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铸造“于”字铅钱探秘
本帖最后由 奎奎 于 2024-3-21 22:46 编辑于阗铸造“于”字铅钱探秘
作者郑宜瑾居麦尼亚孜
近日,公博新疆钱币研究中心评级入盒了一枚 “汉代于阗铸造于字铅钱”古钱币,引起了泉友的广泛关注。据公博新疆钱币研究中心负责人透露,该枚“于”字铅钱是国内评级入盒的第一枚。 这枚古钱币,铅质,圆形长方穿,钱径22.6毫米,厚1.7毫米,重2.5克。钱面穿右为汉文“于”字,穿左为尉迟王族族徽。钱边有廓,特征明显,保存较好。钱体呈土黄色,钱文凸起,古朴沧桑。收藏者透露,此枚铅钱保存在一个密封的陶罐中,故历经千年,钱币状态整体完整良好。 于阗铸造“于”字铅钱,自19世纪末被西方探险家发现后,百余年间偶有出土,共发现二十枚左右。国外保存情况为:英国学者赫恩雷收集一枚;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在楼兰LA遗址(斯坦因编号)发现一枚;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和田约特干购得5枚。国内收藏情况为: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一枚;新疆钱币博物馆收藏一枚;和田博物馆收藏一枚。民间收藏家手中大约10枚,大部分出土于洛浦县阿克斯皮尔、苏瓦克库木区域沙漠。自于阗铸造“于”字铅钱面世后,市场上便出现了赝品,不少古钱币爱好者上当受骗。 就目前已发现的于阗铸造“于”字铅钱实物研究分析,版式可分为三种,一种为厚版,一种为薄版,另一种为小版。 厚版:以英国大英博物馆与中国钱币博物馆藏于阗铸造“于”字铅钱为代表,钱径23毫米,穿长13毫米,穿宽5毫米,厚1至2毫米。重量7克左右。钱身中间厚,四边薄,钱面有内外廓,背素。钱面穿右为汉文“于”字,穿左为尉迟王族族徽。薄版:以楼兰LA遗址发现的与阿克斯皮尔区域发现的于阗铸造“于”字铅钱为代表,钱径21毫米,穿长11毫米、穿宽8毫米,厚1毫米,重量2.2克至2.5克,钱面有外廓,背素。穿右为汉字“于”,穿左为尉迟王族族徽。小版:钱径16毫米,穿长8毫米、穿宽5毫米,重量约 1.3克。有外廓,钱身平整,穿右为 “于”字,穿左为 尉迟王族族徽。 于阗铸造“于”字铅钱是西域古钱币中的大名誉品,也是汉佉二体钱(和田马钱)的一种版本。一经出土面世,立即引起古泉界的高度关注。于阗铸造“于”字铅钱与打压制成的汉佉二体钱(和田马钱)不同的是,这种钱属于中国造币体系,系浇铸而成,钱币呈圆形,长方穿,正面穿两侧有汉文“于”字与尉迟王族族徽,背素。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古钱币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解开这枚钱币背后的历史文化之谜。目前,据笔者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汉语信息基本能够确定,多数专家学者研究认为,钱币穿右的“于”字,毫无疑问,是古于阗国的简称。1981年,英国钱币学家克力勃在研究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批贵霜钱币时,发现其中二十枚贵霜铜币背面打印有汉字“于”,暗示其发行可能和于阗有关。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贵霜钱币中,也有两枚“于”字铜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林梅村认为,“于”字贵霜钱相当于汉文于阗钱,贵霜王维马·塔克图的“于”字钱和于阗的汉佉二体钱分别是贵霜和于阗发行的中介货币,用以解决两地之间日益增加的贸易支付问题。于阗铸造“于”字铅钱,穿左的尉迟王族族徽释读存在异议:有释作汉字篆书“方”的,有释作汉字篆书“元”的,有释作汉字篆书“先”的,这种仅从小篆字形的相似度上推断,显然缺乏说服力。另外,还有释作梵文字母的。汉佉二体钱 “骆驼纹六铢钱”“骆驼纹重廿四铢铜钱”“于阗大王钱”“马纹圆形无穿铅钱”背面也有尉迟王族族徽。 于阗铸造“于”字铅钱流通于什么时期呢?原和田文管所副所长、考古专家李吟屏研究认为,于阗铸造“于”字铅钱无疑是与汉佉二体铜钱属于同一系列的古代于阗地方政权所制货币,流通于公元1至3世纪之间。于阗铸造“于”字铅钱的发现和权威机构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60年,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自此归属祖国版图。汉统一西域后,西域古国便普遍使用汉字。2世纪后半期,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一些古国同时又使用佉卢文。汉代于阗官方使用的文字为汉文和佉卢文,铸造于汉代的和田马钱上打制了汉文和佉卢文两种文字,是汉王朝加强对西域统治的产物,钱币上汉文货币单位直观地反映出汉朝货币政策的影响力。于阗铸造“于”字铅钱同汉佉二体钱(和田马钱)一样,也反映了中原文化对古于阗的强大影响力。印证着新疆与中央政权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同时,以古钱币这一铁的见证,反映了新疆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
本帖最后由 秋水岸 于 2024-3-26 07:35 编辑
认真阅读了,对西域历史又多了几分了解。一件件文物,要完全证实其中的信息,是一件需要耗费心血的工作。点赞、拜读{:9_310:} 秋水岸 发表于 2024-3-22 20:28
认真阅读了,对西域历史又多了几分了解。一件件文物,要完全证实其中的信息,是一件需要耗费心血的工作。点 ...
谢谢老师鼓励!给您敬茶了。 奎奎 发表于 2024-3-26 12:25
谢谢老师鼓励!给您敬茶了。
不敢当老师,只是读文后的交流,祝顺意、收获{:9_328:} 长知识了 来学习. 驭风 发表于 2024-3-30 19:32
长知识了
谢谢来读。问好,敬茶了。 旅客 发表于 2024-4-3 16:47
来学习.
谢谢来读。问好,敬茶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