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老白 发表于 2016-2-17 22:10

【白公智读诗】第21期 解读姜慕水的一组诗歌

【白公智读诗】解读姜慕水的一组诗歌

《针孔里的时光》

正面看针孔,全部是春天;
侧面看针孔,更别开生面。

如果顺着针孔里的时光漂流,
你就看不清楚入海口;
如果逆着针孔里的时光行走,
你也许追溯到巴颜喀拉的源头。

比芝麻还要琐碎的针孔,
筛落一片片岁月的斑纹。
好奇的孩子用心采摘,
像在细数无意间遗落的花瓣。
比科罗拉多大峡谷还要幽长,
比昆仑山神异的隧道更为诡谲,
比宇宙遥远的黑洞更加倍怪诞,
针孔里的时光,枯叶蝴蝶的翅膀般泛滥。

针孔里,全是满头汗水赛跑的人,
针孔里,穿梭着麇集的鸟群,
针孔里,跳跃着七色斑纹的豹子,
针孔里,回响着来自远古的水声。

[白公智点评:直接隐喻且一隐到底。喻体很新颖,需颇费一番功夫才能读懂,回味悠长。正看反看均可,“针孔里,全是满头汗水赛跑的人,/针孔里,穿梭着麇集的鸟群,/针孔里,跳跃着七色斑纹的豹子,/针孔里,回响着来自远古的水声。”]

《流放地》

在乌拉尔山的小城,他纵身从楼窗跳下
碰巧,拗断了雄鹰的翅翼。只好拖着一副卑贱残躯
靠在兹那河高高的河岸休息。沃罗涅什
柔美的像轻轻掩口的处女。她抱过一条河流的辽阔
作曼德尔施塔姆宽大的枕头。顺手将嘴唇的风暴关闭。
诗人怀抱饥饿,跨上病痛之马的鞍鞯。耳畔演奏着风笛。
俄罗斯的镣铐哗哗作响,震聋远方的耳朵。
远方的远方,头颅低垂在云霭之下。
葳蕤在惴惴不安的草丛里啜泣。草丛间迷茫闪亮。
时间的漂木随急流冲荡。重重撞在一首诗歌的腰肢。
应该向何处哭诉土地之殇与命运之怆,蓝色的森林,抑或
俄罗斯的血脉——庄严的伏尔加河?
悲壮的历史一把扯过一条厚厚实实的被子,蒙住悲剧的眼睛。
它喃喃自语,在睡梦中翻了个身。一只鸟衔走1938年的阳光。

[白公智点评:诗歌里满溢着俄罗斯风情,和流放地空旷荒凉的气息。正是这种气息构成了整首诗歌的气质。读来有种喘不过气的压抑感,但依然幽远,雅致,像一首唱了多少年依然能感人的老歌。]

《渴望》

瀚海。千里明驼醉饮星月
从一个黑色的来临饮到一个黑色的终结
黑色是明驼的披风
明驼是黑的侠客
黑色关爱着咀嚼
关爱着驼峰里稀薄的汁液
它恐惧那晶莹玲珑的魔
那比血,比硫酸更浓烈、更熏人的
鹰一样飞翔的魂魄
明驼在啜饮星月
星月用光彩夺目的笑慰安明驼
光彩是火花,是电气,是水分子
在比黑的夜色更凝重的驼眼里
闪耀,碰撞,蒸腾,展拓
明驼的心里,漾着一汪清波
波纹里闪烁着团成星云的原子
比宝石的硬度更能煽动、诱惑
比琥珀的光泽更为纯洁
明驼的蹄踩出一条绿色的弧
每一瓣蹄迹都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所有音符联袂成一阕欢歌
——始终向太阳延伸的欢歌

[白公智点评:把明驼写到了极致。语言简括,不忍浪费一个汉字。在这种简括中,充满了思辨、智慧的色彩。逻辑严谨,哲思闪耀,表达精准。自然诗意就彰显了出来,深邃,厚实,绵密。]

《魂泣加沙》

这几天,我努力离笙歌远一点,
将生活中的欲望卸落在苦闷的墙角。
让它沉睡。
在苦难的围墙外,享乐是一种耻辱。
加沙始终合不上它痛苦的眼皮。
夜晚是结着血痂的夜晚,滴沥悲剧的夜晚。
眼睛内外飞舞永不知疲倦的弹片。
擦伤了元旦的翅膀。
一个诗人坐在一枚滚烫的弹片之上沉思,
灼伤的却是一颗心。
血从一月的嘴角淌下。
哭泣的儿童,坐在一月怀里,
如一根守望黎明的草茎。
如一粒沾满泥土的沙子,呼喊远处的春天。
我仍旧行走在春天里
我情愿分一碗春天给战火中喘息的加沙。

[白公智点评:不知道加沙为何许地也,但加沙却令诗人牵肠挂肚放不下,诗歌里那种沉重的悲伤的气息非常浓郁,衬托出诗人满腔慈悲情怀和内心强大的爱。一如前面的作品一样,诗歌语言很值得称道,简约,干净,精准,内蕴深厚,直指诗意内核。]

《米沃什》

1934年,我摸索坚硬的黑暗。黑暗是我的贝壳。
他在郊外唱赞歌。将最美的形体倒入透明的玻璃杯。
时间阻隔着两个世界的恍惚。他听不见我的喊声。
我在黑暗里注视光明里的米沃什。
现实是一柄光明的斧头,砍去一些恨,又砍去一些爱。
他固执,如一枚尖锐的铁钉。把语言的脉络捧给祖国。
这是一颗心。里面将溢出温暖明亮的湖泊。
一棵有爱的树,被削去枝叶,在时间中走失。
找不到回家的门,形同放逐。我的眼睛盯着一双流亡的眼睛。
我变成米沃什眼中的沙子。与他浑浊的泪水同居30年。
30年后,他找到自己的眼睛,找到丢失的光与血做的须根。

   [白公智点评:立陶宛著名诗人米沃什以其《被禁锢的头脑》闻名于世。这首描写米沃什的诗歌写出了个性特点。佳句频出,时不时令我眼前一亮。]


《战争碾过的痕迹》

战争的巨轮碾过了多少次?
在历史的胴体上,留下了多少道疮痂?
哪些痕迹已然陈旧,哪些还依旧清新?
大军的后遗症,招惹得山河过敏
草木倒伏,仿佛佝偻的老人
携带着生命的残照,提早进入秋天
“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水陆之灾,将浴血之地
贪婪地舔过一遍又一遍
它舌头上的倒须钩
一次又一次,将黎民的希望刺穿

[白公智点评:对战争这个重大命题提出拷问,此前好像没读过此类诗歌。该诗开篇就提出三个疑问,让读者思考。接着,诗人以一颗悲悯之心给出了诗意的答案,“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它(战争)舌头上的倒须钩/一次又一次,将黎民的希望刺穿”。读完全诗,心里依然是不平静的。状写战争的诗歌很多,这首切入角度比较好。诗意挖掘也很到位。彰显了诗人的家国情怀,读起来容易产生共鸣或感悟一点什么。]

陕西老白 发表于 2016-3-21 22:02

欢迎诗友们批评。

老曹 发表于 2016-4-19 08:27

拜读二位佳作!都是我喜欢的诗人!

陕西老白 发表于 2016-4-20 22:58

老曹 发表于 2016-4-19 08:27
拜读二位佳作!都是我喜欢的诗人!

谢谢曹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公智读诗】第21期 解读姜慕水的一组诗歌

诗歌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