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子 发表于 2014-4-14 17:34

读新诗读出来的修辞学收获(四)

读新诗读出来的修辞学收获(四)
作者:山城子(李德贵)
穆晓禾的组诗《十二属相》,从“猪”开始排列,因为这诗是写于猪年吧?
十二首诗,每首都从属相对应的时辰起笔带出景物,然后进入属相的特征,穿插民间典故或镶嵌相关成语,灵活跃及社会的某些现象,抒发诗人隐忍的情志——这应当是这一组诗的写作特点吧?但我最青睐的是诗人在语言上的创新。
诗是语言艺术的文学体裁。语言的创新,就是诗的艺术性的创新,就是诗的审美的发展。穆晓禾的诗语言,已引起诗友们的注意,古柳先生有言:“读过他的诗,我们无法忽略语言的存在,而语言在他这里,有着更多层次的诠释。”(《新诗大观》2007年2月号第9页)我理解这话——自然是对于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层次的诠释。我的诠释,在我比较谙熟的语言修辞层面上。
收获之十一:可否叫做“转义”格?
“我说,八戒,一生应戒的事太多” (《猪》)
这两个“戒”字从形式上看是复沓,但从意义上看却不同于一般复沓的特征。一般复沓是一个涵义的词,是为了强调而实施的重复。这里的情形有变化。就是同一个汉字在两处使用的含义却不同了。前者构成了名词,后者则是动词。就是含义转变了的复沓。为了区别于一般,我们不妨给出一个新名字,就叫“转义”吧!何以另起名字?因为特殊呀!本质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银,不就因为特殊另起了名字叫“货币”吗?事实上用货币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也不叫交换价值,而改称了“价格”。经济学有镜,修辞学自然可照了。
诗人穆晓禾创造出来的新修辞格“转义”,不仅这一处。还有:
“如水的女子/ 涉水而来”(《蛇》)。
第一个“水”取清纯柔美之义,第二个“水”是指河。
“马走斜日,斜阳日下”(《马》)。
前“日”为字形,后“日”是累积的天数。
“怕羊水破了,怕无羊的日子我无限寂寞”(《羊》)。
一个作为词素构成“羊水”,一个是“羊”字的本义。
“我还是猴性不改,常戏猴喻己”(《猴》)。
“猴性”非驴性,构成主谓式双音合成词,后面的“猴”单用本义,因为此处“戏猴”表面看是构成了动宾式双音合成词,但实际是“戏谑的把猴”语段的省写。
收获之十二:这情形叫“排词”吧!
“丑时,开始反刍稻草/ 反复往事,反味最后的糖果”(《牛》)
这两行诗很像分句排比。像而又有区别。分句排比以双音合成词起句的,一般用的是同一个词。效果在于增强语言的气势。这里用的是一个词素“反”相同,而构成合成词的另一个词素却不一样,所以实际上是有相同词素的三个词义不同的词的排列,其效果在于层出意象的变化情趣。这情景前所未见(姑妄说之),但完全符合积极修辞方法的意义。于是笔者欲名其为“排词”格,应当是名副其实的了。
还有一处,我看也属于此格的运用。请看:
“在牛城的街巷/ 滋生牛气的思想,有要牛起来的心思和想法”。
这是“牛城”、“牛气”、“牛起来”三个有相同词素,而意义不同的三个词在句子中的排列。其关于“牛”的意象叠出,盎然情趣已在字里行间了。
收获之十三:比喻疆界的扩大。
比喻从方法上一般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个类别,而从具体的表达上又有.引喻、补喻、倒喻、较喻、反喻、设喻、回喻、博喻(复喻)、连喻、互喻、等喻、.性喻、讽喻十余种之别。而穆晓禾的《十二属相》中,有几处的比喻,大大超出了先前的范围,有效地扩大了比喻的固有疆界。
例1、 “兔白兔白的女子”(《兔》)。
也许是标题引动诗人的灵感,于是“女子”被修饰成了“兔白兔白的”。收缩到“白”字上,我们常看到的有“雪白”“银白”“乳白”(都是比喻)等等,却从未见过“兔白”。然而穆晓禾让我们见到了。初见时,我的心立刻就开了一朵花似的,别样的新鲜呀!诚然,这是特定意象里的机敏的拈来,倘若故意出新,说大街上走着一个兔白兔白的女人,说的是皮肤还是衣服呢,都有不伦不类之嫌了。只此一处,别处是用不得的,这也是绝妙之处。但,归根结底是一种别致的比喻。
例2、“活着是业余的,如我鼠辈”(《鼠》)。
我们人类、人群、人们的业余,是以谋生之“业”划界,以外为“余”的。然而,这里的谋生(活着),却反出为“余”了。这样的类似黑色幽默的语言的出现,也别样耐人寻味。既然“活着是业余的”,莫非“死了”才是正业?忙死忙活的弱势群体郑渊杰籍以童话的同情,因此才有了《舒克与贝塔》。这里不想戏说,还是回归修辞,然而另我茫然——好像无类可归。但既然有喻词“是”在,也还是一种超出疆界的比喻。
“时常出现在梦中,年是龙的故乡”(《龙》)。
谁都有出生地,被称作“原籍”,也就是“故乡”了。但那都是个地点、地方、空间,而不是时间性质的节日。但“龙”作为华夏民族虚构的图腾,往往在“年”来临时,才被得闲了的人们热烈对待起来。直如回到了“故乡”一样。不欲探讨带出的诗旨意义,还是从修辞上鉴赏。“年是龙的故乡”,是个“是”字构成的主谓句,合语法的,却又一时归不属什么格似的。其实也是一种别致的比喻。
以上的例子,如果从具体的表达上来说,也许应当归为一种叫“别喻”吧——突破比喻的固有疆界,意趣别致的比喻。
2014-4-14根据学习笔记重新整理。

138062 ι ι ι

杜鹃晓色 发表于 2014-4-14 20:25

山城子老师辛苦了,敬茶!

138292 ˊ ˊ ˊ

杜鹃晓色 发表于 2014-4-14 20:25

学习中,问好!!!

138583 Г Г Г

山城子 发表于 2014-4-18 13:13

学习中,问好!!!
谢谢杜鹃!!我也是学习探讨——来交流一下。

138085 あ あ 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新诗读出来的修辞学收获(四)

诗歌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