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芒 发表于 2013-10-7 21:19

【诗歌月报】第三期(诗评专刊)(论坛选稿部分,纸刊待用)

目录:

寻你,不为相见——浅析红袖添琴散文诗《莲花和长明灯》---------作者:水滴内向的呈现,心灵的瞻仰——欧开平短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浅析------------作者:朵玛五月的河流——浅析大原飘风《与屈子对饮》---------------------作者:露珠晶莹浅析梦溪流的诗歌《清茶一杯》------------------------作者:一帘幽梦徜徉在诗的花丛中(节选)------------------------------作者:翠儿沉潜的思想,飞翔的诗意——评五谷子的诗歌《写实——故乡3章》----------作者:潘加红浅析紫藤晴儿《倾斜的姿势》----------------------------作者:老曹一场特别的谋杀——也诌失忆的《谋杀报告》-----------------------------作者:绿罗的灰

巴芒 发表于 2013-10-7 21:24

寻你,不为相见

——浅析红袖添琴散文诗《莲花和长明灯》



                            文/水滴



   先容我说点题外话。

  光顾论坛及文学网站有些时日了。于诗评一直未敢涉足。虽然有的时候对所读之字爱不释手。或可记得文字的作者。或者整篇文字都能够熟记;抑或反复读上多遍。也是常有的事。对于喜欢的文字总有些想说未说的东西在心底时而纠结,时而感怀。说来还是舍不得放下。恰好诗评板块搞此活动,就斗胆一回,权当给自己一个练笔的机会。亦或说是自己读后的一点粗浅认识。

  之所以喜欢此篇,或许是自己有着太多的小女子情结。添琴诗友文字里流淌出来的那份美丽情怀使我读之如饮甘饴。掬在手里,醉在心里。此时,七月的夜晚,窗外亮起闪电。这样的时刻静坐一隅,用微醺的指尖掬一澜碧水,书写心香几瓣。



  “亲爱/我来时你已不在……”为了与你的相遇,我曾在一扇木门前许下一个心愿,期待某一日踏一叶小舟渡海而来。诗人此时的语气看似浅浅淡淡,然那份忧伤还是若隐若现。骤然想起大诗人雪莱离世前说的一段话:“就这样,她虽已离开,记忆仍使她和我同在。甚至像幻想才敢祈求的完整——有她在,我的愤怒和激动,都趋于缓和,我只活在我们同在的时间。”

  在这个流火的七月,在这个飘雨的深夜。我庆幸有这样的文字相伴。

  诚然,作者之所以用《莲花和长明灯》做题目,是他的内心怀揣纯净澄澈的希冀。

  “心中的羁绊/牵引一汪泪水/浇灌梦的花园……”若能听见,无需应答。我的脚步很轻很轻,多想有你的陪伴啊,在蓝天白云下泛舟,抑或在曲靖幽婉的葱郁里摘拾青青绿叶。

  纸有边,心无间。此时此刻,仿若着一袭青衫洁净而清秀的忧伤面孔伫立于诗的开端声声唤。一汪泪水浇灌梦之花园,始知相思至深至浓至切。你心吾心,吾心你心。如同空气,如同呼吸。

  

  “佛堂的花窗后有一片涛声/继续你无边的啜泣……”作者用佛堂、涛声、无边来渲染情感之氛围。佛堂本应是清静之地。然而花窗后的啜泣声泄露了秘密,清净的境地顷刻间被打破。读至此,我亦醒悟。用佛堂的寂静境界反衬如涛的啜泣声,情感的内核已露端倪。由此可见,花窗后的一袭梨花白是何其柔弱,又是何其的百转千回?人与人之间。有心即是彼岸,无心即是天涯。

  “庙里的池塘/有株莲花倒塌/花瓣正漂在水里/湿漉漉的/如情感缠绵的短句/搅醒我的梦”莲花倒塌,花瓣飘于水面,读来心底衍生丝丝的痛。莫问,莫问。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无需太多的篇幅来一一赘述。佛堂庙宇虽然可敬可叹,人之情感更是可歌可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颗心都有自己的海洋。

  莲花如是。

  

  “如果观音能带来一场妩媚的杏花雨/重新淋湿蝴蝶的翅膀/重新开启紧锁的倒影楼台/沿着雨花开满绿茵的香径,倒塌的莲花一定可以再次站立/承接来自天堂的温润。”喜欢这一小节的起承转合。语言气息丝丝入扣。巧妙揉入情感。入情,入境,入心。

  时间的脚步依旧。苍老的钟声依旧。然,生命不容许我们有太多的假设。我们用文字勾勒一幅动静相宜的画卷。给灵魂种植最美的花田。

  夕阳下,寂静的寺院在一天中最美的时刻谢幕。寂静,无声。

  “不想再说什么/因你已化为水中菡萏/让我心怀虔诚/决心与圣洁为伍”仿若看到了一个温婉的女子迈着莲步姗姗而归。绿水碧波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亲爱,你是我心底的映画,薄雾散去的时候随我来。我会努力耕耘和灌溉,为你开垦一片白色的花田。

  无始无终。无疾无忧。

  “亲爱,世上的花儿有很多/我不要这一朵/也不要那一朵/只要最像你的那一朵/莲的模样/兰的清香/白的颜色”世间最美的莫过于爱情。也唯有爱情让人忘记时光的流逝。忘记岁月的悲伤。读这样的诗语,令人心生美好。作者坦荡的胸怀昭然若揭。他所心仪的女子心若芷兰,又似月静娴。素雪的容颜,衣袂飘飘仿若从西子湖畔的墨香里走来。

  这样的女子怎不令人心生妒意。此时此刻,我幻想自己就是骑白马的书生。亦或是断桥上撑青布伞的清秀男子。想必只有来世了。

  “在水里/你许我一个背影/像月儿一样光亮。”时光啊,慢一些吧。趁我在老去之前。吟一阕如梦小令,画一帧水墨丹青。如此甚好。

  “因为有你/人群静了/世界静了/我也静了。”风静了,雨停了。你若在,我必来。跟一个灵魂和自己相近的人在这个世界相遇是幸福的。虽然相遇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沉淀和回味。水云深处,氤氲着熟悉的气息。

  “只有木鱼声声/如雷轰鸣/击打我如镜心境/在佛前,我为你点燃十五盏长明莲花灯/捧在手里,像捧着一大把花儿/每一朵都像你/每一朵都像为情燃烧的灵魂/每一朵都为我把去路指引/闭上你的眼/我的爱人/心里长明一盏灯。”香已燃尽。袅袅的青烟收住脚步,向着寂静的世界默许心愿。要如何抹去岁月的尘埃,还原心灵以清冽的光芒。

  作者行文的风格淡淡的,是我所喜欢的,言语间蕴含禅意和智慧。虽说文字的开篇略有些像岁月深处的凉风,但随之却更像是一只浸染着凝重而沉静图案的青花瓷。情感的表达更是一丝不落地直捅你的心底。

  虽说每个作者的写作契机各不相同,但是文字的最高境界就是真情的流露。遣词用句、文笔修饰和写作技巧皆在返璞归真里化于无形。读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宛若微风轻拂,便生出阵阵涟漪。

   亲爱。此生——寻你,不为相见。至此,我也该收笔落题。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权且是我对散文诗的一点读后感而已,算不得解析。再次感谢诗友红袖添琴带来的佳作。如有曲解诗意,还望海涵。

  

  

  附原文:

  《莲花和长明灯》

  

  作者/红袖添琴

  

  1.

  亲爱,我来时你已不在。心中的羁绊,牵引一汪泪水,浇灌梦的花园。

  佛堂的花窗后有一片涛声,继续你无边的啜泣。

  庙里的池塘,有株莲花倒塌。花瓣正飘在水里,湿漉漉的,如情感缠绵的短句,搅醒我的梦。

  “横江欲度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2

  

  在兰花指的指引下,点上一炷香,观音妙目静静注视。

  如果观音能带来一场妩媚的杏花雨,重新淋湿蝴蝶的翅膀,重新开启紧锁的倒影楼台,沿着雨花开满绿茵的香径,倒塌的莲花一定可以再次站立,承接来自天堂的温润。

  不想再说什么,因你已化为水中菡萏。

  让我心怀虔诚,决心与圣洁为伍。

  

  3

  

  亲爱,世上的花儿有很多。

  我不要这一朵,也不要那一朵,只要最像你的那一朵。

  莲的摸样,兰的清香,白的颜色。

  在水里,你许我一个背影,像月儿一样光亮。

  因为有你,人群静了,世界静了,我也静了。

  只有木鱼声声,如雷轰鸣,击打我如镜心境。

  在佛前,我为你点燃十五盏长明莲花灯,捧在手里,像捧着一大把花儿。

  每一朵都像你,每一朵都像为情燃烧的灵魂,每一朵都为我把去路指引!

闭上你的眼,我的爱人,心里长明一盏灯。



内向的呈现,心灵的瞻仰

——欧开平短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浅析



                文/朵玛



欧开平短诗《人民英雄纪念碑》进入视线的刹那,我的阅读自觉不禁被他别致的表述所吸引所感染。决定写这个题材的时候,作者一定有意识避开了同类题材的旧辙,以一种心灵的瞻仰、内向地亲近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华夏民族的精神巅峰。

难度默认。《人民英雄纪念碑》属于重大政治题材,写好这类题材有较大难度。要么理性大于诗意,要么意义遮蔽意境,是对写家思想积淀和写作工力的双重考验。但作者还是碰了它,而且碰出了火花。

切点选择。“人民”是这首诗的切点和灵魂。作者抓住这一要点从开篇到收笔一以贯之,将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人民属性表现得层层递进、淋漓尽致、入情入理。“修筑纪念碑的人/是人民出身/睡在云霄的英雄/是人民出身/题字的领袖/是人民出身”。从建筑者、被纪念者到题字者,虽然人物身份地位不同但都属于人民,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基调把握。从这首诗的遣词造句及内在情绪节奏看,笔者给它的定位是素颜写作。具体表现:首先是放弃大词汇。虽然题材重大,但通篇却看不见一个虚张声势的大词。不是不会慷慨的陈词滥调,是他自觉放弃;其次是回避唱赞歌。其写作难点正在这里,因为“唱赞歌”早已成为政治题材写作的一大通病,而跳出这个魔咒般的怪圈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特别想说的是,在这首诗里,作为写作主体的诗人却把自己放到第四位,正是他的最后出场,给这首诗的基调做了一锤定音:“所以我来/我也是人民出身/不做敬仰/只是人民看望一下人民”。此时无声胜有声!看似平淡的叙述,骨子里却是极其滚烫的。如此,更为感人。

总之,我以为,欧开平的这首《人民英雄纪念碑》,不失为重大政治题材、特别是短诗写作之一成功案例。





附诗人原作:



人民英雄纪念碑

文/欧开平



修筑纪念碑的人,是人民出身

睡在云霄的英雄,是人民出身

题字的领袖,是人民出身



所以我来

我也是人民出身

不做敬仰

只是人民看望一下人民



五月的河流

——浅析大原飘风《与屈子对饮》

文/露珠晶莹



走进五月,你就走进了一条河,一条流泻了千百年岁月与历史的河。站在河边,一眼望不到边的沧桑将日头捞起又打落,这些沉潜在河底的比珍珠更明亮的记忆,将一条河抒写得温婉动人,将一个人的名字吟诵得泪水涟涟。走进五月,就闻到了粽子的米粒香,就看到了雄黄酒洒在艾叶上的旧风俗。更多的时候,我们会不由的想起一个人来,峨冠博带,捉铗长啸,风起九歌,仰天长问,而一条河就在他的身边,低低饮泣缓缓流淌。

写汩罗江写屈原的诗不少,但一下子就能抓着人心的不多。初次阅读《与屈子对饮》是在红袖论坛,读第一句时就有种惊喜漫上心头。今天再次在北京诗人论坛读到它,一种久违的醇厚又爬上心头。仿佛它一直在等我,等我细嚼这风口中飘浮的诗香。

一首诗,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题目。而题目的好坏,又会影响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这篇《与屈子对饮》,用直叙白描的手法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抒情诗。是与一个二千多年前的古人喝酒论诗的这么一件事。那么,诗旨已明,诗人要用怎样奇峰凸起的手法带给读者期待与惊喜呢,就让我们悬着一颗心与诗人共赴一场穿越时光的约会。

起句,诗人用了一个极富暴发力的动词来统筹全篇。“我要把风撕开,撕开一个大大的口子”。风是无形的,只有通过事物的反馈才能感觉到。比方说涟漪、比方说摇晃的树梢、比方说飞舞的头发等等,这样我们才能感觉到风的存在与力量。而这个强大的无形的却存在的风,“我”却要撕开它,不仅仅撕开还要撕出一个大大的口子。这种愤慨这种无以言表的悲愤,只有通过“撕”这样激烈愤懑的动作来细腻深刻渲染出诗人的愤怒情绪。这里风的意象还有对当时政治气候的暗示,我们不妨细细品嚼一下。

“与你奔赴楚地的魂来一次相逢不如偶遇/我们不用寒暄,只须站在烟云浩荡的缝隙里执手对饮”。紧接着,诗人不点明这个人是谁,但读者却心知肚明,这个人是谁。我们不说相逢,我们只管偶遇。相逢是约定,偶遇是缘分。与一首诗与一个人,能不能相遇相知,的确要看是否有缘分,而缘分是多么奇妙的东西,是你苦求不来,却无意能觅的一份相通。在这里,诗人不说每年都会有这么一天——端午。端午给一般老百姓的带来的是祈福去疾,而带给诗人的更多的是对一个人的怀念,对一种精神和民族气节的追思。而诗人与古人是相通的,以酒为媒以诗为题,在古代在今天,我们就坐在一条河的水声里,喝喝酒发发牢骚吧。这二句活脱脱的勾勒出了诗人淡然、谦和、随性、大度的性格。

“我知道你是海量,即使把汩罗江斟满你的酒壶/你也会呼啸着一泻而下,直到枯黄的泪水飘起长袖/你硬朗的笑声还会升起和江边渔父的谈兴。”第二小节,诗人语言上采用了夸张、暗示、比喻等手法来进一步刻化屈原的个性与气质,让屈原这一形象更生动鲜明,仿佛他就站在读者面前豪爽的饮酒论诗,并怡然自得的笑着回答隐者的反诘与疑问。大量的运用了想象与夸张,有力的提升了诗意,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清者自清的大诗人形象和练达豪爽的超然气节。让读者对屈原,对他的人生和境遇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索。

第三小节,诗人就屈原目前在文学上的成就,用酒作引再对比时下,诗人发出了多少感慨与责问,这也是作者进行内心的自我清查与反省。即我们为何写诗,我们该写什么样的诗?这一节,一个“辣”字贯通全节,用得妥贴生动,很好的支撑了此小节的诗意和骨架。

最后一节,诗人用了石头、山、 种子、龙舟和巨浪等几个意象来劝解屈原,这也是对自己对那些爱国的诗人们说的。历史总是朝前辗过去的,既然仅凭个人的力量无法扭转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那么我们还是应该认同并接受这样的事实。屈原作为一座山的象征,他的悲剧时刻提醒着国人,我们应该怎样爱国爱民爱家。至此小诗戛然而止,留给读者余音袅袅之感。

大原飘风是近年来活跃在红袖添香及各大网络论坛的诗人,是一个虔诚的诗者,信奉“不是我要写诗,而是诗要我写”的诗观。就此诗观来看,就极好地诠释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自然为诗之道。大原飘风善于运用象征、暗示、通感、比喻等艺术表现手法和各种修辞技巧,以既饱满又细腻的情感抒发为主旨,注重一种“陌生化”的呈现和读者现场感的经营,并由此深挖和扩展了诗的内核,使诗在有技巧和无技巧间穿梭,达到了纯粹干净、意象生动、想象奇瑰、张力自出的艺术效果。读这首《与屈原对饮》,我觉得大原飘风是真正以他自己的才情和气度,加厚了与屈原穿越对话的浪漫主义气息。毋庸置疑,整首诗写得大气而富有质感,激情且不失细腻,是五月河流中写屈原和端午的不可多得的一首好诗。在此也祝愿诗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以飨读者。



附作者原诗:



与屈子对饮

    文/大原飘风



我要把风撕开,撕开一个大大的口子

与你奔赴楚地的魂来一次相逢不如偶遇

我们不用寒暄,只须站在烟云浩荡的缝隙里执手对饮



我知道你是海量,即使把汩罗江斟满你的酒壶

你也会呼啸着一泻而下,直到枯黄的泪水飘起长袖

你硬朗的笑声还会升起和江边渔父的谈兴



你唇边的天问与九歌,真的无比老辣

喝了两千三百多年了,也不能醉倒一个问号

可有多少晚霞和诗人沾了沾味,就被辣红了眼睛



大夫,没有不散的宴席,请把你怀里的石头放下吧

放下一座山压碎的国觞,我记得,浸透忧郁的种子在等待发芽

那我们去看龙舟,去看放逐的万丈巨浪是不是种子回家的脚印?



2013年7月20日



浅析梦溪流的《清茶一杯》

文/一帘幽梦



认识梦溪流老师源于北京诗人论坛今年2月举办的《相约达琳娜·新春诗会》蒙面活动,至今还不到半年的时间,然每次品读他的诗歌,总会油然而生一种敬仰之情,为他对诗歌的执着和追求精神深深感动。纵观他的诗歌,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个是排列方式与众不同,因而会给人一种过眼不忘的感觉。因而联手参加一次诗赛活动以后,第二次亮相诗我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哪首诗是他写的。第二个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品读以后让人回味无穷,为他的诗歌拍手叫好。第三个特点是意境美,哲理性强,在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还能收获某种启示。

我们知道,一个作家,或者诗人,要有所成就,除了要具备深厚的文学底蕴,细心观察生活的眼光,热爱生活之外,还必须拥有一颗甘于寂寞、淡看名利的心。梦老师,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身处偏僻乡村小学,本身就已经具备了这些优秀的品质,他除了热爱本职工作以外,不忘拿起笔来书写对生活、对乡村的热爱和赞美,他的诗歌充满了温馨、甜美、清新,情景交融,让人赏心悦目,柔美而不乏轻灵,朴实中又蕴含韵味,读了余音绕梁。

《清茶一杯》这首诗,不但具备了以上的特点,还体现了梦老师那种执着诗歌、淡看名利的崇高精神。下面我就来浅谈他写的《清茶一杯》这首诗歌,与诗友们一起探讨提高。

生活中,只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俯首抬头都是诗。你看,“公园里 / 榕树下/一把交椅 / 一张茶几/一颗宁静的心 / 细数/茶香氤氲中 / 那圈圈涟漪”,开头这短短的几行诗,就把我们带进了一座坏境清幽、空气新鲜的公园里,看到了一棵高大挺拔的榕树,树下摆放着供游人歇息的交椅,还有明净透亮的茶几。可以想象到,人们闲暇时,常常约三五个知己朋友,在这里喝茶、谈心、说笑,这是新时代的一种时尚,也是远离纷扰红尘投身大自然怀抱的一种向往。或许,诗人也经常来到这里品茶谈人生。“一颗宁静的心 / 细数/茶香氤氲中/那圈圈涟漪”,看到这里,我们会打一个问号,诗人“一颗宁静的心”,真的仅仅是细数着那“圈圈涟漪”吗?

接下去,我们不烦顺着诗人的思路去找寻答案。“古榕 / 捋着长长的胡须/笑看杯中/绿叶上下沉浮”,多么形象有趣的诗句啊,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这里巧妙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长长的胡须”写出古榕气根很漫长,突出了榕树的古老,,他挺立在这里,不知多少岁月了,饱经多少沧桑,可他依旧“笑看沉浮”,是多么乐观啊!这种人生态度是不是也能给予我们什么启迪呢?“紧握温馨的杯语/不弃不离”,不管人生几多风雨,我们都要记住温馨的回忆,珍藏岁月的美好,快乐就会与我们不弃不离。

“握着/ 飘逸的芳馨 / 啜一口”,就“让黄昏解读/人生的秘笈”吧。年少轻狂,心比天高,总以为一切愿望会在热血中实现,于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真正要明白人生,只有人到黄昏时,才明白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是多么遥远,于是才回归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里。原来“一切荣华富贵/ 在岁月/滚烫激流的/浸泡下/凫凫如烟 / 随风飘散”,只有“持一份恬静 / 淡薄名利”,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读到这里,诗人那颗淡看名利的心跃然纸上,而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在金钱至上的当今社会,一些朋友一听到“写作”这两个字,就会问“赚了多少稿费?”一听到没稿费,就会半信半疑地说:“我不信,谁会绞尽脑汁,自讨苦吃呀,要是我,不干!”一些征文活动,要是没有稿酬,一些小有名气的作家们,往往不乐于参与,觉得没有意义。难道我们写作就只是为了赚取稿费吗?如果不受金钱的诱惑,持一颗平静的心去写作,该有多好呀,我想得到认可的那份快乐,远比得到金钱还要开心。我相信,像梦老师这样的朋友,收获到的是一份无价之宝,金钱是无法比拟的。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阳光,也有风和雨,但不管怎样,经历过就是一种财富。 “撕下自己的/那一页/投入 / 把岁月的沉积/沏成一杯苦涩 / 呷一口 /夕阳下 / 细细回味”, 读到这里,我们会更加明了,诗人品的不是一杯茶,而是人生,所谓“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诠释。他把岁月的清香和苦涩揉在一杯茶里,然后静静地品尝回味,感受人生的冷暖。那“圈圈涟漪”不就是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吗?俗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因此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心灵的写照。

总之,这首诗清新优雅,韵味无穷,读来流畅轻快,通过“公园、榕树、交椅、茶几”等意象的描写,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黄昏时公园的美景,而且可以感悟到人生的意义,一位真正的诗人就应该这样,不仅仅为写诗而写诗,而应该在写诗的同时能给予读者一些启发和教育,让读者读了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这才是文学创作的真正目的。

当然,写作的路上千辛万苦,我真诚地希望梦老师永远保持这份淡然的心境,在此也祝愿梦老师在文学领域上更上一层楼!我们拭目以待!



附诗歌原作:



清茶一杯

文/ 梦溪流



公园里榕树下

一把交椅一张茶几

一颗宁静的心细数

茶香氤氲中那圈圈涟漪



古榕捋着长长的胡须

笑看杯中绿叶上下沉浮

浓郁的芬香溢满两腮

紧握温馨的杯语不弃不离



一只茶壶让岁月抚摩

着光滑握着飘逸的

芳馨   啜一口

让黄昏解读人生的秘笈



一切荣华富贵 在岁月

滚烫激流的浸泡下

凫凫如烟随风飘散

持一份恬静淡薄名利



撕下自己的那一页

投入把岁月的沉积

沏成一杯苦涩呷一口

夕阳下细细回味

巴芒 发表于 2013-10-7 21:26

徜徉在诗的花丛中(节选)



翠儿



这些诗歌来自北京诗人论坛的一次【红袖同题】活动,这次活动涌现了一个红袖家族,涌现了很多好诗,这让我仿佛置身于诗的花丛中。说实话,还从来一下子幸运地读到这么多好诗。快乐与惊喜来自内心,发自肺腑。

爱花之人的幸福,无非是遇见了让自己倾心向往已久的花朵。或倾注所有的关爱与心血小心呵护,培植出自己最心爱的那一朵。 爱诗之人的快乐,也无非是遇到让自己倾心,引起强烈共鸣与感动,或由衷钦佩的诗句。或诗人终于用诗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灵魂深处最想表达的一种情愫与心声。而对我来说,快乐,并不是完成一篇诗稿的瞬间,而是这一首诗,终于被一双目光捧起。被另一颗诗心读懂。那一刻,心里的幸福才会真正绽放。否则一首诗,就会像一粒永远不曾开花的种子。

记得作家刘索拉说过一句话: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我一直以为,一个人活着的过程就是渴望遇见或者寻找自己同类的过程。有人用美妙的歌喉,有人用音乐,用绘画。或者用种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而我们是用文字呼唤,用诗歌穷尽一生的寻找。

翠儿实在不会写评。就从【红袖同题】中,选来几朵,写几句读后感吧。并在这里对所有支持【红袖同题】的兄弟姐妹,表示深深的感谢!



诗歌的翅膀

    文/朵拉



显然,除了行走

还要学会飞翔。有人对我知根知底

说我像雪,会慢慢融化

或许答案不是唯一的,我需要更简洁的方式

到达心的彼岸

等你来为我戴上紫罗兰花环

等一颗麦粒,从我的身体里生长出来

水到渠成



【翠儿点评】:朵拉的这一首,在短短的几句里,再现了诗歌魅力。有自己对诗,对生命的感悟。有对倾心之人的期盼,对唯美情感世界的向往。不仅仅要行走,还要学会飞翔。而朵拉为我们描述的情感世界多么美好。当那紫罗兰的花环,终于被戴在美人的头上,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与圆满。



蝶翠

   文/顾懿初



一只迷路的蝴蝶

驮着一滴水珠。还原一株植物

有关思念

也许只是不停徘徊的概念



她站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一不小心

沾了满身的绿



【翠儿点评】:这一首极其精致巧妙。再现了生命里的一次迷失。如果你读懂了,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没有谁可以省略掉迷路,迷失,迷茫的过程。很多人都不得不经历千辛万苦才终于找到自己想要走的路。想要抵达的彼岸。而小妖用最唯美的诗歌的语言,以一只蝶,再现了这样的一次迷失。最令人感动和欣慰的是,尽管她在寻找,尽管来到了陌生的地方。我却读到了她内心的执着。那不是她不小心才沾了满身的绿。那是一只蝶的向往,一颗诗心的归宿。



当初



   文/云朵



当初背上行囊

一个人远走他乡

以为有金戈铁马的豪壮

有侠客行走江湖的豪爽

其实

这都是我一个人的遐想

日子链接日子

生活碰撞生活

离开故乡我想爹娘



【翠儿点评】:常常感觉,云朵的诗就像他的名字,有着自然天成的韵味。朴素却不失美好。那是从灵魂里自然流淌出来的歌。自然到如床前明月光。这一首,短短的几句里,却写出了所有流浪者当初的梦想,与现实中的失落。还有思乡,怀念父母亲人的心情。



无限接近



 文/水滴

 

被一缕风劫持的流年

经不住诱惑。打开时光的枷锁

任四季更替,任花开花落

尚在赶路的魂灵

在尘世里卸下行囊

面壁思过

黑的夜啊,请亮出底色



【翠儿点评】:水滴的诗,细腻,极致。短短的几句里。容纳了太多的意境,仿佛月光里的湖水,即使极目远眺,也不知道她的边际在哪里。而她的诗,却又有着一种魔力,吸引着你的目光,让你一次一次的想要冲破一些朦胧。看清远方她为你描绘的美景。就像她诗中的一句经典:黑的夜啊,请亮出底色。



沉默原来如此美丽



    文/红袖天涯



误入藕花深处

是谁

把我囚禁于沉默!

让我沉默着养育阳光

让我沉默着生一群诗歌一样的孩子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翠儿点评】:我对这些突然冒出来的红袖家族感到深深的敬意。虽然隔着网络,虽然我们之间的接触,只限于诗,他们却给了我真实的温暖与感动。因为无疑红袖家族个个都是诗中高手,而他们却看淡了名利,只是为了诗,为了论坛。挥舞着华丽的红袖,翩跹而来。舞得那样绚丽而夺目,让人惊喜而叹服。就像这一首,"让我沉默着生一群诗歌一样的孩子/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好到你不知道用怎样的文字来赞美。她让我仿佛看到了一颗真正为了诗歌而跳动的心。那样执着,那样义无反顾。



沉潜的思想,飞翔的诗意

   -----------评五谷子的诗歌《写实——故乡3章》



潘加红



认识五谷子有不短时间了,他是90后实力派诗人,一直邀请他加盟北京诗人,今天终于如愿.首先表示热烈欢迎.声明一下我写诗评一直慎重,一是写诗和评诗间总有穿凿之处,第二以前在其它地方做版主也是非常重视诗评的,既是赏析,也是解读,喜欢花儿一样层层绽开,犹如好茶,需要细细的回味。

我先附上五谷子的诗歌:

《写实——故乡3章》

文/五谷之子



第1:钢铁厂



天空阴暗,不比往日

走近渡口

钢铁厂上空有冷灰

像药水的轻

洗净八字



乌鸦飞过,河水低吼

买水回来的孝子

却再找不到回家的路口



声音如水,在酉时

有石头敲击

打破了这一日完整的宁静



第2:老屋



在辰时,听一只石龟

与祠堂的族亲在渡口边对视



天空因此白净

乌鸦被迫远离了乡邻

送别仪式上 ,有哭声在众人的掌心中 发出枪响



面容消损如七月的坟头

我必须承认

夜晚是空的,石头是空的,风是空的



第三:蓝月谷



大地贫瘠得只剩下河流

夜晚穷尽,将我压弯

周身疼痛

有蝴蝶与僧侣在黎明前夕

为我诵经超度



在故乡,痛失八月之后

我再一次来到这里

蓝月谷 蓝月谷

这里除了我爱的少女

一无是处



如今,我爱上的那个人

也爱上了我的傍晚

我的故乡

成了自然的分泌物

   

读这样的诗歌,一定得静下心来,否则,难以进入诗人的语境和氛围.他的诗歌给我的印象是:有一种简洁之美.简洁和繁复相对,好多现代诗,写得复杂了,说穿了,往往是意向混乱;简洁而不简单,简洁而深邃,这就更难能可贵了.组诗写了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挥之不去的阴影和暗淡,第一首<钢铁厂>,语调沉缓,” 乌鸦飞过,河水低吼/买水回来的孝子/却再找不到回家的路口.是谁阻止了”孝子回家的路”?也许是天空蒙尘,工业化的今天几乎难见纯净的天空,或者诗人有更深的暗指,是世道不济,人心不古,不仅迷失了路,也迷失了道.

   声音如水,在酉时/有石头敲击/打破了这一日完整的宁静.现实的迷失和内心的渴望构成了对立和统一,酉时的石头,是钟声的暗示吗?是希翼的难以抑制的敲打?流走的是时间,时间可以修复一切的伤痕,所以这样的死寂也会被大自然的母性般的光辉去包容和消解.这是诗人美好的愿望,对于现代乡村在强大的工业齿轮下的伤痕,修复,是多么的渺茫.

第三首诗歌,是我非常钟爱的,心有所偏则恐言语不及也. 大地贫瘠得只剩下河流/夜晚穷尽,将我压弯/周身疼痛..这一首道尽沧桑.故乡的落寞,荒凉,压得诗人”背都弯了”诗人的内心有着对故乡深深的爱,所以苦着她的苦,痛着她的痛.作为从故乡走出来的莘莘学子,没有忘记那方山水,恰恰相反,这是无法割裂的脐带,连着肉体,连着精神.

有蝴蝶与僧侣在黎明前夕/为我诵经超度,这种压抑和失落,何如心灵的涅槃,渴望记忆中的纯洁美好,渴望超度后的新生;哀伤中有希翼,疼痛中有美好,这就是诗歌开阔的空间和思想的厚度.

如今,我爱上的那个人/也爱上了我的傍晚/我的故乡/成了自然的分泌物.想起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多么可怕的孤独的传递和接力,这是90后少有的深沉和厚重,这种隐喻极深压低了的抒情,使诗歌在澄澈,简洁,精准的意像里最大化的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的担忧,心中田园的美好的断裂和无尽的渴望.这样的张力在平实和自然间浑然而成,是的,好诗就是:”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斯为评,亦是杂侃,随意聊聊,有穿凿或不当处,请五谷子多多批评。



浅析紫藤晴儿《倾斜的姿势》

                                                               文/曹玉治



我喜欢用倾斜的姿势读晴儿的诗,碰巧遇上了她的新作《倾斜的姿势》。

关于纤夫以及关于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文字众多,但像晴儿这样写得精致耐品的诗作不多。寥寥几句,让我们听到了伏尔加河的流淌,看到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悲惨纤夫,捡到了沙滩上骨头一样的脚印,触动了穿着华丽外衣的虚伪世界,还让我们想得很深很远,包括天边和未来。为什么呢——

其一,用词的精准。“捆绑”式的命运,“刀子”般的残酷,“铁”一样的骨气,“刺”一样的号子!个个掷地有声,处处含义深远。“姓氏”一词用得绝,“伏尔加河”是苦难的繁衍,更是希望的重生!“拧”字呢,弱而有力,且力透纸背!让你同情,让你流泪,让你进入纤夫的内心,感受深沉的脉搏。这块面包,甚至是想象中的粮食,他们只能“拧”着吃,拧着才有动力,才有未来,动力是自己给的,未来是“铜块”做的。

其二,意象的妙用。“缆绳”与“骨头”硬碰硬,谁会先断?“面包”,饥饿的象征,谁吃饱了呢?“阳光”和“沙石”本是无辜的,甚至是美好的,但偏偏它们是纤夫的对头,纤夫躲不过烈日,纤夫只能踩着沙石前行,向前向前,才有一块面包出现!“紫云”,很高很远,但被纤夫的号子刺伤,因而,黑暗成了“尸首”。在诗人笔下,最卑微最苦难的生命却有着最崇高的向往和最伟大的力量!

其三,境界的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直面社会现实,极富同情心和正义感,用诗的手术刀对人性和社会进行深入的解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晴儿的境界,也是诗人的责任。全诗立意很高,从纤夫的劳动场景入手,用极其简洁的语言向世人展示出一幅生动而质感的画面,一下子调动了读者的情感,让你不得不去思考纤夫的命运:吃什么呀?怎么活呀?请看晴儿接下来的表达:“一块面包是喘息的粮食”——最简单最可怜的物质生活;“他们拧出骨髓,但决不拧出屈服的眼神”——最坚韧最顽强的精神世界!如此丰富的内涵只用了两句诗26个字呀!在诗的结尾,作者倾注了全部的感情,作了强有力的升华:“不朽的号子”震天动地,刺穿一切虚伪的面纱,用双脚“踩住黑暗的尸首”,继续向前,向前!最后一句“倾斜的姿势”可谓韵味悠长,再次形象地描绘了纤夫的艰辛与无奈,动情地刻画了纤夫不屈的意志与精神,给读者很大的留白空间。

全诗短小精致,格调高雅,语言独特,诗情饱满,思想厚重,手法娴熟,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恰到好处,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思想性和感召力,不失为一首佳作。



附原诗——



倾斜的姿势

文/紫藤晴儿



十一条汉子捆绑在同一根缆绳上

命运的刀子割破他们的衣衫.露出铁的骨头

用力拉起伏尔加这个沉重的姓氏



一块面包是喘息的粮食.他们拧出骨髓

但决不拧出屈服的眼神



虚假的阳光和沙石把他们炙烤成铜块

不朽的号子刺向天边的紫云

踩住黑暗的尸首.他们的体力只剩下

了倾斜的姿势



失忆

------也评《关于顺义街的一次谋杀报告》



         文/绿萝的灰



没有任何一场谋杀,可以这样美好而安详。

除非,你如愿以偿地谋杀了你自己。

看过这首诗,我久久无语。

或许,诗意完全可以更丰盈一些;或许,围绕诗眼可以更展开一些;或许,语境可以不这么单一;甚至或许,她应该更严肃一些,而不是将诗歌玩弄于鼓掌之上……

但你不得不承认,她无疑是聪明的,开阔的,不循常理的。

据我所知,这是一首极其随意的命题诗。

没有人知道顺义街在哪里,没有人知道顺义街是什么样子,它可以存在于任何人的任何想象里。如果非要给它强加一个意义,那么顺和义,就是它的意义之所在了吧。而当别人都拘泥于一场血腥的之于别人的谋杀的时候,她,失忆,优柔地将凶器抡向了自己。

镜头之内,妖艳的花朵盛放,死者安详;镜头之外,小沙弥喋喋不休,活泼好奇。此时,顺义街淡出视线之外,思维之外。你可以想像,只是顺义街上死了一个人;或者,一场死亡如顺义街的名字般和顺而美好。总之,随便你了,反正结果就是:一个人被谋杀了。一切貌似无关,一切有所附丽。

聪明的她,选择了这样一个超出惯性思维之外的出口。

现实的纠结与茫然,总是推动我们去寻找一个出口,当然,这个出口,为什么不可以是死亡?既然逃避,那么,就不妨彻底一些,再彻底一些,完美一些,再完美一些。

何乐而不为?

我们生而此岸,碌碌、茫然;而彼岸,一直在那里,等你泅渡,无论你恐惧,还是安然。

弱水汤汤,何为指引?

失忆轻轻拈了一朵妖娆的彼岸花插向鬓边。于是,死亡这件事,在她极不认真的的玩心里,变得很轻盈,很温暖。

(师傅,阿弥陀佛,那花真漂亮);(师傅,有因,才会有果,对不对?);(师傅,你肯定不知道)。

每段一个括弧,超乎于常理之外。她屡次三番将人拉出诗境之外,意欲何为?

或许会有人不习惯于这种断裂,因为它破坏了整体结构,使气息不畅,甚至磕磕绊绊。但不能不说,这种只属于女人的小聪明,将我们从一个沉重的主题中一次又一次拖拽出来,我们不得不进出于她的心里心外。而她如顽皮的孩子,跑进了严肃的会议室,并且跳起了格子唱起了歌,气氛不得不变得融洽起来。她没心没肺,你哭笑不得。所以,为什么不能这样说,恰恰是这种语言的结构措置,转移了读者对事件本身的注意力,也淡化了对诗歌情绪的过度释放呢?

正如她所说:死亡,在我的想象之中,应该是一个安详、温暖的归宿。我向往它,并亲近它。

“现场很整齐,未留下任何珠丝马迹/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祥和/据目击者称,事件发生时,有大朵曼珠沙华花开”.

终于逃出来了,长舒了一口气。竟然可以如此美好,大朵的彼岸花铺满了归程。

可是失忆,真的有那么温暖吗,真的有那么美好吗,真的有那么令人向往吗?即便,“那花真漂亮”。   

说及此,我不得不说,我不想去探究什么意义,因为,就诗意本身而言,无论生死,无论对错,特别就好,新鲜就好。如果那一转身可以华丽无匹,那么,何不让我们尽情恣肆地臆造一把?   

没什么不可以。

“但,此事不能简单推理/认定为意外/没有人可以绕到背后/给自己一记重锤”。

没有人可以绕到背后,给自己一记重锤,从来就没有!事件变得扑朔迷离。谋杀?还是自杀?可是,无论是谋杀还是自杀,我们都不得不认为,是失忆自己,或者假他人之手,对自己抡起了臆想中的大锤。

失忆,我突然想问你,你对自己有多么否定,你对现实存在着多少不安定感,才可以对自己下此重手?

有因,才会有果,对不对?什么样的因,才能结出这样的果呢?凶手意欲何为?原来---

“有婆名奈何/ 诛人之受生,强取心内之结/熬汁喂食,名曰:失忆”.

这是结尾。如一记重锤,尘埃落定。

为什么?为什么你竟然可以不遵循着诗意的规则,让它轻点,再轻点?因为,人们要回味啊!人们要空间啊!可是,你毫不客气,就那么自暴自弃地交出了凶手,也交出了自己——纯粹是毫无悬念的自首!如此妖娆的彼岸之花,为什么不能继续妖娆下去,而将它变成了一滩殷红的鲜血,不可收拾?

是啊,你凭什么?!

读及此,你不得不在那一记重锤的余音当中,久久回不过神。甚或,有些懊恼,有些愤怒。

的确,有些费劲,有些伤脑筋。

不过回过头一想,也是,一个如此着急地选择逃离的人,你又能对她抱有什么幻想?收拾吧,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与她无关。放弃,貌似本身就可以不必负什么责任。

然而,当你终于回过神来细细品味,又会发现,“失忆”二字 本身就不具有什么很重的意向,它,似乎还有别的可以转圜的余地——当然,至于如何转圜,往哪转圜,那也是你自己的事,与她无关了。她就那么把一个烂摊子扔给你,转身去了。

君应有语啊君应有语!可是,却空留你无语当下了。

你灵犀一笑了吗?还是暴跳了呢?可是无论你笑了还是跳了,对于她来讲,都达到目的了,因为,你注意了,你重视了。而她,躲在一边狡黠地笑了。

可是,且慢!

“强取心内之结”!一个“强”字,暴露了她的潜意识——脆弱、不甘!

失忆,你说你谋杀了自己,亲近了心里向往的归宿。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你在为一段情感举行葬礼,不舍,却又不得不舍?现实给予你极度的不安全与不确定感,所以,你选择这样一种方式解决了你自己,却又并非真的有决绝的勇气?你想自己解决了自己,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担当,拉来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奈何之婆做了替罪羊?

至此,前面所有的铺垫,无论你说得如何安详还是美好,无论你如何营造满不在乎的氛围,都在这里如纸包火,露了行迹。终归是女人的小聪明与小狡黠啊——如此可爱,却又如此矛盾,如此疼痛。

原来,一切都真的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温暖,那么美好,那么令人向往啊!所以,各位看官,这回可以轮到我们狡黠地笑了。

那么,让我们到此扯平吧。你既然可以将我们扔在那里不管不问,你既然可以故弄玄虚地将诗歌与我们一起狠狠玩了一把,虽然我们重视了这次特别的事件,也还是要说一句:

失忆,你活该!



附诗歌原作:



关于顺义街的一次谋杀报告



                巴巴



   现场很整齐,未留下任何珠丝马迹

   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祥和

   目击者称,事件发生时,有大朵曼珠沙华花开

(师傅,阿弥陀佛,那花真漂亮)



   但,此事不能简单推理

   认定为意外

   没有人可以绕到背后

   给自己一记重锤

(师傅,有因,才会有果,对不对?)



   凶手意欲何为?

(师傅,你肯定不知道)



   考问曼珠沙华

   得出结论:有婆名奈何

   诛人之受生,强取心内之结

   熬汁喂食,名曰:失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歌月报】第三期(诗评专刊)(论坛选稿部分,纸刊待用)

诗歌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