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子 发表于 2020-12-28 15:19

146、大学生爱情的暗伤——读陈雨华的《爱,为谁萌芽

146、大学生爱情的暗伤——读陈雨华的《爱,为谁萌芽》
——《徜徉爱苑》——“山城子品情诗”系列随笔
文/ 山城子

大学生的爱情也多种多样。幸福的,不幸福的;幸运的,不幸运的;走到一起的,走不到一起的;真善美的,假恶丑的;执着而忠诚的,游戏而玩“爱”不恭的。可谓之五花八门,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我读的这首诗,叫《爱,为谁萌芽》(《情诗》2006春之卷70页)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的陈雨华。这首诗就是大学生爱情生活其一景的反映。这景很黯淡,是暗伤。不知带着这种暗伤离开大学校门的当代大学生有多少?那肯定是不好统计,也无法凭空估计的。但毕竟是存在着。陈雨华的这首诗就是比较典型的反映。请看原诗:

你依然的爱站在
过去的界面上眼睛的记忆
留下孤独散落的泪珠
在陈旧的墙上发芽

——这是第一节。可能还是这间小屋吧?“你”的“爱”依然在“过去的界面上”,就是在眼前吧。“界面”一词不仅透露了现代气息,而且作为喻体,比说“很清晰”更有语言的效果。“泪水”何以“在陈旧的墙上发芽”?“泪水”表明被抛弃,“陈旧”一词暗示被抛弃很长时间了,“发芽”的比喻是说痛楚太深。看来,诗主体形象是在暗自神伤呀!

我抓着一根枯枝
站在绿草从中一动不动
春天和秋天频繁交换颜色
旋转潮湿的火焰

——第二节委婉地述说被抛弃后的孤独。用“枯枝”比喻,是说青春已经凋零,爱情已经无法复活。“一动不动”说明伤害之深和陷入之深,一直不能从痛苦中摆脱出来。时间的流失,四季的交替,也依然冲淡不了。“火焰”用“潮湿”来修饰,是说燃烧不起来了——爱情已经“死”了。这一节,集中写出了主体形象被弃后的孤苦无望的心境。

沉沦的心渗出光芒
模糊眼前的苍白我愈追上什么
却找不到方向无法穿过那影子
折叠在一团日子的深处

——第三节写被弃后的迷茫。“愈”的单用罕见,这里省敛了语言,且铺垫了“却”的转折。“追上什么”,疑问代词的应用,模糊了意象,使文本略趋朦胧,给读者以想象空间。但结论是明确的:“无法穿过那影子”,还在思念那个抛弃了自己的人,老是不能忘怀那“一团日子”——曾经的痴迷沉醉呀!“日子”用“一团”修饰,是“移就”格的运用。这里的语言效果在于使抽象的时间名词变得具体可视了。这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艺术需要修辞的支持。

一个人的胸膛
燃烧灼热像青涩的大雾
越近一种寒冷咬着嘴唇上的鲜血
没有人知道

——第四节写的事情潮涌动时的感觉,很痛苦的了。移“青涩”饰“大雾”,是移就格的新颖运用,叶诗借代格的运用(所代本体是苦果),两格的融合,使语言有一种陌生的新鲜感。“越”的单用,与上面的“愈”的单用,是作者省敛语言的创造。“一种寒冷”,说的时寒心,具有模糊的语言效果,可以给读者以朦胧的审美享受。“没人知道”,写的是自吞苦果的凄楚。

口袋里丢不掉的名字被揉碎
缄默而纵深的伤口
裂痕情感的虚妄
爱过和恨过保守内心的秘密
一半停在阴影中一半明亮

——最后一节心情的惨淡,已被描摹得淋漓尽致。
“揉碎”——爱有多深,很有多深呀!“虚妄”——被割伤的情感已经不实际了。“秘密”——多么不该有的秘密呀!“一半…”“一半…” ,还算是一个正常的人吗?这样的暗伤被作者撕裂出来,是描绘诗主体形象的痴情,还是警醒大学生们,千万不要盲目青春的躁动呢?我想,作者也许是说——至少要选择爱情观相同的人相处吧?痴情的就要找同样痴情的,想游戏的不妨就找游戏的游戏。这样才不会造成人生的伤害呀!
2007-11-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46、大学生爱情的暗伤——读陈雨华的《爱,为谁萌芽

诗歌月报