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瀑 发表于 2015-2-13 08:40

究竟多少刀才能杀死一只狗

究竟多少刀才能杀死一只狗——雷平阳《杀狗的过程》焦点问题管见曾瀑
  《杀狗的过程》(以下简称《杀狗》)是著名诗人雷平阳的代表作,也是他反响最大、最具争议性的一首诗歌。此诗自问世以来,叫好、热捧者甚众,同时也不乏诟病乃至全盘否定者,有的批评声听起来十分尖锐和聒耳。至今,围绕着这首诗歌的各种解读、争论似乎远未结束。  由张力所导演的复调、歧义、多解,是现代诗歌区别于传统诗歌的显著标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一首具有探索性质的诗歌作出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解读毫不奇怪,正可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亦不揣谫陋,来凑个热闹,就《杀狗》一诗中几个争议最大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并以此就教于作者及各位专家、诗友。关于真实性: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  对《杀狗》一诗的争论、指责最多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那位屠夫为何五刀杀不死一条狗。对此,有论者不无尖锐地指出:一个五刀杀不死一条不反抗的狗的家伙不是个正常人,一个非正常的、脑残的行为怎么能具有抒情的普遍性呢?很明显,作者太急于抒情了,为了突出他“人比狗坏”的主题预设,让他所有意夸张编造的事实完全脱离了理性的控制,结果弄巧成拙,事与愿违了。  二是那条狗在遭到主人暗算后为何不但不逃命,反而一次次回到刀尖寻死。有人质疑说: 你把狗打一下它还会回来,你一次次杀它,它还能回来吗?还有人指出,世界上没有哪条狗温顺到主人拿刀子杀它,它不反抗、不恐惧、不逃离的事情。当一条狗遇到生命威胁,不敢反抗也有可能,但是没有不逃跑的。逃避威胁,这是一个动物的本能。  三是所谓杀狗的方式方法问题。有人对民间杀狗的方法作了详细梳理,并大致列举出棒杀、吊杀、水杀、闷杀、刺杀等五种主要方式,进而疑惑不解地问道:诗人为什么要在诗中选择最残忍的“刺杀”,并且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地强调“这应该是杀狗的/惟一方式”?  以上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文学艺术的真实性问题。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当然也是诗歌的生命。如果一首诗歌在真实性上出了问题,那么它肯定不是一首成功之作。问题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真实”,究竟是现实主义的“真实”,还是现代主义的“真实”?  众所周知,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方法,强调按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生活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而现代派文艺尤其是诗歌,则是重主观表现、艺术想象和形式结构,在诗歌与生活、现实与真实的关系上,强调表现心理真实,即便着墨外界现实,也只不过是通过它来表现人物的主观感受,它是表现、创造,而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  上世纪70年代“朦胧诗”的崛起,以及继之而来的“第三代”诗歌的兴起,宣告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诗歌的现代探索、改造和嬗变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基本完成。作为新生代诗人中姣姣者之一的雷平阳,其诗歌的现代特质是毋庸质疑的。把两种不同流派的艺术对真实性的要求混为一谈,用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来苛求一首现代诗歌,并依此对其扣以“虚假”、“杜撰”的帽子,未免有些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的味道,这是否有些不合时宜?是否太过于轻率、武断了一点呢?是客观写实,还是新闻话语下的“伪陈述”?  雷平阳曾当过一段时间的新闻记者,《杀狗》一诗,在语言形式层面上显然是受到新闻写作的某种启发,五个W(何时、何地、何事、何故、何人)一应俱全,俨然一篇新闻报道。一些论者据此认定该诗的叙事方式是纯客观的,并进而指责它的“严重失实”之处,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那三个方面。那么,这种批评,是否符合现代诗歌艺术的逻辑呢?  如果从语词的指称意义(亦即词典意义)上来讲,任何现代诗歌的叙事都是“非真实”的,即便是当前在诗坛颇为流行的“零度写作”,也并非纯客观的再现。  英美新批评派创始人瑞恰兹在《科学与诗》中指出:诗歌的语言是一种有别于“科学语言”的“情感语言”,它的功能在于影响读者的态度和情感,其表述未必趋向于这个表述所指称的任何东西,因此,这种语言其实是一种“伪陈述”,诗人创造的是“一种佯信的世界,想象的世界,虚拟的世界”。“伪陈述”只是一种文字的形式,其真假完全取决于文本对读者态度和情感的影响。诗歌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虚似性。  雷平阳从小生长在乌蒙山区,当地人大多有养狗及食狗肉的习俗。作为一位本土诗人,他不可能不了解狗的习性,也不可能不了解杀狗的多种方式方法。如果从现实主义的审美角度出发,前述某些论者对《杀狗》一诗“真实性”的质疑和指责,并非毫无道理,空穴来风。那么,诗人为何要在文本中留下那么多“漏洞”和“破绽”?是一时的疏忽,还是故意而为之?在这里,笔者不妨“斗胆”作一番“过度解读”:该诗之所以会出现这几处有悖常理的细节,系“伪陈述”的叙事策略所使然,完全出于表现主题的需要,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臆想,并由此带来意义上的强制性游移。  正如毕加索所言:“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一种谎言,它教导我们去理解真理。”丧家之犬到底为谁奔丧?  《杀狗》一诗中,喻意最深邃、最耐人寻味、也最令人震撼的是它的结尾部分:“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的抖,和它那痉挛的脊背/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对此,有论者疑惑不解:这条充满悲情的狗到底为谁奔丧?是为它自己,还是为他的主人?“诗无达诂”,这是诗歌重要的审美特征,也是诗歌艺术的魅力所在。即便如此,自古以来,人们还是从未放弃过对诗歌意蕴及“弦外之音”的体味和探幽。窃以为,为了尽可能全面、准确一些理解“奔丧”的喻意所在,有必要将该诗置于宏大叙事的历史语境中来考量。  自从世界上有生命以来,人类和动物就是密不可分的。人与动物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上,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就拿狗来说,人类与它的关系源远流长。狗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也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你看,一个“伏”字, “犬” 始终不离“人”左右,狗与人是那样难以割舍,它惟妙惟肖地道出了人与狗亲密的主仆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不少“狗文化”的成份,可以说“人道”中有“狗道”,而“狗道”中又往往折射出“人道”。从最根本上来讲,人类也是动物。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假如有一天,动物真的从地球上消失了,那么我们是多么地孤独,人类离最后消亡的日子已就为期不远了。  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人类的文明程度。  然而,令我们感到悲哀的是,人类总是通过各种手段保护自己的生命,捍卫自己的权利,却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需要,一贯漠视动物的生命,肆意伤害动物,甚至不择手段地残害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宠物。你瞧,诗中的这位屠夫,它是多么虚伪和残忍,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利用家犬对自己的信任,一次又一次地欺骗它、残杀它。在这里,人性和兽性完全倒置了。从感情上来说,这条可怜的狗已经被它的主人彻底抛弃了,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丧家之犬。这条狗是最愚蠢、最懦弱的,也是最聪明、最勇敢的,面对人心的黑洞,它一次又一次走向刀尖,慷慨赴死,仿佛就是为了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彻底撕下人类的画皮,揭穿人类的伪善、残暴和丑陋。从形而上来说,这条狗并没有失败,它才是真正的胜利者,不是这个屠夫杀死了它,而是它杀死了人性,杀死了这个冷血的屠夫。  这条丧家之犬的消亡,预示着整个人类的消亡。它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提前奔丧。
  附原诗:
      杀狗的过程            雷平阳
    这应该是杀狗的
    惟一方式。今天早上10点25分
    在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
    靠南的最后一个铺面前的空地上
    一条狗依偎在主人的脚边,它抬着头
    望着繁忙的交易区,偶尔,伸出
    长长的舌头,舔一下主人的裤管
    主人也用手抚摸着它的头
    仿佛在为远行的孩子理顺衣领
    可是,这温暖的场景并没有持续多久
    主人将它的头揽进怀里
    一张长长的刀叶就送进了
    它的脖子。它叫着,脖子上
    像系上了一条红领巾,迅速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它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继续依偎在主人的脚边,身体
    有些抖。主人又摸了摸它的头
    仿佛为受伤的孩子,清洗疤痕
    但是,这也是一瞬而逝的温情
    主人的刀,再一次戳进了它的脖子
    力道和位置,与前次毫无区别
    它叫着,脖子上像插上了
    一杆红颜色的小旗子,力不从心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他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如此重复了5次,它才死在
    爬向主人的路上。它的血迹
    让它体味到了消亡的魔力
    11点20分,主人开始叫卖
    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
    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
    的抖,和它那痉挛的脊背
    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

138537 β β β

土元 发表于 2015-3-17 02:16

诗意的宰杀!:(

  

曾瀑 发表于 2015-3-18 08:16

谢谢阅读,问好!

138361 n n 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究竟多少刀才能杀死一只狗

诗歌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