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精华帖汇总(四){从旧版转贴}
(三十一)缓缓舒展的诗意
——赏析雨后春笋《举杯,我们同〈饮湖上初晴后雨〉》
文/蝶小妖
雨后春笋诗人的诗歌特点,诗风细腻、语言柔美、诗感细腻,视角切入独特。就以《举杯,我们同〈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举例,题目运用非常巧妙,恰恰这就是诗人的慧心。开篇在自然的景致中切入四月西湖的柔美,从而使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的形象跃然而出,穿越了时间和空间,东坡先生笔下那首脍炙人口的诗也浮出水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与春笋诗人“濒坐一叶小舟,我打捞你美丽的诗句”相辉映。
第二小节转接自然,承上启下,“那烁烁的桃红,可否是你的英魂”春笋诗人的语言表达了自身最直接的感受,情感的、视觉的、甚至触觉的,与诗中情感流动的声音保持了一致的境界,感动而唯美。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古今两位诗人在西湖的柳荫下,对酒畅饮,促膝长谈。
第三小节,诗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在诗歌里将所要呈现出来的情感表达得相当不错,很聪明的将东坡先生的诗名作为诗的一个小节,“蘸一抹《东栏梨花》/品一阕《水调歌头》/举杯,我们同《饮湖上初晴后雨》/醉在《春宵》”读来有一种特别的清新度,清澈见底的语言以及诗间的真挚而溢满柔情。纯美的诗行借灵妙的想象,勾勒了千丝万缕的画面,缓缓舒展,从而升华了诗意,使诗歌有了美的张力……
附北京诗人雨后春笋参赛诗歌:
举杯,我们同《饮湖上初晴后雨》
文/雨后春笋
四月的西湖,波光潋滟
濒坐一叶小舟
我打捞你美丽的诗句
那烁烁的桃红,可否是你的英魂
一叶柳丝,正如你绿茵茵的民心,细长柔美
洒酒,对吟,和你促膝相坐,频频而谈
蘸一抹《东栏梨花》
品一阕《水调歌头》
举杯,我们同《饮湖上初晴后雨》
醉在《春宵》
【诗展评论】
灵魂的声音
——简析胡有琪《比远更远的远方》
文/蝶小妖
我们写诗,就是要把情感、生活和一些社会现象,等等,用自己的文字来诠释,用自己的心声来表达,用自己的笔呈现给读者,并引起另一个人或者更多人的共鸣。这首《比远更远的远方》只有短短四十五个字,但就是这样的短诗,当你细细咀嚼,细细回味,会不由自主沉浸其中,会被诗人构建的文字所打动。
第一小节,诗人即以一个漂亮的句子“离故乡的诺言越来越近,雨开始哭泣。”这样低缓的语调开篇,向读者娓娓唱响心音,诗人通过雨、诺言等字呈现出那默默无言的内心深处悄然绽放的诗花。在这当中,你可以感受诗人的心,会发现诗中有很朴实的人生感悟在诗蕴里,撞击着读者的心灵。
第二小节,交代了那个比远更远的远方,那里埋葬了爱情。真的埋葬了吗?一座坟,阴阳两隔,在这冷寂与忧伤的文字间,蕴涵着怎样的情结?文字中起起伏伏的咏叹,正在抵达未知的远方,遁入一个神秘的空间,等缘。
最后的收尾,诗者只写了一个句子,“那块碑在默默地看我。”这句诗没有任何粉饰,仿佛一个场景,天地之间,只有那个碑和我。读胡有琪先生这首诗时,我的心一直在隐隐作痛,这不仅仅是其中一些细节沉稳的叙述,那些看似平静的语言,却让你读来无法平静。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手法,以及细腻的叙述和情思结合得很好,诗歌蕴含着一股倾诉的力量。内容在主题上有很大的突破,读这样的文字,容易把读者其带入记忆的深远处,值得细品和咀嚼。
总之,这首诗歌构思缜密、结构严谨,文字流畅、凝练、疼痛,在这种诚挚的真情面前,读者会被深深感染。
附中国小诗参赛诗人胡有琪作品:
比远更远的远方
文/胡有琪
离故乡的诺言越来越近
雨开始哭泣
一座坟已埋藏了爱情
她已在比远更远的远方
等缘
那块碑在默默地看我
【诗展评论】
聆听一个诗人真实的心音
——走近诗人徐佃龙的诗歌深处
文/蝶小妖
真实的声音来自诗人徐佃龙,曾经在博客上读过徐老师的诗,非常欣赏,这次又在诗展上品读他的诗歌,再次被诗歌中所展现的真情所感染。
第一首《我的心,跟着太阳飞》这首诗的诗意简洁明快,像一幅恬静的版画,让读者在平静、淳朴的文字中安静的舒展丰富的想像,三个“是谁”层层展开,使诗意递增,尤其第三个“是谁啊/带我进入希望的梦乡/让风筝载我/乘着歌声的翅膀/飘向东方初升的阳光。”这个是谁啊,非常动容,融入了情感的回味,而在清新、灵动的语句里,我听到了一个诗人丰富真实的情愫在自然跳跃……
第二首《常青树》犹如一幅油画,简单的意象沉淀着一份来自生活,来自内心最深的思考,“服饰的永恒/是你叶片色彩的自由/当美好苏醒双目的时刻/残忍已掐断”文字中有一种深层次的东西流淌着。读完,我就像一个静静的观画者,站在诗歌深处,细细回味着、沉思着。我深知,在当今这个社会,人心浮躁,文风浮躁,能让读者安静地居于内心,去诗歌中寻找一种诗意是难能可贵的,徐老师的诗恰恰就能给予我这样一份安静。这首诗内在的节制也控制得很好,所截取的意象很充实,在张驰有度的文字里,在截取某些意象之后,诗人很自然,很真实地将自己的思想巧妙地融入,言语很短,却留有回旋的清香。
第三首 《问》诗人给了读者一个抽象的空间,又仿佛一幅印象画,可以让读者舒展丰富的想象。“挤入红尘流浪/红尘卷进星云流浪/星云跟随宇宙流浪/是谁/又将这一切嵌在相框/高挂洞房。” 前两句描景,后两句融情,整体上感情基调一致,一个问字,似在诉说,又似在思考。诗歌在语言上做到了简明,情感却融在文字的背后。文字呈跳跃感,诗人一任诗思自由涌动,诗情自由挥洒,笔底诗行既有行云流水之自然,又仿佛能听见那悠远的犹如流云般的音符。
走近诗人徐佃龙,读完这些诗,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首小诗大巧若拙,仿佛天籁传来,文字直接切入情感的主题,真情实感的声音自然流露,因而给我留下了温馨的想象和品味的空间……
附齐鲁诗歌参赛诗人徐佃龙作品:
《我的心,跟着太阳飞》
作者/徐佃龙
是谁
把琴声拨响
让她穿透我的心房
是谁
把我的心房叩响
让我的心跳传向远方
是谁啊
带我进入希望的梦乡
让风筝载我
乘着歌声的翅膀
飘向东方初升的阳光
《常青树》
作者/徐佃龙
服饰的永恒
是你叶片色彩的自由
当美好苏醒双目的时刻
残忍已掐断
你自由的咽喉
于是,伪装便俘虏了白昼
世界便在受伤害的刀痕处
布满孔雀东南飞的凄美
我仍然固执的
栽植着你的始末
这似乎成了
不需要改变的永恒
《问》
作者/徐佃龙
挤入红尘流浪
红尘卷进星云流浪
星云跟随宇宙流浪
是谁,又将这一切嵌在相框
高挂洞房
是那个战鼓声声的年轮吗
有人怨她恶贯满盈
有人赞她千古绝唱
秋波芭蕉,反正
爱的是地狱,恨的是天堂
永不回响
【诗展评论】
朴实无华的心灵回荡
——赏析春霸诗歌《小桥流水人家》
文/蝶小妖
我和春霸老师交流诗歌的时间较长,读他的诗歌也较多。春霸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诗歌特别的真、朴,这就是真实,来自一个诗人心灵的真实,一种文字间的悠远和纯净在心灵间回荡。这首参赛诗歌《小桥流水人家》给我的感觉犹烈。
诗歌一开始就以“我的家乡在八百里梁山水泊,无数浪花,散落港汊纵横的记忆。”开篇,交代了诗人家乡的地理位置,文字间浓郁的淳朴扑面而来,那种细腻入肤的感触也随之升腾,绵绵如缕的诗情,不经意间散淡着悠长的清香,无疑使春霸老师的作品具备了文字以外的感人力量,“沿岸炊烟,飘逸东平湖老酒的醇香,熏醉的柳絮依依,水色淅淅。”语言散发着浓郁清新的撩人气息,柳絮依依,水色淅淅,这样美好的画面,真情款款,不由得顺着诗人的笔往下走。
“高坡上的梨树荫下,一回首,竟是十五年的眺望。”诗人笔锋一转,一个转折,交代了诗人已离乡十五年,漂泊远去的身影里,忘不了的是遥远故乡的浓醇和香甜,记忆里的画面透着灵性和哲思,轻而不浮,凝而不滞。写诗的人都明白,诗是诗人心灵的释放之地,因此,要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和体悟,在其意境里阅读和回味,领略诗歌的深意和深度,从而去打开诗人通往心灵之门的钥匙,是需要一颗诗心的,这就是诗人的情结,一份感怀在语言之中慢慢回想的滋味。
再看第三小节,“月光下,折叠的纸船,梦里顺潺潺的溪流,返航回故乡,满耳朵的叮咚,牵绕,青石架起的小桥旁。”月光下,无论诗还是画,总有诗人想表达的含义。在这段文字中,我读到了诗人隐藏在自然物象之外的语意,那就是一个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念。叮咛,牵绕,这两个词用的非常之妙。月下,静心领悟这份诗意,缓缓袭来,一缕一缕轻盈着,一点一点诗兴着……
第四小节,为全诗的出彩部分,“童年记忆,栅栏篱笆里,鹅黄鸭绿,蹒跚踱去和荷花嬉戏,弓背的夕阳中,总能听到奶奶,颤站小桥,呼唤她的心尖儿。”这段文字文笔清新,文字中更有深情铺叙,景中有人,人站成风景,诗意辅展自然,奶奶的形象具体、温暖、真切,就像一幅水乡素描,饱满而生动,细腻而精彩,温暖的诗句读来温馨!颤字用的好,为全诗点睛之字。
结尾部分使诗意拓展延伸,诗人的笔勾勒了一个想象的场景,一个现实和未来之间的意境,“有一天,我若是真的返回故乡,不知道小桥下的流水,还有长满青苔的老墙,是否,还记得我离别时模样。”读罢,使我想起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很佩服诗人诗意的渲染,与其说这是诗人为深沉的思绪铺垫,不如去理解那是许多年后,诗人回乡时情感的自然喷涌,用一怀小桥流水、用一堵老墙的青苔影象去粘合,文字中一个个意象散发着理性思考与感性空间的影子便逐渐具体鲜活起来。
一首好的诗,可以让你去读好多遍。不是用煽情的语言、不是用晦涩的意象,而是用一颗真实的诗心,读着读着就会沉浸其中,去感受诗人恬淡自然、朴实无华的心灵回荡。
附齐鲁诗歌参赛诗人春霸作品:
《小桥流水人家》
文/春霸
我的家乡在八百里梁山水泊
无数浪花,散落港汊纵横的记忆
沿岸炊烟,飘逸东平湖老酒的醇香
熏醉的柳絮依依,水色淅淅
高坡上的梨树荫下
一回首,竟是十五年的眺望
从此,趟渡河流
我总能嗅到顺水漂来的梨花香
月光下,折叠的纸船
梦里顺潺潺的溪流
返航回故乡,满耳朵的叮咚
牵绕,青石架起的小桥旁
童年记忆,栅栏篱笆里
鹅黄鸭绿,蹒跚踱去和荷花嬉戏
弓背的夕阳中,总能听到奶奶
颤站小桥,呼唤她的心尖儿
有一天,我若是真的返回故乡
不知道小桥下的流水
还有长满青苔的老墙
是否,还记得我离别时模样
(三十二)
(山城子,中成常务副站长,是中成最年长的副站长和评论员)
学习【中成诗界】方阵里的美句
文/山城子
小序:
诗中的美句,是诗的亮点,就像夜空中镶嵌的月亮与那些一等星。
我特别喜欢这些亮点,期望它象露珠一样,能滋润我习作的叶脉。
落实希望的捷径和唯一办法,就是拿来认真学习。
学习的方法是:问它何以生得美,让它现身说法地结构一回。我当场仔细看。
自从【中成诗界】诞生,我就一直关注这个论坛,并从中吸取营养。
学习美句,就起自【中成诗界】。这是我吸取营养的比较便捷的方式。
没有【中成诗界】组织的诗舞活动,就不会有我的学习美句的网络实践。
我累计学习的美句已经有百十多了,这使我受益匪浅。决定继续。
1、润物细无声的美感
美句:
……雨
带来鱼的意象,翅膀清凉,温柔,和睦
落上我的眉,在我心间停顿,感叹
(摘自“方阵一:十月写手”的《春雨》)
学习:
抒写对春雨的诗意感觉。这是“润物细无声”的那种典型的春雨。所以这样共鸣,是因为作者用了“清凉,温柔,和睦”这样具有拟物或拟人效果的形容词语。这里我读出了成分排比的美感。而前面“鱼的意象”的比喻,“翅膀(鸟类的)”的类比借代,这两个连续的积极修辞,顿使诗句活泼灵动起来。 至于“落上我的眉”,这样的细节让读者感同身受一样;“在我心间停顿”,这是诗意的感觉,读者也要跟着停在心里的;进而“感叹”。相信作者肯定想到“当春乃发生”了。
2012-10-16
附:
《春雨》
文/十月写手
雨每降落一滴我就接近了天空一步
我就进入了春天
雨打湿我的屋檐,与我的窗台一起显现
存在是一种美丽的向往,欢快如小溪
她到达眼里的村庄的第一声呼喊,潺潺
有滋味,麋鹿一样顿悟田野。雨
带来鱼的意象,翅膀清凉,温柔,和睦
落上我的眉,在我心间停顿,感叹
每一个春天都是一声敲打
泥土里的生命萌发,被唤醒
雨滴一样通明,抵达菩提树
万千春天我的亲人一样熟悉
我的明镜台,我的大地
厚土若鲜艳之唇,吻着
雨,雨里的福址,比灶王爷深入土壤
2、8次使用了积极修辞
美句:
衔着南方的暖,你鸣叫几声
那些绿
它就落满峡谷
落满山巅,落满江的两岸。还有
江滨的湖水,它也绿了
(摘自【中成诗界】方阵二:天荒一隅的《春雁》)
学习:
第1行:“暖”,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句子就活泛起来;“你”,则很亲切地拟人了。开头一句就美得抓人。
第2行:“绿”,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句子就继续活泛。
第3-5行:“落满”在这里是动词的拟物式活用,与第1行的“衔”相呼应,仿佛那“绿”,都是雁衔来而播撒的似的。同时还用了复沓与分句排比。“还有”是递进;“也绿了”的“绿”,因为与时态助词“了”搭配,也是活用为动词了。
依次计算,五行的一节诗,共8次使用了积极修辞,而所有的“积极”,都把读者带向了语言美的享受。
2012-10-16
附:
《春雁》
文/天荒一隅
衔着南方的暖,你鸣叫几声
那些绿
它就落满峡谷
落满山巅,落满江的两岸。还有
江滨的湖水,它也绿了
包括弥漫的雾,你也给它染上了颜色
这仅仅是轻描淡写
好戏还在后头
待你的雏雁发出沙哑的欢乐
风一来
大片的芦花
就会像雪海,波澜壮阔
而我,像一棵树。该思落叶归根
除非你把一枝芦花,衔来他乡
2012-4-8 5:08:30
(三十三)
想象奇特的吟咏
—— 赏析雨后春笋《今晚,她是你的第六根软肋》
赏析/蝶小妖诗文/雨后春笋
《今晚,她是你的第六根软肋》
诗文/雨后春笋
它一定和一场爱情有关
弯弯的月,犹如妩媚的她
半掩羞花,隐去一些情节抑或省略一个修饰
它就这样,暖暖的
贴在你的肌肤
芳香浸透血脉,深入骨髓
今晚,她是你的第六根软肋
一、意境清新
雨后春笋老师的这首诗歌无疑是一道风景,小诗不隐晦、不生涩,相反意境柔美,“它一定和一场爱情有关/弯弯的月/犹如妩媚的她。”语凝字婉,诗人极力渲染了月亮的清新与妩媚。在这两句精致的诗句里,读者领略到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带来的无比温暖与美好的感觉,诗人将浓浓的诗意贯穿其中,以丰富的意象支撑。与一场爱情有关,此句最大的特点就是典雅和灵动,与人想象,弯弯的月,画面感特别强。
二、修饰出彩
“半掩羞花/隐去一些情节/抑或省略一个修饰/它就这样/暖暖的/贴在你的肌肤。”半掩两字用的贴切,意境别致。让读者再次欣赏到诗人笔下的唯美画面,文笔细腻,灵动有致。隐去、省略等字语修裁得体,诗人运用清新的语言,没有琐碎和繁杂,用的恰到好处,有一种含蓄美,所谓“含蓄美”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情感的抒发借助意象间接地暗示出来。独特的修辞手法将诗意慢慢拉近,这也是诗人温婉深情倾诉的交织,使诗歌进入自然纯粹状态。引领读者的视线和感官,通过事与物感知,韵味悠长。
三、想象奇特
最后两句结尾可谓点睛之笔,“芳香浸透血脉/深入骨髓/今晚/她是你的第六根软肋。”诗人的思维呈跳跃式展开,更有一种意蕴的美感和动感,浸透、深入这个词,令安静的画面跳跃,虚实结合,紧扣主题。诗人巧妙地升华了动感,将文字的动感继续拉伸,轻轻向上跳动,第六根软肋,想象奇特,如此柔情与细腻,这种出自诗者内心的语言,平缓地向读者展示其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人读着读着,就情不自禁地跟随文字,进入到诗者的内心。
(三十四)
赏读诗歌《两分寂寞,三分斜阳(外二)》
文稿/旁听生
读罢雨后春笋的这几首诗,我的心久久未能平静。小诗仿若轻轻地拨动着一根生命之弦,奏出的是爱的乐章,是生活之音像。看似平缓的节奏里却流淌着生活本真的音符,这音符潜藏于文字的背后,平凡而婉转,低沉又浑厚,悯凉却感动。或许你听不见低低的泣声,却无法不哽噎。它给了我一阵心灵上的疼痛,这种疼痛是生命中那无处不在的爱所结出的坚硬的果实,亦或是那爱的极致处盛开的一朵彼岸花。我剥开坚硬的果壳,触摸到了丝丝柔软,柔软里五味杂陈,苦涩中夹带着酸楚,尚有一丝清甜。我看见那彼岸花就那么静静地开着,望着,盼着,等着,它孤绝而凄美……
“两分寂寞,三分斜阳”,透着无限的生命之美和不尽的惦念之情,这情怀经过岁月的风雕雨蚀,已达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之境地,也许是花落叶残,浪漫不再,但却如陈年老酒,浓烈醇厚。诗中的爱情、亲情没有张扬,却能感受到它的炽热;诗里的人生不见华美,却能感知它的厚实与坚韧;诗里的灵肉没有哀怨,却能抚摸到它的伤疼,这就是诗歌表现出来的张力!它已经让那份宁静的思念在斑驳的岁月里或疼痛或燃烧或永恒……
“在每一个寂静的傍晚,他都要/靠在墙角摆弄摩挲,用如血/的残阳擦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遍又一遍”,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呀,辽阔的孤独簇拥着博大的爱在一汪深深的思念里缱绻,又如一鸣晚钟在荒凉的旷野中不停地敲打、回响,那悠长的尾音已化成一缕至纯至真至美的余辉洗彻了我的心宇……
“此时,窗外划过一声鸣啼/一只青鸟翩飞而过/嘴里,衔一件土布衣衫",这段空灵的意境非常精妙,乃点睛之笔,也是这首诗歌主旨的升华,是那每日思念的缩影,如鸟,它飞越万水千山,它啼鸣月缺月圆,它衔来熟悉而亲切的土布衣衫……飘渺传神,与前面两节的铺垫构成了有机的整体。
“穿过斑驳的岁月/日子必须要经过打磨/起泡生茧,绽开小洞/就像叶子上的几个窟窿/就地吞咽着疼痛”。形象而生动的比喻把我再次拉进生活,令我回味、揣摩和思索,仿佛生活就在眼前,能看到、能听到、能触到,它像雨水一点一滴地滴进你的心窝,这或许就是共呜吧。
三首诗歌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生活色彩,艺术地再现了生活,但都没离开那鲜红的爱以及哑色的无奈。《两分寂寞,三分斜阳》带给我的是思念的凄苦之“美”,《抽屉里的灰尘》带给我的是思念的惆怅之“美”,《叶子上的几个窟窿》带给我的是生活的厚重之美。当然,还有语言的魅力,真实而含蓄,朴素而清扬。若有残破,那“残破,只是一种表象/内心深处孕育的美/只待冬雪过后/在下一个春天绽放"。
(注:本人无诗歌理论支撑,只为喜欢而表达。如有不妥,请作者及老师们谅解)
2012.12.10
附原作:
两分寂寞,三分斜阳(外二)
文/雨后春笋
两分寂寞,三分斜阳
王老汉有两分寂寞,一分是
在外打工的儿子所赐
另一分,是刚去世的老伴留下的
一个陈旧残破,一个完好如初
在每一个寂静的傍晚,他都要
靠在墙角摆弄摩挲,用如血
的残阳擦洗,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一遍又一遍
直到把他们擦洗得油光铮亮
直到,把他们擦洗成两盏灯
抽屉里的灰尘
多年来,养成一个习惯
下班后,褪下相思
然后放进抽屉里,让它平躺
劳累了一天,它和他一样的疲惫
奇迹,就发生在次日的清晨
当那只手再次打开,存放的东西
已经不翼而飞,映入眼帘的
只有一层灰尘
此时,窗外划过一声鸣啼
一只青鸟翩飞而过
嘴里,衔一件土布衣衫
叶子上的几个窟窿
说起叶子,我就想到人生
想到葱郁的青春。在这之前
它一定是圆润和饱满的
穿过斑驳的岁月
日子必须要经过打磨
起泡 生茧,绽开小洞
就像叶子上的几个窟窿
就地吞咽着疼痛
残破,只是一种表象
内心深处孕育的美
只待冬雪过后
在下一个春天绽放
(三十五)
诗人巴芒《大海上》试析
躺在大海上
飘忽。------------------------------营造意境,空旷辽远,对应诗人宽广情怀
望月亮
月儿在天上。
鱼儿沉在海底。----------------------三种性状,发出感慨,吸引人心
我尚在人间。-------------------三者对比,强烈情感,对比度高:天人鱼,张力大
海水的浸泡和时光的晾晒
加速衣物的腐烂,无论它曾经多么华美光鲜。--真理渲哗,抒情
我衣不蔽体
像夜晚飘忽在水面的白色垃圾。-------想象了,以前辅垫后注入主题,激出旋律
透过鱼儿留在水面的泪水
我看见月亮周围开了几朵晶莹的花
------名叫星辰。---------------复合:想象+空灵+幻;解释为在诗海里拣了几点贝
叫星辰的花朵越来越明亮
名叫星辰。-------------启开下段诗人不满足不安于现水平的诗作,诚然诗人谦虚了
叫星辰的花朵越来越明亮
大海的表情风起云涌,越来越丰富
只有我的思想越来越贫穷-----------想贫穷与食指欲动,矛盾突出,旨在“写诗不简单”,从反向告诉我们思想丰富加勤奋是写好的诗的必要条件
-食指蠢蠢欲动---------------------从反向告诉我们思想丰富加勤奋是写好的诗的必要条件,而核心是“思想”,首要,也不是别的什么,这是内涵
蘸着海水在水面写下:-----------------------这大海也诗海吧
亲爱的海水啊,请把这又瘦又弱的肉体清洗干净
卷进海底,给沉在深海的鱼儿为食!
--那条在潜流里隐身--------------------------为什么“又瘦又弱”?“清洗干净”什么?
用诗歌安静呼吸的美人鱼----------------------为什么“潜流”且须“隐身”,这个悬念,留给读者沈思
整体:
精心之作,构想异突,述说委婉,发人幽思,启迪思考,浪漫主义抒情,整体美感
(三十六)
记忆的追溯
那天岁月无痕叫我写几篇评论,我告诉她“什么感觉都没有,不好写。诗要能打动人,才能有挖掘。”至今日,看到踏雪的《化蝶》后眼睛一亮,还真是打动了我,所以,提笔留下一段文字,算是我对这首小诗的理解。
“抓到,我就嫁给你”从童年那些两小无猜的嬉戏里,留下的片断,是十分鲜活的印痕。相信这在任何一个人心里都是一种温暖。而这种没法抹去的记忆,在“阳光下一闪一闪\一伸手 她飞了\一飞就是三十年”三十年都没法忘记的光阴,可见在作者心中是刻划得多么的深。那些美好的回忆,让诗人久久不能释怀,所以,他要寻找。这样的寻找不管是现实里的寻找,还是记忆的追溯,对于一个诗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他生命的一个支点。在无数无眠的夜晚,他脑海里会出现“双翼薄而透明\生命的琴弦上翕动黑色斑点 \像一个个针眼”的这些具体的影像。当这样的追忆变为行动时,他知道了他心中的那些闪亮的影子已经“随着一个月前出车祸死去的丈夫\五楼的阳台上\一只蝴蝶 ”“她又飞了”。
整首诗里,没有刻意地去渲染什么,只是象一个失去灵魂的人在独自自言自语的叙说。这种叙说的震撼力是巨大的。因为他全部发自于内心。诗是情感的语言化。有感觉的诗,都是来自情感的震栗。不管它怎样叙述,用什么语言,如果不能表达内心最原始的那种需求,那么,它就只是一种表演,是打动不了人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情倾角,只有当你的情感与别人的情绪相互平行时,交流才能完成。这首诗,采用“蝴蝶”这个意象。一是因为在作者心里,童年的蝴蝶结这个抹不去的影子的存在;二是借用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即梁祝化蝶的意象。这点使用得相当的妙,对于整首诗的情绪起伏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头上的蝴蝶结\阳光下一闪一闪”到“从五楼的阳台上\象一只蝴蝶”,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一出现代版的《化蝶》。
这首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充分地利用了通感,使我们读到一个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就是真实感人,不足之处就是少了些空灵,缺乏张力。另外,第一二节如果能互换,采用倒叙方式,或许整体的表达力度会更好一些。
附:原诗
化蝶
文/踏雪
双翼薄而透明
在生命的琴弦上翕动
黑色斑点 像一个个针眼
我一直在描摹她从阳台起飞的姿态
“抓到,我就嫁给你”
那年她说着说着
稚嫩的声音藏到河边的草丛里
头上的蝴蝶结
阳光下一闪一闪
我一伸手 她飞了
一飞就是三十年
当我寻到她栖息的枝头时
她又飞了
随着一个月前出车祸死去的丈夫
从五楼的阳台上
像一只蝴蝶
(三十七)
诗歌就是一些苦难(四首)
文/深圳,子在川上曰
《倔强的驴子》
这头拉着磨盘的驴子
低着头,一边走,一边思考着什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像他的父辈一样,一直低着头,思考着
生命,宿命,阅历,过程,乃至轮回,死亡
哲人一样,他不停地咀嚼着
烦躁的时候,就使劲地叫唤几声
眼角时时扬起鞭影,他不想挣扎,反抗
命运,或者苦难,都已习惯
就如他习惯了,他的诗歌
不断地从旋转的磨盘里溢了出来
《又有一个诗人走了》
突然就死了,一棵草,多么地微不足道
还有一些草,也将陆陆续续地枯萎,死去
生命消失,爱消失,苦难消失,抗争消失,记忆消失
死亡的过程消失,留下来的诗歌渐渐被遗忘
没有空白,空白处马上有另外的一些草长出来
《她说,她一直在雨中奔跑》
她说,她一直在雨中奔跑。
很多人看着她,或者不看。
她不敢看两边,一直奔跑着,
想早点回家。
她没有家,仍然卖力地奔跑着。
除了诗歌,手中,什么也没有。
诗歌做不了雨伞,她说。
这些年,这么多的不如意和苦难。
《养花的女子》
她养了很多花,坐在店里。
经常静静地看完一些花开的全部过程。
就又从十二岁过了一遍到三十二岁。
那些花开的全是我寂寞的心事。她说,
经理过来视察,认为侵占了商品摆放的位置,
全部扔出去了。那晚,我哭了好久好久。
--------------------------------------------------------------------------
【长河乱品】:
从文学的使命来讲,诗人的任务就是标新立异,诗歌的任务就是离经叛道。
执着于诗歌创作的诗人们一直在尝试着使用语言来改变语言,用语言来改变诗歌,尝试用自己观看世界的眼光来改变读诗人的观看世界的眼光。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诗歌产生的过程其实就是矛盾和挣扎的过程,既挣扎于自己对世界的双重或多重立场的选择,又又不断和读者的反馈和抗拒做激烈的交锋。有人说“诗歌是贵族语言”,我是不赞成的。通往诗歌的路程其实是一条充满梦幻和刺激的探险之路,也是一条不断反抗又不断和解的暧昧路程。 诗意就在这一路中不断产生。
这里借这一组诗歌来说说这个过程:
《倔强的驴子》是一首纯粹的诗歌。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在貌似冷漠的叙述中,不经意就流露就泄露出了关于命运深度的苍茫描述。“拉着磨盘的驴子/低着头,一边走,一边思考着什么”,“像他的父辈一样,一直低着头,思考着/生命,宿命,阅历,过程,乃至轮回,死亡”!(实际上,我觉得这首诗歌写到这里就够了,后面的句子有些画蛇添足。)一种淡然的出世态度跃然纸上。作者的抒情不完全从心灵出发,他旁观,他思索,他拷问。这种简单纯粹的叙述方式,有利于展现自然创作法则,也是是对生存现状的最好回避!以自身的眼光引领读者的眼光,以自己的思索引领读者的思索。
《她说,她一直在雨中奔跑》:“她一直在雨中奔跑。/很多人看着她,或者不看。/她不敢看两边,一直奔跑着,/想早点回家。//她没有家,仍然卖力地奔跑着。/除了诗歌,手中,什么也没有。”我觉得写到这里也够了,后面的“诗歌做不了雨伞,她说。/这些年,这么多的不如意和苦难”似乎是为了照应题目主旨,并非不可,但就诗歌而言,为写而写,大忌。诗的隐喻当然是不是越深越好。隐喻究其本质乃使发现事物、词语与内在体验之间隐秘而错综复杂的联系。在准确把握这种联系之后,又能在表达上做到开合有度,这个也很艰难。这前和后之间的照应和关联,写作语言和阅读思维之间的矛盾于是就产生了。
《养花的女子》
她养了很多花,坐在店里。
经常静静地看完一些花开的全部过程。
就又从十二岁过了一遍到三十二岁。
那些花开的全是我寂寞的心事。她说,
经理过来视察,认为侵占了商品摆放的位置,
全部扔出去了。那晚,我哭了好久好久。
这一首写得真好,写的就是诗歌现状和诗人的挣扎过程。诗对词语的"雇主身份"上表现的非常出色,既有寻常忧伤,又有入骨情思。写诗的苦难历程非常人能理解。通过叙事,通过隐喻,文字有了温度,寒冷!像用一把利刃的冷锋把写诗的历程解剖,直到支离破碎,痛哭流涕。
《又有一个诗人走了》
突然就死了,一棵草,多么地微不足道
还有一些草,也将陆陆续续地枯萎,死去
生命消失,爱消失,苦难消失,抗争消失,记忆消失
死亡的过程消失,留下来的诗歌渐渐被遗忘
没有空白,空白处马上有另外的一些草长出来
诗歌从“死”的角度切入,高度浓缩诗歌的一生。结尾令人有一刹的惊悚,最后却意外地得到一些未尽的微温。无论如何,生活还在继续,诗意就会存在,诗歌也会生生不息,诗人就会像野草生长出来。我甚至可以这样说,这是一曲最深厚的爱诗之歌!审美趋向非常确定,文字不经修饰,情感也无须掩饰,没有什么纯熟的技巧。但是诗中流露出的痛苦的历练和率性会让更多人感动,裸露出的内心直逼灵魂的诗意境界,在谨慎的审视状态中自然地达到浑圆成熟!诗歌开篇只是营造环境和秩序,“突然就死了,一棵草,多么地微不足道/还有一些草,也将陆陆续续地枯萎,死去”,无法掩饰的悲凉,“诗歌”这个主角站在隐约而彻骨的疼痛影子里。其实,“诗歌”的现状已经很清晰:“生命消失,爱消失,苦难消失,抗争消失,记忆消失/死亡的过程消失,留下来的诗歌渐渐被遗忘”。但这种痛苦和磨难让诗人常常选择光亮,在长夜里仰望光明,“带着镣铐也要跳舞”,“没有空白,空白处马上有另外的一些草长出来”,让意识层层冷静和推进,在清醒中完成独特的心灵塑造。诗人,总是在挣扎中完成自我救赎,在矛盾中交出一把回归自我的钥匙。
综上所言,这组短诗实际写的就是“诗歌就是一些苦难”!矛盾和挣扎的苦难历程。
《她说,她一直在雨中奔跑》:“她一直在雨中奔跑。/很多人看着她,或者不看。/她不敢看两边,一直奔跑着,/想早点回家。//她没有家,仍然卖力地奔跑着。/除了诗歌,手中,什么也没有。”我觉得写到这里也够了,后面的“诗歌做不了雨伞,她说。/这些年,这么多的不如意和苦难”似乎是为了照应题目主旨,并非不可,但就诗歌而言,为写而写,大忌。诗的隐喻当然是不是越深越好。隐喻究其本质乃使发现事物、词语与内在体验之间隐秘而错综复杂的联系。在准确把握这种联系之后,又能在表达上做到开合有度,这个也很艰难。这前和后之间的照应和关联,写作语言和阅读思维之间的矛盾于是就产生了。
养花的女子
她养了很多花,坐在店里。
经常静静地看完一些花开的全部过程。
就又从十二岁过了一遍到三十二岁。
那些花开的全是我寂寞的心事。她说,
经理过来视察,认为侵占了商品摆放的位置,
全部扔出去了。那晚,我哭了好久好久。
这一首写得真好,写的就是诗歌现状和诗人的挣扎过程。诗对词语的"雇主身份"上表现的非常出色,既有寻常忧伤,又有入骨情思。写诗的苦难历程非常人能理解。通过叙事,通过隐喻,文字有了温度,寒冷!像用一把利刃的冷锋把写诗的历程解剖,直到支离破碎,痛哭流涕。
养花的女子
她养了很多花,坐在店里。
经常静静地看完一些花开的全部过程。
就又从十二岁过了一遍到三十二岁。
那些花开的全是我寂寞的心事。她说,
经理过来视察,认为侵占了商品摆放的位置,
全部扔出去了。那晚,我哭了好久好久。
这一首写得真好,写的就是诗歌现状和诗人的挣扎过程。诗对词语的"雇主身份"上表现的非常出色,既有寻常忧伤,又有入骨情思。写诗的苦难历程非常人能理解。通过叙事,通过隐喻,文字有了温度,寒冷!像用一把利刃的冷锋把写诗的历程解剖,直到支离破碎,痛哭流涕。又有一个诗人走了
突然就死了,一棵草,多么地微不足道
还有一些草,也将陆陆续续地枯萎,死去
生命消失,爱消失,苦难消失,抗争消失,记忆消失
死亡的过程消失,留下来的诗歌渐渐被遗忘
没有空白,空白处马上有另外的一些草长出来
诗歌从“死”的角度切入,高度浓缩诗歌的一生。结尾令人有一刹的惊悚,最后却意外地得到一些未尽的微温。无论如何,生活还在继续,诗意就会存在,诗歌也会生生不息,诗人就会像野草生长出来。我甚至可以这样说,这是一曲最深厚的爱诗之歌!审美趋向非常确定,文字不经修饰,情感也无须掩饰,没有什么纯熟的技巧。但是诗中流露出的痛苦的历练和率性会让更多人感动,裸露出的内心直逼灵魂的诗意境界,在谨慎的审视状态中自然地达到浑圆成熟!诗歌开篇只是营造环境和秩序,“突然就死了,一棵草,多么地微不足道/还有一些草,也将陆陆续续地枯萎,死去”,无法掩饰的悲凉,“诗歌”这个主角站在隐约而彻骨的疼痛影子里。其实,“诗歌”的现状已经很清晰:“生命消失,爱消失,苦难消失,抗争消失,记忆消失/死亡的过程消失,留下来的诗歌渐渐被遗忘”。但这种痛苦和磨难让诗人常常选择光亮,在长夜里仰望光明,“带着镣铐也要跳舞”,“没有空白,空白处马上有另外的一些草长出来”,让意识层层冷静和推进,在清醒中完成独特的心灵塑造。诗人,总是在挣扎中完成自我救赎,在矛盾中交出一把回归自我的钥匙。
综上所言,这组短诗实际写的就是“诗歌就是一些苦难”!矛盾和挣扎的苦难历程。 (三十八)【默然评诗】11月好诗赏析 作品一
原作:雪色天堂
作者:雨后春笋
一定有,一场爱情
在雪里燃烧,它绽放的摸样,犹如
枝头上的梅
淡雅 脱俗 白里透红
一定有,花香飘进小木屋
有 隔世的烟火,煮沸一锅幸福
有 清清的溪水,浣洗着
忧伤和疾病,贵贱和贫穷
哦,雪色天堂
我还要攀登多少天梯
才能抵达你的殿门,我知道
我的尘缘未了,我的罪孽深重
我的九九八十一难,还没渡完
红尘滚滚,烟波飘渺
今夜,我要卸下一切辎重
把文字码成一朵莲花
盘坐 皈依 超度
默然诗评
析评:作者/雨后春笋的爱情诗【雪色天堂】
诗最大的价值是给人希望。不论是生活里,情感里,最美的依然是爱情的梦想,因为,梦想就是希望。
爱情诗是别样的,不论谁写都没有完全的雷同,就像一个人的美,个性,闪光。
谁见过天堂之美?谁见过天堂的色彩?你没见过,因为我们缺乏想象,缺乏像诗人那样的超凡想象。为什么?因为爱情,因为像诗人般刺破想象穷极的爱情,因为它需要希望,需要“一定有”的坚定的信仰。因为“一场爱情”的燃烧,是在“雪地里燃烧”的那种,你才会看到“它绽放的摸样”。
说道这,你已经激动了是吗?你仿佛看到了雪色的洁白。但雪色天堂不只是洁白单一的色彩,那是天堂洁净的纯色,是爱情燃烧的背景,怎么才能描述出那种燃烧的美呢?诗人为你找到了比兴“犹如枝头上的梅”开放在洁白静美的雪地里,“淡雅脱俗 白里透红”。迷住了,陶醉了,任谁都会给[雪色天堂]这般色彩震撼晕软。这会儿你会喜爱这种晕软,让你瞬间沉浸在无法形容其美的梦境,你会解开诗人千年的困惑遗篇的答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在诗人的[雪色天堂]的极美里,不仅表现在色彩上,它还是有味道的丰富与神奇的居所,你看“一定有,花香飘进小木屋”“有隔世的烟火,煮沸一锅幸福”,人间谁吃过?但是,你起码从诗人的诗中你知道了,没有“隔世的烟火”是煮不出“一锅幸福”的。这是诗人的想象,你有幸读到这首诗,你才得在诗人刺透穷极的想象中,饕餮了一次人间没有的口福。但是,诗人也看出了你的爱情,你的寻找,你的窘迫,你的病痛,你的忧伤。诗人给了你希望,因为,它一定有,就在[雪色天堂],只要你到达那里,哪里有“清清的溪水,浣洗着/忧伤和疾病,贵贱和贫穷”多么温暖的爱抚啊,谁还愿意离开诗人的梦想,谁不会为爱情的希望而鼓起勇气去坚强地,一往无前地追求到底呢?哦,这就是诗人爱情要追求的“雪色天堂”。
可要怎么做才能去到这个天堂呢?诗人现在走到哪了呢?诗人告诉你了,要想获得极尽之美的爱情终点,要攀登不能去数的天梯“才能抵达你的殿门”而诗人还走在尘缘“我的九九八十一难,还没渡完”。诗人也不知道前边还有多远的路程“红尘滚滚,烟波飘渺”,那么诗人还要走吗?因为,诗人触动了你的悲悯,也勾起了你的爱的往事和艰辛,而你正处在困惑中的迷茫,你的心里想到了更多的是消极的情绪,正在下沉,几近放弃。是,诗人也是疲惫的,但诗人却不是消极的,你在[雪色天堂]丰富的色彩里看到了枝头上的梅,有盛开的,有含苞待放的。其实,在那里诗人已经埋下了乐观意志的伏笔,使人想起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想起“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充满乐观品格的诗句。但是,诗人给你的答案却是比意志更丰富的方法,是更加复合的决心与智慧的融合“今夜,我要卸下一切辎重/把文字码成一朵莲花/盘坐皈依 超度”借助诗的力量,借助佛的法力,将自己皈依,弥散也要打开[雪色天堂]的幸福之门。
我掩卷了,却掩不住起伏的潮涌,我说不清楚我内心的情绪的交错,但有一点是清晰的,诗人点燃了我的[雪色天堂],坚定不移了我的爱情希望,祝福诗人的爱情圆满,也祝福我自己。
原作:大海上
作者:巴芒
躺在大海上
飘忽。望月亮
月儿在天上。
鱼儿沉在海底。
我尚在人间。
海水的浸泡和时光的晾晒
加速衣物的腐烂,无论它曾经多么华美光鲜。
我衣不蔽体
像夜晚飘忽在水面的白色垃圾。
透过鱼儿留在水面的泪水
我看见月亮周围开了几朵晶莹的花
名叫星辰。
叫星辰的花朵越来越明亮
大海的表情风起云涌,越来越丰富。
只有我的思想越来越贫穷
食指蠢蠢欲动,蘸着海水在水面写下:
“亲爱的海水啊,请把这又瘦又弱的肉体清洗干净
卷进海底,给沉在深海的鱼儿为食!”
------那条在潜流里隐身
用诗歌安静呼吸的美人鱼
2012.10.25
默然诗评
诗评赏析:作者巴芒的诗《大海上》
诗贵在一种意境
大海上这首诗的特点就表现在这,看似平凡的开头便已营造了空旷的画面,夜晚,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而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此时却不是重要的,它只是表现“飘忽”的状态,诗人的重点是看夜晚的天空,在望月亮,在想沉在海底鱼儿,在想诗人自己。因为,诗人要诉说它们之间的关联。
能穿起它们之间的莫过于岁月时光,你看在“海水的浸泡和时光的晾晒”下,“曾经多么华美光鲜”的衣服腐烂了,在时光的穿梭中,不已是“我衣不蔽体”?而诗人也只能“透过鱼儿留在水面的泪水”在这伤心,伤感,伤情的夜晚“我看见月亮周围开了几朵晶莹的花/名叫星辰”。是啊,叫星辰的花,诗人会想到,因为读到这连你也会不由的想起一首歌的旋律,[昨夜星辰],可能诗人想的还要多,想到“昨夜星辰昨夜风”。。。。。。因为,“叫星辰的花朵越来越明亮/大海的表情风起云涌,越来越丰富。”
诗人的情绪在沉落,是遇到了现实的经济困难了吗?是贫穷,但,不是经济上的。“只有我的思想越来越贫穷”啊,可我又能说给谁呢?可诗人又按耐不住“食指蠢蠢欲动”,“亲爱的海水啊,请把这又瘦又弱的肉体清洗干净/卷进海底,给沉在深海的鱼儿为食!”
陷落的情感终于给出了答案:“------那条在潜流里隐身/用诗歌安静呼吸的美人鱼”。
诗歌〈大海上〉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深热爱之情,并为行走在诗歌艺术的道路上追求创作的坎坷与艰难,同时,表现了诗人舍身无悔的决心意志,当有一天时光让我老去,把我变成“像夜晚飘忽在水面的白色垃圾”,我也要让大海“把这又瘦又弱的肉体清洗干净/卷进海底”献给诗人梦想中“用诗歌安静呼吸的美人鱼”。
这便是诗人作品留给读者的意境。
原作《一粒莲语》
作者:胡有琪
闭合的寺门终于打开
盘坐的莲走出来讲经
一粒莲语拈花一笑
打破一池惆怅
解禅的蜻蜓不再点水
此岸即是彼岸
它立地成佛
不再需要枯荷的经幡指路
所有的空白顿时清凉
皈依一朵缘
2012年11月22日
默然诗评
浅析胡有琪禅境诗作品《一粒莲语》
一首禅境别致的小诗。观画如此,可谓画遇子期。福缘可贺。首先标题既是禅, 《一粒莲语》 包含了莲的轮回,而标题的禅境倒是就像和你打了一个哑谜,谁来说的呢?说的是谁呢?用什么方式说的呢?这一连串的哑谜便是你要在这首诗当中留给你的禅。
首句“闭合的寺门终于打开”禅意开始了。寺门,“闭合的寺门”,为什么还要“终于打开”呢?诗人在这句话里要交代什么呢?
笔者的解读是:寺,乃佛缘结所,修行修炼之地。“闭合”一词是双关语,既有字面的关闭之意,其实真正的暗指是闭关修炼的结束。那么谁在闭关修炼呢?下一句就明晰了。“盘坐的莲走出来”,告诉你是莲走出来了,这就合应了标题哑谜里:谁来说的呢? 的答案。其实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在诗人的思考中却是一个重要的逻辑角色铺垫。因为,开口便知身份。那么莲是用什么方式开口的呢?“讲经”。这便是标题哑谜的又一个问号的答案:用什么方式说的呢?用“讲经”的方式说的。在佛家,讲经必是得道。再联系首句的“闭关”一切就那么的合理了。
再看第三句“一粒莲语”这就是标题哑谜的最重要的一个问号的答案:说的是谁呢?的给出了,而“一粒莲语”是整首诗禅境构建的核心,充满了哲学的存在命题。一个生命在结束的时候已然给出了开始的全部,莲子,是枯荷的遗物,是生命只为了死去的意义,其整个过程不过是佛所说的过眼云烟。因为,你完成了意义。再向回说,你所经历的风雨霜雪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你获得了一粒种子,那便是你坚强,坚韧的品格的全部,包括你所有经历的故事都已写进了莲子里。但是,它的开始是它的意义,而不再是你的。这便是“一粒莲语”的内涵,也是莲之闭关所悟。至于“拈花一笑,打破一池惆怅”是在向你反问:人生的态度不该如此吗?
诗的第二小节主要是写蜻蜓听懂了莲的讲经,悟道了。蜻蜓结合了自己的生命方式:飞翔的特点而听懂了经义,“此岸即是彼岸,它立地成佛”了。“道”真的很难吗?看来不是,蜻蜓成佛了。人生不也是“此岸即是彼吗?”生你是岸,葬你是岸,人如蜻蜓,完成依然在水中。在动态中,你的岸就是你每一脚踩到的坚实,所以,连蜻蜓“不再需要枯荷的经幡指路”了。
诗的结束段落很好,简洁,写意,空灵。诗合画境(所有的空白顿时清凉),禅意归朴(皈依一朵缘)。使读诗的人释然受益,暗合了第一节结尾句的人生态度的期待修正。
诗本万象,尤其禅境之诗,相信每位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一番读到的参悟,这便是禅诗的魅力所在。
原作:目光如藤
作者:蝶小妖
你一低头的温柔
在绿色中醒来,静静穿过
古老运河的一根白发
如藤
岁月 披一肩柔波
印在你的脸上
拉
近
了
谁的期盼
生命在这里诞生
你的爱在寂静里长出
绵延千年
走进《运河之母》
——浅读蝶小妖诗人题图诗作品《目光如藤》
题图诗的难点在于打破具象,透过具象。因为,具象已不需要描绘,它已经具体在你的面前。一首好的题图诗你会看到诗人的具象,像三维画,诗人就在具象的画里。〈目光如藤〉是蝶小妖的题图诗,当你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你只感觉到它是一个女子,“你一低头的温柔”这样的描述,只有融化了的女性才写得出来。这时的诗人眼前一定是不见了具象,进入了诗人自己丰富的情绪,那是诗人的向往,“在绿色中醒来”不正是诗人的期盼吗?想象像梦境一样穿越,这么温柔的醒来,一定是看到了一个梦境,诗人到了哪里呢?又看到了什么呢?读者的兴致一下就被拉起了。“静静穿过/古老运河的一根白发/如藤”哦,去了一趟运河。请读者注意,这时你看诗人在哪里?在指定主题的画里,她是在《运河之母》的画面里向你讲述“你一低头的温柔”的瞬间的梦境,讲诗人自己梦境里的运河,如“一根白发”“如藤”。一根白发是什么?是岁月。如藤又说的是什么呢?是思念。作品开始丰富了,因为,读者的联想丰富了,读者对瞬间诗人的“一低头的温柔”的猜想丰富了,诗人想到了什么?诗人刹那间的眼里是不是有泪光的闪动,等等。读者再注意一下,这时你的眼前还有具象吗?这就是第一段的精彩,环扣主题:题图诗,又不见具象,不仅诗人不见具象,让读者也在“你一低头的温柔”的瞬间,不见了具象。
诗人不会让你非非的想象飘在云中,因为你不能忽略具象的存在,“岁月 披一肩柔波/印在你的脸上”这就是《运河之母》的雕像,“一根白发”找到了答案,可是诗人的下一句却使用了单字纵向地排列了3个文字“拉近了”紧接是“谁的期盼”。这样的处理又是在强调什么呢?是诗人的情感,因为诗人是在和《运河之母》的内心对话,是一个儿女对母亲的深切理解,那是任岁月漂白也永远不会折断的如藤一样,连扯着千丝万缕的思念的白发啊,你经历了多少岁月沧桑,你养育了几千年的中华儿女,这一切写在你的脸上,却是那么的平静,这一切就如你慈爱的目光,从来不去看一眼你的白发,我的母亲啊!亲爱的读者,到这里你的眼睛湿润了吗?你也想到你的母亲了吗?我肯定,读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我还可以肯定,诗人想到了她的母亲,我还可以想到当时诗人不只是眼含泪光,而且是眼泪如断线的珠子般垂落。因为,就是那纵向拉长的“拉近了”3个字传递的情愫,她要表达一根白发的坚韧,同时也是思念汲汲的泪水。
诗人哭泣终于停止了,从潮水般的情绪中走了出来,诗人顺从了,依然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但现在是诗人的一低头的温柔,一份崇敬油然而生,毫无匠气,这是母亲教会她的平和“生命在这里诞生/你的爱在寂静里长出/绵延千年”,这就是这首诗的结尾,你只需记住“爱在安静里长出”,如《运河之母》,如至今绵绵不断的运河之水,依然,自然。
原作:母亲
作者:踏雪
光阴一段一段打成捆
日子老了
我们催着
你一直围着灶台转
转来转去 炊烟
糊里糊涂就从两鬓
漫过头顶
身子被我们拽得
一寸一寸朝泥土的下面接近
我飞出村口的时候
老槐树落下几片叶子
你柱在手里的思念
又高了一截
默然诗评
平实的诗情
——赏析诗人踏雪的作品《母亲》
这是一首题图诗吗?由于我看到了作者的肖像,我就知道了这写的是两代人的母亲,一代人是自己的母亲,一代是写给现在孩子们的母亲。
诗能抓住人的是最朴实的情感,这份情感很平,这是一个过来人的情感,从这很平的情感里,你能想到作者的母亲是幸福的。因为作者仁心宽厚温善,成长的环境也说得上和睦融融,一生少坎坷。因为,只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人,才能写出真正平实的情感,平实到和自然一样的情感,“光阴一段一段打成捆/日子老了”,你看岁月和老人是不是一样的合拍。但这首句里依然潜蕴了诗人丰富的信息内涵,只有走过的人你方会察觉得到,诗人潜蕴的宅厚仁心,那是一份爱,一份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一样的爱,平安。平安,在平实的情感里,需要有安详的注视,因为安详是母亲存在带来的,是儿女平安的信任,在母亲身边恐惧会自然的弥散。
一段安详的日子,一段过往的童年。诗人看着安详的母亲就这么自然的想起来自己的儿时,“我们催着/你一直围着灶台转/转来转去”“炊烟/糊里糊涂就从两鬓/漫过头顶”“身子被我们拽得/一寸一寸朝泥土的下面接近”我们就这么长大了,在天天有母亲在一起的日子里,我们仿佛并没有注意母亲的衰老,因为日子安详的和自然一样。这样安详的段落,却是很费生活之功的,因为你必须从年轮上走过的人才有,而且要没有孝的遗憾。但从作品的结构来看,这一段的安详恰是结尾段的重要铺垫,因为,开始我说了这是首写给两代人母亲的诗。诗人的重点就在下一代儿女的身上,而并不是下一代儿女的感觉,却是诗人这一代人的希望,像是一种提示,是对整个社会出来在外发展的孩子们的一个提示。
不论你在做什么,当你离开家的时候,你有牵挂你的母亲了吗?就像我那时“我飞出村口的时候/老槐树落下几片叶子/你柱在手里的思念/又高了一截”这份牵挂,直到今天。因为牵挂是母亲手里的拄杖,在思念中在一节一节地长高。
文稿/旁听生
这首诗歌意在传播诗人所推崇的诗歌价值理念,通过一些诗歌现象来表达灵魂深处的精神追求,并进行了相关总结、提炼、诘问,不乏深思、悲叹、焦虑甚至痛切和呐喊。诗中呈现出了许多西方文学(诗歌,戏剧)、思想等领域的巨匠和大师以及他们追求诗歌价值追求生命价值的苦难历程,名字如雷贯耳,贡献卓越,影响巨大。诗歌以沉痛的笔调进行综合阐述,串联组合、高度概括,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作者应是一个崇尚西方古典文学、崇尚自由、崇尚诗歌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涉猎内容之广令人钦慕,尤其对一些诗歌流派颇有研究。他是一个高尚灵魂的追随者,力求探索诗歌的未来走向及现实意义,矢志不渝,"今朝我将改变信仰,做第十三名使者/"但他在跋涉过程中又是坚辛的,“那当下要走多元的距离才能品味死亡呢/我岂不知,分子到分子之间的降落/需要多少痛彻心扉的路程/”。诗歌反映出诗人其价值取向分明,目标明确。思想深刻而博大,充满忧愤的同时又充满激情。
有意思的是,诗人以“昨夜西风凋碧树”这一中国古词名句为题,内容却是融合了一些西方诗歌文化和精神典范。若从字面上理解,它所呈现的意境竟与诗歌内容是多么地相融合,含有隐喻的意味儿。看那“西风”(西方),看那凋零的“碧树”(曾经璀灿的诗歌流派、盛景、文化变革),真可谓机缘巧合,怎一个“妙”字了得。当然,诗人是另有深意的。我们知道,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柳永、辛弃疾的词句合在一起,用来形容人生的三大境界,诗人应是取了其“孤寂”求索的心境,亦即大师说的第一境界:立志。他似乎意欲抛弃传统诗歌的表达方式(如意境如形式等)而探求更新更高的诗歌语言及精神内涵。这种思想和观念,值得诗人们思考和学习。诗歌传递出的声音宛若一次革新的号角,仿佛诗人正奔向一个新的高度,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呼号而奋斗,他是不甘平庸的,他是不想留下遗憾的。“只求安放在经言里的灵魂能够安稳/不至于在清醒后失声痛哭:/我在这,你在哪”,发人深省……
这首诗歌带给我的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文化的冲击,一次语言的突破。很多痛彻心扉的诗句深入骨髓,倾注了诗人浓烈的情感。它宣扬西方诗歌的精粹以及较高层次的精神追求,通过一些剖析,力求达到心与灵的高度统一。营养较丰富,就象西餐中半熟的牛排,只有喜欢且能消化它的人才能咀嚼其味(当然,我这水平实是免为其难,请作者勿怪)……
2012.12.21
附原作:
奇怪,灵魂在白雪中独舞,夹杂着冰冷的雹子还有一双盲诗人的草鞋,在江边垂钓
这出故事,我惊讶于,二十年来的无知
我却从来不想知道,十三名使徒背后的故事
整日熏陶于爱情盛行的日光内
幻想着未来和波西米亚的男人一般放荡
有些人似乎从荒废的平芜中觉醒
高喊“有产贵族和布尔乔亚”而有些人则关门乞讨,复制些福音书里的老话
在浪漫主义的光芒中等待死神
基督和《圣经》所给予的百无聊赖的慰藉
有时贫瘠的如一碗杂交的稻谷
妇女和缪斯齐声哭泣,成了笼子里万灵瞻仰的百合
修道士也穿起了艳红的水晶鞋
在彼得的遗嘱中寻找活着的证据
那么,作为虔诚的耶稣的使徒,
如今竟满目疮痍的去朝拜穆斯林
想从《古兰经》里获得智慧的花朵
好吧,正如叶芝乞灵于异教神秘主义
艾略特笃信神话之灵
奥登爱上弗洛伊德与预言的魅力
今朝我将改变信仰,做第十三名使者
苦难的乌鸦总要长鸣到曙光升起
我也将看到茨维塔耶娃的哭泣:
饭碗里颗粒无收,我的孩子,你要生存下去
那意念里的安妮时代太过于眼花缭乱
我死在俄罗斯,死在边陲
但愿那朵皇冠不至于一落千丈
这是我不得不勇于接受那些挣扎死去的诗人
无论是济慈,无论是查特顿,无论是我可爱的信仰者-林昭夫人
伦敦索荷区酒店的聚会与布鲁斯伯里的群体已萧然消失
但死亡还在奔走相告,生定是个平凡人
奇怪,如今一张苍老的白纸,躺在手中
文艺复兴的热情,却使她岿然不动
我看到浪漫主义的诗人饿着肚子乞讨,纸张上
才开起了,暗蓝的火种
那当下要走多元的距离才能品味死亡呢我
岂不知,分子到分子之间的降落
需要多少痛彻心扉的路程
天空开始酝酿了,一点飞鸿划过
七弦琴沉默了多久
荷马沉睡了多久
莎士比亚思想了多久
今夜,一切将无从记忆
只求安放在经言里的灵魂能够安稳
不至于在清醒后失声痛哭:我在这,你在哪
(本人才力有限,对于这样的诗歌很是敬畏!但为了提高理解学习能力,必须迎难而上,但这诗歌的内在气韵的确感染了我,散发的热能辐射了我……。若偏颇过大,请作者包涵或一笑了之。诚谢!)
(四十)
明月千里来相照
——赏雨后春笋的诗歌《一朵来自唐朝的雪》
雨后春笋的诗歌《一朵来自唐朝的雪》从历史的纵深入手,手法新颖而别致。
你优雅的走来,像一首唐诗
婉约而有韵味,压一个“春”
的韵脚,拟或一朵三月的
桃花,芳香悠然飘出
唐朝的雪至今没有化,也永远都不会化,最厚的积雪在诗歌里保存着。而那一朵怡然飘出的桃花,沾惹着唐朝的明月光迤逦而来,压一个“春”的韵脚,芳香便悠然飘出。精卫的海仍在为我们酿造诗歌的盐,杯子里盛满了李白的酒李白的月亮。
你微低下头,此刻,你的姿态
谦恭 卑微,像一粒尘土,贴近根部
古老的建筑,气势磅礴,他们
所蕴藏的内涵,和你,是那么的相互匹配
在没有上帝的日子,我看到了更多上帝的迹象。精神的眼睛看见的所有远方,都是神性的远方,尽管你低眉颔首,谦恭卑微地如一粒尘埃,无限地接近土地,但却依然与古老的建筑所蕴藏的内涵是如此的匹配和完美,它等待着我们诗意的抵达,当我们抵达,才真正地发现我们自己已被诗歌的月光普照和沐浴,于是我们再一次向着诗意的方向出发。
请转过身吧,别背对那盏橘黄
让非洲看看你,让世界看看你
看看,这朵来自唐朝的雪,是怎样
的舞姿翩美,怎样的晶莹透亮
那么空灵的手法,那么柔软的语言,那么纯真的情感。不顾天高路远飞来的爱,这使我想起古往今来那些水做的女儿们,全都是为了爱,从大唐诗歌的国度冥冥中走来又往冥冥中归去。
可是,你仍执意的往前走
朝着来时的方向,你不想
张扬和炫耀,你只想轻轻来过
只想,用脚下那抹桃红,点亮
世界之窗,点亮一颗东方之珠
此刻,笔是多余的,在宇宙的纯诗面前,没有诗人,只有读诗的人;也没有读诗的人,只有诗;其实也没有诗,只有雪,只有一片来自大唐深处的雪,只有无边无际的宁静,无边无际的纯真......将一抹千年亘古不变的诗心点亮。
138737 卐 卐 卐 欣赏,学习。
138583 ﹒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