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云的早晨,
在阳光与清风间,
进入她的眼睛。
她惺忪地看向窗外。
我说:今天天气晴朗,
万里无云。
她说:云还没上班,
它们在洗脸刷牙。
我说:云在哪里上班?
她说:天空就是动物园,
它们在动物园上班。
出门的时候,
天上果然有了云彩,
有一朵兴奋地对我说,
早上好,大猩猩。
——柳杨《一朵的早晨》
不知道是不是云朵的轻盈还是花朵的美丽令他感动,才让诗友柳杨给他的女儿起了“一朵”这个芳名;出于父爱,柳杨给女儿写了很多首诗歌;其中《一朵的云》续,只读到第三句就让我感受到了匠心与诗美的撞击:“一朵云的早晨,在阳光与清风间,进入她的眼睛。”作为旁观者,在“我”并未发现一丝半缕浮云,并且误认为今天应该是万里无云的时候;多变的快意的仿佛小动物一般的云朵其实早已缤纷在女儿的心田。事实上,这种童谣般的肯定如果绝非来自先知先觉,那就一定出自我们望向世界的不同视角;也就是说:相比“我”所看到的高远,女儿“一朵”的视线可能会落在水面或者山屏,的确;一切学飞的云雾都是从那里开始的。这就好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伽利略发现钟摆原理;不一样的观察、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与启迪,所以,中国作家巴金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这也正像诗人柳杨诗写他的女儿一朵时所流露出来的强烈父爱,情感的投入,让整首诗的呈现顺理成章。首先是“云”和澄曦旖旎的“早晨”“在阳光与清风间,进入她的眼睛。”这种物入手法反常规化的即景,不落窠臼地一改观察中外物的被动为主动,这种诗意化的表达带给读者的感觉,就好像急于登场的清晨、云朵、阳光与清风是排着队、朝着“一朵”眼睛的湖泊鱼贯而入;接下来的一连串对话、更是于不见凿痕中让诗意的衔接与过渡展现得惟妙惟肖:
“我说:今天天气晴朗,
万里无云。
她说:云还没上班,
它们在洗脸刷牙。
我说:云在哪里上班?
她说:天空就是动物园,
它们在动物园上班。”
这样的对话,将(我)也就是“一朵”的父亲形象变成了小孩子,诗意由“我”的相告言辞与充满好奇的提问,引出女儿的回答宛如老师般的不假思索与不容置否:“天空就是动物园,它们在动物园上班。”是啊,天空就是动物园,出自童言,却包罗万象......
形象,完美,因为一系列蒙太奇似的时空拼接使读者感到了情景真实的故事正在发生;趣味,新颖,通过结尾诗句对“一朵”所言的精短证明,将全诗的高潮推向鼎盛。
你看:“出门的时候,天上果然有了云彩,有一朵兴奋地对我说,早上好,大猩猩”。
这一朵云究竟是一掠而过的飞鸟,还是某人的隔空告别在我心穹的投影?至此,全诗无解而剧中,可是它所带来的联想却掷地有声,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