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诗人黄一叶近作《最好的早晨》的点滴论断
本帖最后由 胡云琦 于 2024-3-5 09:16 编辑如稻田不再干旱
——关于湖北诗人黄一叶近作《最好的早晨》的点滴论断
文/胡云琦
这首短诗的力度撞击在于意境宽泛,来自八行四段给出的不同画面,用鸟与稻田的对立与统一出现,界定稻田的龟裂使飞鸟的疆域受到局限。诗作者的机智在于非想象的体验惊艳,对雷不响雨不来的干旱虽不直言,充分的震撼却又行书在字里行间;我之所以说它意境宽泛,是因为它贯连着靠天吃饭的农人、贯连着民以食为天、贯连着古训与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我之所以说它震撼,是因为有主要演员外婆和配角风的颤抖与大喊;作者凭什么说这是《最好的早晨》?因为象征希望的“远处,一幕契合时令的花/铺开景致”。有了这样的答案,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似乎就一下子迎刃而解了。
每一首好诗的应运而生,都离不开诗人对熟悉生活的介入以及旁观;同理,诗人黄一叶笔下那片“龟裂的稻田”还有“鸟的天空,就是我们解读这首短诗的切入点,这也体现了一首诗的命运、价值与生死攸关、与生活攸关;飞鸟与稻田的纠结纠缠,规避了读者走马观花似的浏览。稻田网裂,飞鸟的贴近或者集群的盘旋却驱之不散;这种现象一般发声在春播秋收阶段,既第一季播插秧之前会晾晒种子,还有秋收归仓的劳动场面;稻谷熟了,飞鸟的欣然比耕种者来得更早。水稻从稻种长成稻谷,每一时期都离不开水,如果扬穗拔节后赶上持续高温干旱;就会早衰或者死秧导致减产,干旱严重时井水会被抽干,干枯的稻叶遇火就燃。如果干旱发生在播种阶段,土地龟裂就会导致无法插秧。
黄一叶的这首短诗给出的生活场面,因为“一幕契合时令的花”而被确定在播种前期晾晒种子这一特殊时间段。一片片颗粒饱满的种子摊开在阳光下灿烂,小孩子一样不懂事的飞鸟怎么能忍得住嘴馋?一边是小鸟偷食,一边是“外婆以某种隔空的姿态大喊/像是捧出供奉的菩萨”。后一句把外婆哄撵小鸟的肢体活动,引申向心理描写祈天求雨、盼望收成等更深刻的精神外延。
全诗前四句给出稻田的干旱片段,用姥姥的大喊省略人与小鸟争夺稻种的繁琐牵缠。虽说寥寥数语,但是却非常精准地为读者预留了一个发挥想象的嫁接空间。全诗后四句通过神绘如抓拍的瞬间变换,用“风的羽翼有些颤抖/试图修正版图里的画面”来写干旱所导致的焦虑重重中的转折点,最后用:“一幕契合时令的花/铺开景致”。给出干旱似乎有所退减,希望之花烂漫......
如此喜忧参半,让《最好的早晨》有了灵性骨感;虚实得当,无懈可击。掩卷回味,由衷为作者对诗歌创作娴熟老成的独到把控点赞......
联想式评论,点赞、拜读{:9_34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