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子 发表于 2021-3-26 19:04

762、跟小月一路访古- 学习宛初之《采一缕风声,

762、跟小月一路访古-
学习宛初之《采一缕风声,踏花拾句》(下篇)
文/ 山城子

【题记】
离开那伤心的宋城沈园,我们一路返回大清的京都 来。小月宛初说,老哥你找个地儿,先歇了吧。我要独自在这皇墙根儿坐坐——这里距离明珠的相府很近,或许恍惚间,能见到他家的大公
子……年过七旬的山城子自有灵犀,赶紧一个筋斗翻回当下。回家泡了一杯湄潭翠芽儿,就打开了笔记本,调出这位女大学生的美文,一边品茗,一边学诗了。>

>>>只如初见,何处秋风?
幽窗冷雨,枉然千古。香扇挥处,一路循你而来。
一曲,人生若只如初见,令多少人怅惘过,迷失过。
似那满庭斑驳的花殇。看过之后,软了心扉,疼了记忆。尘世上,
你错饮了寂寞的酒,寥笔清愁,无处话凄凉。
在不可知的人间,那些不忍回味的思念,弯了弦月,瘦了诗词。
容若,你的梦里,几曾小影绰绰,依稀着旧时那个温婉的人儿。而微茫之中,
却无处可寻那时的风情万种。一别如斯,错过的却是一生一世。
红尘如梦,何曾梦觉?当旧颜新识,
全部执着的感情,在渺茫的时光里,随碧海沉烟偷换了春风花月。
再回首,不过空空如也,无可填补。一场人事皆非的慨叹,一场烟花若雪的凄楚。
所有的窗口,所有灯下徘徊的身影,都隐忍着美而悲伤的往事,
都等待着光阴的消损。纷繁的世界里,潜踽默行。在心路上错落着深浅的印痕。
一抹清绝,一脉隽永。一切凋零的往昔,伴着冷月凉音。笙歌再起时,拂去薄薄纤尘。
漠然一笑,落地成岚。
抚弄低垂的发丝,独坐在如水的夜色里,轻轻的,怅然沉浸。
容若,这个让我时时记起,又时时感喟的,亦如烟花般寂寞的纳兰公子。
今夜,你落落长衫,磊磊风骨,会泊在谁的梦里,缠绵几许,刻骨几许。
一朝才子,隔世为知音。
夜,如网。如烟。

于十月末端。碎碎念

【阅读学习-4】
还是从全篇说吧。读第一遍时急速而过,但见佳词丽句应接不暇;读第二遍时稍稍从容,才有些眉目若隐若现;读第三遍则是复沓顶针而回环,这才觅得了诗人的心思。心思成路,山城子顺
路而下,就有了这样的学习笔记。
青春成熟时节,不再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学识亦非少女时代了。所以这篇分为三个章节的散文诗,实在是小月宛初的爱情观的诗意展示。食人间烟火必有七情六欲,而且不论男女都要谈婚论
嫁的。面此,有知识的人必然会用自己的智慧来规划自己的爱情生活,并将其置于业已形成的观念之下。
观念之一:要像《蒹葭》里的诗主体形象那样不畏艰险地持之以恒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第一章节所蕴含的诗旨吧?
观念之二,无论如何,也不能失败,不能演出沈园那样的悲剧来。
观念之三,如果说出个标准来——当然要风度翩翩而强悍大气,才情横溢七步成章,追求浪漫而淡泊名利的伟男。举个例子说吧,比如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只可惜这公子哥早生了三百五
十年。否则,也是个大三的学子了。
“幽窗冷雨,枉然千古。香扇挥处,一路循你而来。”——这里的“你”就是纳兰公子了。用的是“循”而非“寻”,不是寻找而是一路相跟着呢!这一开头就心痴得亦步亦趋了。
顺便敬告那些爱情的觊觎者,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否纳兰容若(字)那样的重量(相府长子、御前侍卫),那样的修德(视功名权势如敝屣),那样的才华(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
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那样的才干(康熙曾委派他到黑龙江呼伦,查勘沙俄侵扰情况,并安抚达斡尔边民;辑有《全
唐诗选》和《词韵正略》),那样的志向(淡泊名利),那样的成就(24岁《侧帽集》《饮水词》,汉文老师编纂他诗、词、文、赋为《通志堂集》)。掂量之后,方可投石。
这可是个才与情并茂的执着女子。你看她第三章节的小标题“只如初见,何处秋风?”乃引自纳兰性德的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首联“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山城子
哑然拍案,这种掐头去尾的引用,具有隐匿痕迹浑然天成的别致美。而以此为标题,已经暗含了选对成伴,就要有白头偕老的执着。看来第三章节的内涵不仅仅是心仪标准的问题,还表明了
诗人那种两人“慢慢变老”的笃诚的心意。

【阅读学习-5】
这里只说第三章节。
不想再说那些创新或拓展的词格与活用,如何诗性了诗文本。我只想探究这个章节何以铺陈得这般
情意深深又缠绵悱恻?深深情意不仅融入了纳兰容若的佳词丽句,尤其还在“你”“你”当中,亲切地直呼其字“容若”“ 容若”,面对面触膝了一般。而悱恻缠绵,是因为大量地动情地使用了复沓排偶句式,而从音韵上造成了这样的阅读效果。请看诗文本中灵活适时地穿插的这些美句子:
令多少人怅惘过,迷失过。
看过之后,软了心扉,疼了记忆。
那些不忍回味的思念,弯了弦月,瘦了诗词。
一场人事皆非的慨叹,一场烟花若雪的凄楚。
一抹清绝,一脉隽永。
今夜,你落落长衫,磊磊风骨,会泊在谁的梦里,
缠绵几许,刻骨几许。
夜,如网。如烟。
——以上,八处之多的穿插,有效地增强了缠绵悱恻的深挚的情感。从语言艺术的角度说,这样的穿插,
避免了古代赋体的拘谨,反而显得自由自在地美丽了。
2014-11-23于观山湖
本文来自:诗中国论坛。点击进入山城子老师博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762、跟小月一路访古- 学习宛初之《采一缕风声,

诗歌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