弯儿,都留下一处险滩
杜撰凄美苦难的故事,挂在拐弯儿处
小镇的吊脚楼上。风流韵事
从窗口一闪而过,却叫人摸不着头脑
江面宽阔,夜泊三五艘木船,江涛
声声说着外省方言,听不懂也叫人满腹辛酸
儿子,以笔为篙,只需轻轻一点
明晨我们就可以升起风帆,直下汉口


读沧海一鹤的诗《被汉字喂养的民族》

【子麦读诗】初读沧海一鹤《被汉字喂养的民族》这首诗歌给我的感觉:开阔大气、哲理纷呈,以情论理,犹如画中取水、风中慢舞轻飞。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蕴含历史与哲思。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汉字的文明是中华文明最深远又最核心的一部分。类似这样的题目,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对诗歌的理解一般人是很难驾驭的。“在文明的青史里/你以象形的姿态孕育美丽”。诗句一开始从甲骨文着笔入情入理,接下来把甲骨文的美描画得淋漓尽致:“骨骼美感体魄健朗个性鲜明”,然后顺其自然地把对甲骨文的爱与自己的经历揉和一起:“不仅仅与我的喜怒哀乐一起亢奋/更懂得与我的恩爱情仇山高水长”。

  该繁则繁,该简则简,正如齐白石画虾,不一定什么都画,只画气韵流动,画神态自如。上一节着重写了甲骨文,第二节金篆隶楷草行宋却一笔带过,用几行诗就把中国文字的精气神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为之叹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古典文学形象大使和思想家,教育家。“半部《论语》治天下志士仁人谋稻粮”,济世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历代人民所爱戴与崇拜。诗作者以沉重的笔墨面对现实,又以静观其变的姿态,“在扭曲的事实和哭泣的真理面前”,“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冷峻时且静观/一笔一画都抒写得从容不迫/一字一句都拿捏得含蓄有度”。

  诗的结尾把“我”融入到对民族的爱对“五千年的厚土”的滋润,从而把整首诗推向了高潮。“在亦歌亦舞亦庄亦谐的生存状态里/我触摸到一个被大美汉字喂养的民族”。诗人用高度概括的语言点亮全诗,让人对汉字的美更加憧憬,也对中华民族的宽容大度心生敬畏!

  一首好诗没有绝对标准,但一首好诗至少能给读者带来愉悦、反思和精神慰藉。我耐心品读这首诗的目的:一是激励和鞭策自己;二是希望更多的写作者舍弃虚荣与投机,真正沉下心来写自己内心深处的文字。其实,我写诗也很早,一路风雨走来,到现在才懂得什么叫“诗味”。

  读风如读秋,一片枫叶知根知底;读诗如读人,不见其面,但悟其心。今夜,窗外一朵秋雨给一个提醒:点滴心声难以吃透《被汉字喂养的民族》,本文有不妥之处敬请一鹤兄海涵。

2015.10.4,雨夜

附:《被汉字喂养的民族》
文/沧海一鹤


在文明的青史里
你以象形的姿态孕育美丽
生就一副多愁善感的秉性
骨骼美感体魄健朗个性鲜明
在自为世界里塑形立神铸魂
不仅仅与我的喜怒哀乐一起亢奋
更懂得与我的恩爱情仇山高水长
一起漂泊一起浪漫一起纵情放歌

从甲骨文的荒山野岭
到金篆隶楷草行宋的漫漫征程
穿过历史的烟雨沧桑
风尘仆仆磕磕碰碰荡气回肠
鉴证了大起大落的人文变迁
丈量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落差
阅尽了朝代更迭的金戈铁马
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
洗礼了红尘纷扰打破了世事不平

面对顽疾望闻问切治病救人对症下药
半部《论语》治天下志士仁人谋稻粮
在扭曲的事实和哭泣的真理面前
任何丑行都躲不过你正义的法眼
任何悖逆都敌不过你的铁证如山
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冷峻时且静观
一笔一画都抒写得从容不迫
一字一句都拿捏得含蓄有度

在亦歌亦舞亦庄亦谐的生存状态里
我触摸到一个被大美汉字喂养的民族
背靠这片耕耘了五千年的厚土
根深蒂固生生不息相濡以沫
一种不可颠覆的根性
唯美着我的家国忠魂!


《山野情怀,晚秋静谧致远》---浅析山野浪人《晚秋将去》


【子麦读诗】:

  解读一首好诗不如提笔,我赶鸭子上架,爬上山野浪人这首唯美的《晚秋将去》。山野浪人文如其名:秋在诗人的眼里高端大气、静谧致远,读后真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我读过山野几首,觉得他的诗歌:文风质朴、诗思丰盈,恢弘大气的语言张力十足,耐读耐品耐思。下面我入一回深秋,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把内心的痒挠一挠,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晚秋有多么美妙:“晚秋在河岸林木间照起镜子/爬墙虎静谧地穿过高墙/落叶偎在道路两旁”。开门见山,见墙,见落叶,时光正静谧地迎来“西风与冰花的浪漫约会”,“轻轻掀起寒山一瞥惊鸿”。
  北方的雪比江南更早。“大地把丰收藏匿起来/飞雁引渡流云/一幅酣畅淋漓的美景/被溪水押解进漫野松涛”。大地辽阔,北雁南飞,流云驻足长空,松涛一起一伏,即使我费尽心机把这几个意象抽出来也难以言表此时诗人“被溪水押解进漫野松涛”的肺腑之情;更何况“远方大雪渴望能分季节一杯羹/太阳依旧顽皮/缓冲着光阴来去”。
  前面两节好比梦境,诗人扬长于山水之间,满怀秋色,一路迎风雪而来;后两节好比踏入现实:“城市中有些寂寥的霓虹/随着太阳落山/开始躁热一种情绪”:“欲语还休的藤蔓被挤下台阶/情怀千丝万缕把月色紧紧关闭/烟霏云敛中群星清雅脱俗而来/枯黄的灯光被感动,有泪溢出”。寓情于景,触景生情,虚与实环环相扣。读到此处:内心打了一个感叹,“有泪溢出”!
  深秋接近尾声,诗人饱含深情高风亮节地“独自走在坠露落英的菊蕊飒香里/我用艳丽背叛凋谢/与夜风势不两立的篝火笑着/诗句在火苗中揣满心事/期待梨花红梅的相拥亲吻”。这最后一节:一字一句把秋后的美景烘托得炉火纯青:“坠露落英”暗示告别“菊蕊飒香里”万种风情,面对残酷的凋谢,我“用艳丽”激励那一颗唯美的诗心,“期待梨花红梅的相拥亲吻”。
  初出茅庐,笔墨不解深处之魂,有不妥之处,还望读者与山野站长见谅为盼!


附:《晚秋将去》
文/山野浪人


晚秋在河岸林木间照起镜子
爬墙虎静谧地穿过高墙
落叶偎在道路两旁
西风与冰花的浪漫约会
在打开的天空胴体里
轻轻掀起寒山一瞥惊鸿


大地把丰收藏匿起来
飞雁引渡流云
一幅酣畅淋漓的美景
被溪水押解进漫野松涛
远方大雪渴望能分季节一杯羹
太阳依旧顽皮
缓冲着光阴来去


城市中有些寂寥的霓虹
随着太阳落山
开始躁热一种情绪
欲语还休的藤蔓被挤下台阶
情怀千丝万缕把月色紧紧关闭
烟霏云敛中群星清雅脱俗而来
枯黄的灯光被感动,有泪溢出


裹着空气中的超拔飘逸
独自走在坠露落英的菊蕊飒香里
我用艳丽背叛凋谢
与夜风势不两立的篝火笑着
诗句在火苗中揣满心事
期待梨花红梅的相拥亲吻


《竹林细语:清新而婉约》-----浅析若诗的一首唯美小诗--《竹林幽径》


浅析诗人若诗的一首唯美小诗--《竹林幽径》
一首好诗没有绝对的标准,但一首好诗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一个诗人文静而优美的心境。若诗的这首《竹林幽径》好比一本诗集的一支绿色书签,随意抽出,暗含墨香,回味悠长。“风的足音”,“八月的柔肠”和“一些清词”“跌落时光深处”,“在清风竹韵里/不堪回首”。
诗作者以女性细腻的笔触深入生活底层,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然后把这种美通过风儿和月光散发开来,读后令人轻松、舒展,仿佛此刻诗人在佛门之内,手执一盏心灯,从黑夜里舒缓而来,给红尘中的游子送来一杯解闷的香茶。任何言语不如进入这首小诗唯美的意境,望读者劳顿之后,灯下慢慢品赏!
2015.10.12
附:《竹林幽径》
文/若诗


风儿摇曳生姿
黄昏的惆怅
氤氲着月光
晕染了竹林幽径
独坐亭台水榭
聆听风的足音
由远及近
掀起了桂花的裙角
粒粒鹅黄
层层裸露
八月的柔肠


一些清词
在心的风景里
起伏跌宕
缕缕暗香
跌落时光深处
凋零的喟叹
在清风竹韵里
不堪回首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夜读吴茗的小诗《老婆为大》有感

【子麦读诗】:
  在读吴茗这首小诗前,很有必要提一下诗人最近的生活状态:一个终日被病魔缠身的人,如果内心没有一丝阳光支撑灵魂那是何等的孤独与绝望!痛苦与折磨是一贴苦药,正如他自己所说:“没有了诗,我的生活会更加枯萎。诗,滋润了我的生活,虽然我开不出什么花来,但是有叶子的闪亮也已经足够。”
  吴茗的诗歌有他特有的风格和气质,写老婆的诗写到这个份上真是难为而用心良苦:老婆日夜操劳,默默无闻地奉献,这时候诗人并没有任何夸奖的词,而是用心灵深处的语言来表达这一份真挚的爱:“我每天都以不同的角度抵达你/从林中的草地/从山间的田野/从我灵魂的任何地方”。
  这首小诗的第二节诗人另辟蹊径,用“掀开天幕”形象生动地暗示老婆每天起早贪黑地深入田间地头勤苦地劳作。当“红日已开始升起,我知道你已掀翻了我的墓地/那绿色的闪光已有归期”。读到此处,我相信读者已深深被诗人的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所感动。一个长期被病魔折磨的人,老婆一直守护在自己的身边:煨汤,熬药,还得照料一家老少,那是何等的艰难!
  最后诗人用诙谐的语言刻画老婆的伟大和自己对老婆的感激之情:“你是太阳  我手执锣锤击响你/朝霞是锣声  彩虹是讯息/希望依旧热烈而滚烫  熊熊的烈火样/爱人啊  阳光下看不到你的阳光/我只能触摸那黑暗中的语言/那镌刻在青石上的誓言已开始温暖”。
  总之,这首《老婆为大》:语言隐忍,风趣幽默,思路开阔,意象纷呈!可圈可点的地方甚多,由于篇幅有限,我就不详细解读。若有误解或不妥之处还望吴茗兄海涵。
2015.10.16


附:《老婆为大》


题记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文/吴茗


我每天都以不同的角度抵达你
从林中的草地  从山间的田野
从我灵魂的任何地方


当你掀开天幕  红日已开始升起
我知道  你已掀翻了我的墓地
那绿色的闪光已有归期


你是太阳  我手执锣锤击响你
朝霞是锣声  彩虹是讯息
希望依旧热烈而滚烫  熊熊的烈火样


爱人啊  阳光下看不到你的阳光
我只能触摸那黑暗中的语言
那镌刻在青石上的誓言已开始温暖


《读山读水难读一首好诗》----浅析刘东宏老师的《鸡心岭》

【子麦读诗】:
  读山读水难读一首精致唯美的好诗!刘东宏老师这首《鸡心岭》可谓匠心独运,笔墨生动传神。人到中年,总有一份淡定与从容。“如果以云海去爱/她有深情的山谷/群峰逶迤/绿雾升腾/都是故国情怀”。四海之内,一条路,一块碑给诗人的足迹作了旁证,“春天的地址”铭刻游子之魂,无需示人,“唯有银狐/坚持自己”。
  这么多年,学富五车,上猎唐诗宋词,下接故乡人脉地气。你“一直在山岭出没/叶子在身后/一次次落下/又在身前/一次次长出/她的孤独/如惊艳的目光/仍然闪烁”。读到此处,诗人已经向我们诉说了太多的经历与人生的坎坷。我的目光也惊艳了一下,继续往后山打探究竟:“前朝的幽怨与执着/我依然垂于她的眼神   泪水/深处的风暴   心灵交汇 ”。不探则罢,一探如遇知音,多么相似的经历,多么值得垂青的眼神!
  你摆上一壶酒,月下对饮。我何尝不知“低垂中年的内心”。   你说“尘世之痛/人到秋天   才知道 /真情即远方  一步之内 /都是故乡和异乡 ”,我完全接受你用内心蒸腾的老酒,因为我的秋天离故乡更远更懂你闪光的词义。
  难得《鸡心岭》一坐。分手时你深情地告诉我:做人要“怀揣自然之心” 用“最初的善良/安于山水   修茅庐   种桃花”,“回到心上   我们就是彼此的心上人”。
2015.10.18


附:《鸡心岭》
文/刘东宏


如果以云海去爱
她有深情的山谷
群峰逶迤   绿雾升腾
都是故国情怀
水泥路   国心亭   高大的石碑
公示了秘密   春天的地址
唯有银狐   坚持自己
一直在山岭出没   叶子在身后
一次次落下   又在身前
一次次长出   她的孤独
如惊艳的目光   仍然闪烁
前朝的幽怨与执着
我依然垂于她的眼神   泪水
深处的风暴   心灵交汇
低垂中年的内心   尘世之痛
人到秋天   才知道     
真情即远方   一步之内   
都是故乡和异乡
怀揣自然之心   最初的善良
安于山水   修茅庐   种桃花
在鸡心岭   回到少年
回到心上   我们就是彼此的心上人


《五月的麦地,诗意怀乡》---浅读诗人刘腊华的《镰刀》

【子麦读诗】:

  读这首小诗以前说一点题外话,说是题外却与诗人息息相关。子麦与刘老师是同乡,曾经写过一首《小孤山》的诗:“悬壶一江,一条草船封不了湖口/江水掀起破天巨浪,堵不了鱼米之乡”。其实诗人刘腊华的故乡就在小孤山脚下,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长江北岸真正的鱼米之乡。作为鱼米之乡里走出来的诗人:外表斯文,内心沉稳,出手大气,正如“五月的麦地,等待刀斧手/闯荡风尘,杀身取义”。五月何其精贵,有了麦地这个辽阔深厚的背景,“刀斧手”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是你们也是我们这些以诗歌为麦子的浪人抑或是书生或无名之辈。种麦子的人是我们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一路走来,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诗人惜墨如金,只用了一句:“闯荡风尘,杀身取义”。
  更精彩的还在后面一节:诗人用“一顶草帽”隐喻,构思乖巧而相得益彰。意游故乡,精华浓缩于一个弧度和弯度。正如“父亲是切线,母亲是割线”,这“一道立体几何题/谁用针尖对麦芒的钢铁意志/完成了一生的证明”。我要说的似乎有多余之嫌,倒不如读者细细品读!
  最后用白公智老师的回帖点评收尾:“一首精致佳作。非常棒!直接精华了。问好腊华兄!”


附《镰刀》
文/刘腊华


五月的麦地,等待刀斧手
闯荡风尘,杀身取义


一顶草帽倾斜的弧度
正好与一把镰刀的弯度
构成等角
父亲是切线,母亲是割线
一道立体几何题
谁用针尖对麦芒的钢铁意志
完成了一生的证明


《“雨水天真”与“时间滴答”》---夜读远航的《那一夜》

【子麦读诗】:在大别山论坛与诗人远航有缘结识颇感荣幸。读一个人的诗就可以闻其香观其志。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人性游离。不乏有近墨者以假乱真,以虚华为己任,无病呻吟。远航这首《那一夜》,如同她的灵魂内骨子“雨水天真 ”,秋色沉入肺腑,“空气变凉/没有安静”。那一夜,一开门,童真出镜,没有比雨水更纯的泪滴,没有比空气更开阔的胸怀!
  “那一夜,时钟滴答滴答/似钢琴家在弹奏小夜曲/干净的琴弦伴我干净的沉默”,多么干净纯洁的语言,物我交融。静中有动。一首小夜曲净化红尘,思绪缠绵婉约,字里行间轻松愉悦,唯有“时钟”与“我干净的沉默”较劲。“时光荏苒/过往,不屑一提”,这一句承上启下,点到为止,一笔带过;一句“过往,不屑一提”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平静与谦虚为人的高尚情怀。两个复踏:“我错过了......我错过了......”犹如小夜曲反复咏叹,让这首小诗推向高潮:“那一夜,一个词站在原野/隐喻一个世纪的言论”。
  我的理解充其量乃一滴水的润滑剂。其实我喜欢这首小诗的理由是:难得的简约,难得的精致,难得的干净,难得的唯美与婉约,最后难得的一气呵成!
2015.10.26


附《那一夜》
文/远航


那一夜,雨水天真
空气变凉
没有安静
那一夜,时钟滴答滴答
似钢琴家在弹奏小夜曲
干净的琴弦伴我干净的沉默
时光荏苒
过往,不屑一提
我错过了春、夏,撞上了秋
我错过了散文,撞上了小诗
山离我们遥远
海离我们遥远
那一夜 ,一个词站在原野
隐喻一个世纪的言论



诗观:诗与远方,不求抵达,只求内心的愉悦!

133

主题

7564

回帖

72

精华

贵宾

Rank: 4

高质墨客美丽天使北京诗人版主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1-14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麦老师辛苦,好精彩的解析。点亮学习。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628

回帖

12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淑丽 发表于 2015-11-14 20:40
子麦老师辛苦,好精彩的解析。点亮学习。

问好淑丽!谢谢亮起鼓励!互学互进!祝周末愉快!
诗观:诗与远方,不求抵达,只求内心的愉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7564

回帖

72

精华

贵宾

Rank: 4

高质墨客美丽天使北京诗人版主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1-15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向你学习:victory: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6-14 10:14 , Processed in 0.10088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