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至深处爱意浓》 ——浅析翠儿《华发过后,我更接近苍穹》
本帖最后由 一笑了之也 于 2015-12-1 21:59 编辑《情至深处爱意浓》
——浅析翠儿《华发过后,我更接近苍穹》的语言把控能力及其它
文/一笑了之也
《华发过后,我更接近苍穹》这是一首爱的畅想曲。诗题从时间,人称及抵达的层次进行限制。华发过后,是未来的,是想象的,时间跨越度大,容易空洞,接近苍穹,容易引人进入理性的思考,这些因素都会引导诗者写这首诗出现极端。而这首诗却读来朴实亲切,感人至深,情与感制控的非常好。我想主要得益于其中细节描写的引入,及诗人对语言高度的把控能力。
从这首诗来看,虽然有几个意象掺入,但它仍以语言胜,而不是意象胜。以当代诗的视角来考察,意象散发开来的外延远胜于言语散发的空间,前者是多向的,朦胧的,后者往往是单一的,弄不好会成白开水,甚于会“零落成泥”,不知所云。但这首诗是有粘性的,具张力的,兼取大众之喜欢与小众之优雅,是灵性的一次很好的捕捉。
诗人把自己放在“你”(爱人)的眼神里,通过一细一大,一正一反来表出我的发现,当然这种发现需要很长的时间,是走过长长岁月路上地惊喜发觉。不经意间,诗人未提及时间,却随着诗行转换,已把多少个春夏秋冬暗含在诗中,这是一种睿智的表达,高明的表达!古人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说,此处是也。
二节进一步强化时间,紧扣诗题,以银发和青丝古诗中常见之意象为下节抒情作铺述。这是诗歌“露”的部分(如果说第一节是“隐”的部分),这里涉入到一个度的把握,过于隐藏,老是隐而不露,读者进不了诗,过于“露”则读之无味。因此这节地处理是恰当的。
三节是这节诗的情感高潮,也是此诗的最精彩之处。前面已有层层叠叠的小波浪,经过积聚到此酿成大浪滔天,已顺理成章。一个“亲亲”,呼告而出,是情至深处的自然呼喊,作为诗歌的冷抒情时代,已很少有人敢这样写了,一方面怕不合时代节拍,另一方面怕被指为矫情。我想这里是合适的,在真爱面前,蓦然惊觉的深秋时刻,不喊无以解心中之快。
接着以左面、微笑、私语、心脏等词具体而微地来表达爱。很细节、很生活化,我们可以循着诗人的诗句去想,当时光老去,诗人和深爱的人在晨曦中或夕阳下,或花前月下,站在爱人的左边,手挽着手散步,用表情交流,用心灵絮絮而语。这是多么感人的画面,“挚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中的经典成现实。请站在我的左面/为我扛起这个世界的白与黑,这是诗人的渴求,是爱的表达式,凝练而画面感清晰,不得不赞!扛起白与黑,实与虚的搭配,是制造诗意的常用方法,值得一提。
尾节平缓收笔,呼应诗题接近苍穹,稍微沾点理性,但表达仍旧是感性的。破碎,碎片是诗人的假设,是最坏的打算,由此小小的爱情,此生已不悔,所有过往皆成甜蜜,心不贪爱永久,我说瞬间的即是永恒的,美如此,爱如此。此节语言细腻但不拖沓,有概括之嫌,不算经典,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
附:
《华发过后,我更接近苍穹》
文/翠儿
在你专注的眼神里,我看到
忽略掉的许多细节,目光
无法企及的反面
在你无限放大的局部,我看到
一只坚果,体内流出的蜜
你引领我,缓缓穿过苍穹的表层
让我亲眼目睹,月光的银发
一根一根换走我的青丝
亲亲,无论何时,请站在我的左面
为我扛起这个世界的白与黑
用微笑,私语,小小鼓动的心脏
与我交换尘世里,小小的爱情
这样即使,华发过后,即使
一点点破碎,那些碎片也是甜的
一笑的评论写得很中肯。 巴芒 发表于 2015-12-1 23:44
一笑的评论写得很中肯。
这个写了就发,感觉还有点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