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西安优秀青年女作家:沉香红
图文沉香红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见面会
沉香红 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苍凉了绿》21岁游走非洲安哥拉国家23岁出版个人作品集:《苍凉了绿》曾任《俪人》闺房杂志编辑现任《懒猫网络电台》台长 《文艺青年电子报》实体刊主编沉香红QQ:11751947
作者沉香红,陈清贫写作培训班第三期学员。伊始,她的文字稚嫩,却充溢着一种激情,一种压抑不住的灵性。稍加点拨,便如璞玉一般,发散出了自己的光彩。 在培训班学习大半年后,为了那棵梦中的橄榄树,沉香红突然决定到非洲寻梦,要像三毛一样流浪远方。这一去,就是一年有余,但那奇奇特特的遭遇和见闻,通过她那灵性般的描述,时常隔山隔水展现在我的面前。 一篇、一篇、又一篇,两篇三篇四五篇,六篇七篇八九篇,异域风情成画卷……我的信箱里渐渐有了十几万字。我说:“可以考虑出书了。”于是,有了这本《苍凉了绿》。 2012年9月4日,《三秦都市报》以一个整版,刊登了沉香红非洲寻梦的故事。接着,很多门户网站纷纷转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沉香红,这个迄今才23岁的美丽女孩,其人其书吧。
三秦都市报:沉香红,独闯非洲的陕西“三毛”
有人说,她细腻的文笔、温馨小蓝调的风格像极了安妮宝贝;有人说,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女孩独闯非洲,像极了当年洒脱不羁的三毛;也有人说,看她的文字32岁不止,可见到她本人,却23岁不到。事实上,她不愿是任何人的替身或者身上带有她人的标记。她就是沉香红,一个生于80末的陕西女孩。 沉香红从小就很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美好的一切。为了将自己的文学梦进行到底,来自陕西旬邑的农村女孩在自己21岁时,大胆地做出了人生的重要决定:“我一定要去非洲安哥拉!” 她只愿亲近非洲,像三毛般精彩的活过,用有限的票子去无限的地方,把前世、今生和来世统统用这辈子走完。
“我一定要去安哥拉”
提起遥远的非洲,在人们的印象中那里始终和神秘、景美、战乱不断、疟疾肆意以及生活贫穷等关键词相融合。决定要去安哥拉的时候,这些所有能想到的一切可能都在我的脑海中翻腾了几百遍,可是我还是向领导坚定地恳请:“我一定要去安哥拉!” 我叫沉香红,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我们的单位在遥远的安哥拉承担了援建任务,那就是修铁路。此去我主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当地黑人搬运工,将来自祖国的物资船上所有物资安全运至公司院内并清点,为期两年。内心来讲这次奔赴安哥拉除了工作性质以外,真正目的其实是像女作家三毛一样走进非洲,感受当地民俗文化汲取创作灵感和丰富人生阅历。 2010年11月,经过让人头痛不安的长达19小时的飞行,从首都北京飞往安哥拉的飞机终于降落在目的地罗安达机场。 在飞机着陆以后,眼前便看到了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景象,到处穿行着皮肤黝黑的人,此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我已经走的很远,已经离开了自己的故土,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瞬间,此前的兴奋感猛的被一丝丝恐惧所占据。 黑人在我眼中是可怕的,不仅身高和体型,更怕他们不按规矩办事。一到公司在安哥拉的驻地,在安哥拉的同事很严肃地一再叮嘱我们在安哥拉期间不许到处乱跑,未经申请不能外出,然后还一一列举了中国人在安哥拉遇害的事例,希望能够震慑到充满无限好奇的我们。 事实上,这里的工作强度和时间长度都超乎了我的想象,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其他时间我都在工作。每天七点起床吃饭,便开始了一天马不停蹄的忙碌,直到夕阳西下才能稍事休息。接着便是最痛苦的值夜班。即便所有的黑人工人每周周日都在教堂祷告的时候,我和同事也一如既往的加班。
一个人的夜班
来到安哥拉后,一切都并非如我所想象。公司严禁私自外出的禁令让我无法真正像三毛一样亲近非洲,那么我只好从与我一起工作的黑人那里获取素材。 当我问他们是否知道中国的著名女作家三毛时,他们都摇头表示不知,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中国的李小龙。然而对于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的黑人来说,“三毛”两个字却发音奇准,而我的名字他们怎么也学不会,从此以后,他们都亲切地叫我“三毛”。 刚开始带着一帮黑人干活时,他们会经常追着喊:“三毛早上好!”除此以外他们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与他们交流完全靠手势和肢体语言代替。 不得不承认,黑人似乎拥有天生的肢体语言天赋,即使在疲惫的工作时,只要身边随便一段音乐响起,他们都会马上起舞并过来喊:“三毛,三毛跳舞。”为了工作进展顺利更为了真正的走近他们,我努力地学会了葡语,为了运送物资方便,我学会了开叉车,这两件事是我在安哥拉最得意的。 值夜班是在安哥拉工作一年多最煎熬与辛苦的,因为每个夜班都是从早上七点起床后,给十几个项目部的大货车装满物资后不停歇开始的。一个夜班,除了手持武器的黑人士兵,空荡荡的码头就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我。 站在杂草丛生的荒野中,从码头直接通往公司院子的火车装着十几节车厢的水泥,我必须清点水泥数量,还要给工作的黑人带饭,更要随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那些没有安全意识的黑人,经常会在吊车中途歇息时,随意便倒在水泥堆上入睡。 黑人北图是帮助我的同事开码头出入证的工作人员,每次见到他,他都会直接大胆的向我说一大串想念和喜欢的话,听多了这些甜言蜜语,我也习惯成自然了。 然而,突然有一天,他恳切地希望我做他的女朋友,我便开玩笑的要求他跪下用中国话表白并答应我跟我一起回中国,没曾想他毫不犹豫地跪了下去,当时我被吓坏了,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躲开。北图用蹩脚的中国话说:“三毛,我喜欢你……” 并且一句句重复着,那场面差点让我眼泪掉下来。可是我清楚自己并不爱他,更何况在家乡还有我深爱的人在等我。 在公司的大院子这个局限的地方呆了半年多之后,忽然我发疯似得渴望回国。偏偏这时,我结识了从中国来的货运船上的水手三副。他带我参观那艘“85岁”的老爷船,并且在我十几日的白黑加班中,陪我聊天解闷。那时我才知道他比我小两岁,然而却已为人父。这个事实,让相见恨晚的两个人都很无奈又心酸。然而,随着卸完货老爷船远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只是我和他人生的一段经历而已,但那绝对是一场美丽的回忆。
坚持自我的包养文字
一直以来,有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何取“沉香红”这个笔名。事实上“沉香红”这个笔名是取自己真名里的一个“红”字,“沉”字的特别意义在于我希望自己无论在处世为人、生活阅历以及文字风格等方面能够真正的“沉淀下来”。 现在这个物质丰富、信息发达的时代,面对种种利益的诱惑人难免会丧失意志、搁浅梦想、惶惶终日。我不希望过这种日子。 “香”和“红”的意义在于另外一种期许,梦想自己的生活能够如自己所愿红红火火,自己的文学作品能够给每一位阅读它的读者带来丝丝幸福感和满足感,喜怒哀乐体味彻底,俗语讲:“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期待自己的文字亦如此,历久弥香。 《苍凉了绿》是我的第一部作品,我把十几年的心血全倾于此,作品融合了小说和非洲随笔两部分,小说部分集合了北半球中国和东半球安哥拉的爱情故事。它不仅是我青春的写照更是我对青春的追忆和祭奠。“绿”代表青春也代表一切美好的回忆,“苍凉”代表逝去、追忆更代表沉淀、成熟。非洲之旅对于我来说,最初起因是受三毛的启发,直到意外发现黑人能够准确地发音叫我三毛时,我才深知这趟非洲之旅冥冥之中是三毛赋予我的宿命。我以为可以像三毛一样,洒脱的做一个流浪人或者像海子一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虽然,我真的住在离大西洋不到500米的庭院里,可脚步却极少有机会踏进令我充满好奇和羡慕的当地黑人村庄,这是我最遗憾的。 从19岁开始我便一心想成为一个专业撰稿人,赖在家里煮咖啡、听音乐、看电影、晒太阳、写文字。为了这个美好生活,一天天坚持写稿、投稿,当编辑一次次要求我对内容做以修改时,我却总是固执放弃。在我看来我不可以为了写稿而写字,我是在释放灵魂赋予我的力量,它应当和心语自成一体,一气呵成。用千篇一律来迎合市场我做不到!因此,我还是坚持包养文字而不是被文字包养。
附录:《苍凉了绿》一书的自序:
听百家讲坛,说关于老舍先生是否幽默时,主讲者读了老舍先生的一篇谈幽默的文章。其中一句为:幽默是指事情的本身,而非讲幽默的人。 这便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文字。写字本身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真情实感流露给大家,只为让每个人从中读到幸福。市面如今有许多丛书只多写景,少言情。文字辞藻堆积的无限华美。这种书籍很适合我读,可以借词开河。但我不知您属于爱看书,还是爱写书之类。我的文字基本从随笔到小说都是纪实故事,融进大多亲身经历。 为了能写一本有回忆价值的书,我亲自跑去了遥远的非洲。在安哥拉那个疾病众多,医疗条件简陋的国家,采写一个旁观者的个人感受。同时为了更多喜欢冒险经历和阅读的朋友能读到一个少女流浪的过程,我便在繁琐的工作之余,将一切能令自己欢喜和忧愁的事情记录下来。 此年21岁的我正值情窦初开,绿水清秀。但为了自己心中那一个自由,一个理想,一个文字梦,我毅然卸下妆容,穿上浅蓝色的牛仔裤,背着旅行包,坦然的走上征途。 《苍凉了绿》送给众多与我一样执着于追梦而甘于放弃华美生活的朋友。
附录:《苍凉了绿》一书的后记
11岁那年,我还在乡村小学读书。教学设备的简陋与地区的贫穷、落后,很少有机会阅读教科书以外的书籍。记忆中我的第一本作文书,是那一年父亲拉着我的手坐中巴车,颠簸几个小时之后,去离家很远的一个县城的新华书店购买所得。因为是人生中第一本兴趣书籍,我显得格外珍惜,看了至少五六遍,里面许多文章后来都刻意背诵下来参加学校演讲比赛。 一直以来最不辜负我的,大概便是我的语文成绩。因为勤于动笔抄写,喜欢积累,作文也常常被拿来做范文阅读。 我认为,写作第一是需要爱好,第二是需要天赋,第三是需要勤学,第四是需要正确的指导老师。如果一个人能够按照这样的方式学习写作,他一定会有所收获。 上初中时,我从乡村转学到了城市,那时身边没有几个朋友,也不太贪玩,下午吃过饭习惯躲进学校旁边的一个小书店看书。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买过一本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然后有时晚上躺在宿舍看,同住的高三学姐惊讶的问我怎么看这样的书籍。我说,一个人在外,父母管教少,我得看看书,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可是因为偏科严重,我到高三前就疲惫的辍学在家。几个星期时间,我卧床不起,只看书,不说话,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在父母的关怀下,我去了甘肃平凉那座民风淳朴的小城工作。时年17岁。 一个成绩平平的女孩,被过早的宣判给社会,却极度的不愿融入社会。在同事中间,穿奇装异服。时常白天上班,晚上躲在网吧,KTV,酒吧…… 谈到写作,其实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就是我时常去的那家“一往情深”网吧的老板。大概那时思想单纯,觉得如果请老板吃饭,跟他混熟,一定能多几次免费通宵上网的机会。可是坐在饭桌前时,他会跟我讲一些当下最受关注的作家,或者一些好的文艺作品,又推荐我去看一些不错的电影。 他一直认为我是一个有灵性的,适合写作的女孩,因此喜欢遇到一起时便买一些文学书籍送我阅读。我自觉自己是一个被学校抛弃的,没有任何成绩也不会有任何作用的人,对于他的劝告也不愿听从。写在博客的文字,他经常会来评论。有时心情不好,就将几十篇的文字一下子全部删除。他说文笔不错,可以积累成册。 我嘲讽自己一个连高中都没读完的女孩,会有什么出息,又有什么能耐让别人看自己写的书。我真的没有想到,文字终有一日会被大家认可,只是感觉喜欢写,有时间便会落笔而已。 在原单位工作两年,回到了古城西安。父亲说离家近一些好照应。 回西安我有幸结识了包括孙厚鸣、许岗、陈清贫、霍忠义,袁波等七位写作道路上的指导老师。 在几位老师的细心教导下,我开始学习短篇小说创作。 2010年,告别了工作两年的城市与熟悉的人群,在援建非洲铁路的号角声中,我拖着沉重的行李,背着载满诗书的背包,远赴异国他乡,开始长达两年的艰苦生活。 我以为可以像三毛一样,洒脱的做一个流浪人,或者像海子一样,面朝大海,穿暖花开。虽然,我真的住在离大西洋不到500米的庭院中,可脚步却极少有机会踏进令我充满好奇与羡慕的,当地黑人的村庄。 可是作为一个文字人,内心是充满斗志的。有时工作不忙,便会偷偷倒在来公司办事人员的车厢中,溜出大门去观望这个陌生国度人们的生活。虽然我不敢大胆的将单反相机拿来在大街上随意拍摄,可我却在这样的日子,经历了许多有趣,也有些风险的事情。 《苍凉了绿》融进了我的情感经历,成长经历,自然也流淌着我在非洲的点点滴滴…… 今天,我十分感激身边的几位老师的良苦用心,让我从一个茫然、无知的少女逐渐成为一个自信、乐观的写作者。我希望曾经与我一样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朋友,最终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与目标。因为人生有时虽然很不尽人意,但只要乐观的活着,上帝就会悄悄眷顾你。
138392 g g g 哈,这个女孩不简单啊。祝贺。
138206 ▉ ▉ ▉ 向老乡学习
138963 ﹔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