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和旧体诗词将走向一种动态平衡的“共生共鉴”状态
新诗和旧体诗词将走向一种动态平衡的“共生共鉴”状态文丨山子影
本人既写诗词也写新诗。写诗词,学习新诗新颖的意象塑造和语言错位手法。写新诗而不读诗词、不懂诗词,其结果只能是局限自己。道理很简单。新诗与诗词同属汉语诗歌,仍属一江之水,新诗应从诗词那里有所借鉴、有所吸取,而不必视之如敝履。
源于个人多年阅读和写作的经历与体验,于2023年1月23日在山子影诗歌微博和诗歌网站发表《新诗旧体诗二水分流》一文:
新诗旧体诗二水分流
文/山子影
中国诗歌
新诗(自由体)是主流,是正统
新诗旧体诗二水分流
双线并行
新诗,其内涵是随着自身的成长
而不断丰富、发展———
二水分流处
见江湖
2023-1-23
新诗与诗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新诗与诗词之诗思不同。诗词之诗思是散文的,其价值正因为是散文的。而新诗的诗思则要是诗的,若同诗词一样是散文的诗思,用白话来写,何能成其诗?
新诗与诗词之诗思的不同,首先表现在思维语言的不同。新诗的思维语言是白话(现代汉语),诗词的思维语言是文言(古代汉语)。文言基本上是书面语言,它是典雅的、自足的、不断被重复(语有出处)的。白话基本上是生活语言,它是开放的、活泼的、日新月异的、丰富多彩的,在语汇上,白话比文言更丰富;在表达上,白话比文言更具张力。
新诗的诗思无所桎梏,能够做到应有尽有,,应无尽无;诗词的字数、句数、句式是固定的,不免凑字、凑句、凑韵。
新诗较之诗词,在诗思上更加有意识地追求非散文化,陌生化。例如:
饮于三清山大酒店口占(作者 山子影)
索道横空通险境,雾涛云海一幡悬。
囊中羞涩何须愧,醉赋新诗作酒钱。
2012.4.30---5.3书于三清山
其诗思完全是散文的,之所以为诗,乃在于其形式———七言绝句的形式。而新诗却不然:
《寻找》(作者 山子影)
那个大一的男生
已提前三十年到达
我如何去寻他?
2018-7-17书于安徽屯溪老街
“那个大一的男生”,就是读大学一年级的我。对于现在的我,又是非我。三十年过去了,教我如何去寻找“他”呢?我非我,非我即我:三十年沧桑,含太多惆怅。语言是散文化的,诗思却是陌生的、非散文化的。
用韵是诗词韵律的一个关键方面。诗句的末尾需要押韵,而新诗应该努力逃离外在的韵律。新诗的内在韵律主宰着诗的结构。新诗的内在韵律,来自对生活自身的内模仿,全靠作者一己之感觉。笔者在写作新诗时,有意识避开外在的韵律,提醒自己不要给写成了歌谣体新诗,新格律诗。因为中国诗歌,新诗(自由体)是主流,是正统。
一般来说,诗词是以真实经验为基础的诗歌,例如:
白云山采菊(作者 山子影)
采摘芬香沁我心,拈来新句喜高吟。
诗家岂是居贫者,手握云山三朵金。
2020.10.15 书于广州白云山
诗中就含着一点诚实,使读者知道野菊花,开出了白云山明媚的秋天。新诗则可以更多更好地运用通感之类的修辞手法,写出怪而美的诗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诗应从诗词那里有所借鉴,诗词作者应接受新诗薰陶,新诗与诗词可能出现在某个点上的融合,或交叉,然而,新诗的内涵是随着自身的成长而不断丰富、发展着的,与旧体诗词的的关系既非完全对立,也非彻底同化,而是走向一种动态平衡的"共生共鉴"状态,呈现二水分流之势。多元共生才是汉语诗歌延续千年的生存智慧。
2025-4-6 13:55 共同繁荣,很好的期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